孟加拉地区

✍ dations ◷ 2025-10-21 16:49:30 #孟加拉地区
坐标:24°00′N 88°00′E / 24.000°N 88.000°E / 24.000; 88.00023°20′N 88°13′E / 23.34°N 88.22°E / 23.34; 88.22 (Kolkata) 吉大港 22°13′N 91°29′E / 22.22°N 91.48°E / 22.22; 91.48 (Chittagong) 库尔纳 22°29′N 89°20′E / 22.48°N 89.33°E / 22.48; 89.33 (Khulna) 锡尔赫特孟加拉(Bengal)包含东孟加拉(East Bengal)即孟加拉国(Bangladesh),以及西孟加拉(West Bengal)即印度西孟加拉邦等地,有时包含印度比哈尔邦、特里普拉邦和奥里萨邦,这一地区的主要居民为孟加拉人,讲孟加拉语。人口的66%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印度教。孟加拉地区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孟加拉地区大部分为低海拔的恒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南部为松达班——拥有世界最大的红树林森林,同时也是孟加拉虎的家园。这一地区人口主要以耕作为主的农业人口,加尔各答和达卡为人口达数百万的特大城市。孟加拉地区的显著贡献就是以孟加拉文艺复兴形式激励印度社会的社会文化提升和印度独立相关的革命运动。在中文古典典籍中孟加拉在《后汉书》为“磐启国”;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中称为“鹏茄罗”,国都“茶那咭”;元汪大渊著《岛夷志略》作“朋加剌”;明马欢著《瀛涯胜览》作“榜葛剌”。《明史》作彭加那(彭加剌、彭加奴)。

相关

  • 肌中央轴空病肌中央轴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 (CCD)、central core myopathy)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先天性肌肉病变,病理学上肌肉纤维中可发现有肌原纤维(英语:Myofibril)结构破坏的组成。
  • 金色病毒科金色病毒科(学名:Chrysoviridae),又译黄色病毒科,是一个第三型(class III)双链RNA病毒(英语:Double-stranded RNA viruses)的科,属于真菌病毒,主要宿主是青霉菌属的真菌。本科的学名“Ch
  • 脱氧核糖核苷酸去氧核糖核苷酸(英语:deoxyribonucleotide)是DNA(脱氧核糖核酸,英语: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小分子单体。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包括三个部分:一个碱基、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
  • 珀茨-杰格斯综合征珀茨-杰格斯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被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或黑斑息肉病,是一种以消化道错钩瘤性息肉和皮肤粘膜、肢端色素沉着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857
  • 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强氧化剂,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常用作消毒剂、水净化剂、氧化剂、漂白剂、毒气吸收剂、二氧化碳精制剂等。1659年被约翰·格劳勃发现。医
  • 高雄鼓山亭坐标:22°37′01″N 120°17′51″E / 22.6169661°N 120.2974480°E / 22.6169661; 120.2974480鼓山亭又称苓雅寮鼓山亭,位在苓雅区次分区苓雅寮,邻近苓雅市场。庙内最重要之
  • 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德语:Max-Planck-Institut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MPS)是一个德国的天文学研究机构,位于哥廷根东北方 20 公里的卡特伦堡-林道(Katlenburg-Linda
  • 十三酸在化学中,十三酸(Tridecylic acid)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个拥有13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其分子式为CH3(CH2)11COOH。在乳制品中十分常见。不饱和脂肪酸
  • 内皮 (意大利)内皮(意大利语:Nepi),是意大利维泰博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83.99平方公里,人口9463人,人口密度112.7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56039。
  • 掠食者—猎物方程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Lotka-Volterra equation)别称掠食者—猎物方程。是一个二元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成。经常用来描述生物系统中,掠食者与猎物进行互动时的动态模型,也就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