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 dations ◷ 2025-04-25 08:07:44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俄语: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1711年11月19日-1765年4月15日),俄国化学家、哲学家、诗人,俄国自然科学的奠基者。1711年11月19日,罗蒙诺索夫生于俄国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霍尔莫果尔(俄语:Ломоносово (Архангельская область))附近的一个杰尼索夫卡村里,父亲是个兴旺的渔民。阿尔汉格尔斯克是当时俄国最大的海港城市,英、荷等国的商船经常来往于此,这种环境对他从小的兴趣和志向颇有影响。他从10岁起就协助父亲捕鱼,与狂风恶浪搏斗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美妙幻化的自然景色开阔了他的视野。罗蒙诺索夫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目不识丁的父亲不能给他以任何帮助。他只能向邻居学习识字,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得到的一切书籍。1735年他保送到圣彼得堡科学院学习。1736年被派往德意志学习矿业,先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等,后到弗莱贝格学习矿业和冶金学。1741年罗蒙诺索夫回圣彼得堡科学院,任物理学副教授。从此,他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1745年8月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化学教授。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5年创办了莫斯科大学。1760年他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764年当选为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罗蒙诺索夫从立志要为俄国科学文化的独立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俄罗斯大地能够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智力灵敏的牛顿。”1765年4月15日罗蒙诺索夫逝世于圣彼得堡。工作了24年。他对物理、化学都有杰出的贡献,对语言学、文学和哲学都有所建树,对历史、天文、地质、矿物、航海都有所研究。罗蒙诺索夫积极探索燃烧奥秘。用实验证明金属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质量不会增加,而放在空气里加热,质量就会增加。这为后来拉瓦锡推翻燃素说、建立氧化学说打下基础。罗蒙诺索夫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这一发现比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早18年。他反对当时盛行的热素说,最早提出热只是物质微粒运动的结果。罗蒙诺索夫对气体压强给以正确解释,它是空气质点对器壁撞击的结果。在应用化学方面,罗蒙诺索夫曾研究过彩色玻璃制造和植物营养等,很有成效。罗蒙诺索夫对气体压强给以正确解释,它是空气质点对器壁撞击的结果。在物理学方面,罗蒙诺索夫创立了热的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结果;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一分子学说,认为微粒(分子)由极小的粒子(原子)所组成,如果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它便是单质;如果物质是由几种不同粒子组成的,它们便是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它取决于组成物体微粒的性质……。这些理论为俄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罗蒙诺索夫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化学,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等。他第一个记录了水银的凝结现象。1761年5月26日他在观测金星凌日时第一个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着大气。罗蒙诺索夫对热的动力学说和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也有相当贡献。罗蒙诺索夫也是一个出色的人文学者,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他也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借助于实验,罗蒙诺索夫推翻了1703年施塔尔提出的“燃素”学说。“燃素”是否进入了容器?它是否同金属化合了?如果它进入了容器,那么容器的重量就应该增加,但称重结果表明,这些容器的重量都没有变化!而金属灰却比原来重了。据此,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金属没有与‘燃素’化合!因为所有的容器重量都没有变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容器内部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肯定是金属与空气的微粒化合了!因此重量增加了,有多少空气与金属化合,金属就应该增重多少!”。罗蒙诺索夫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之后,1756年,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作为化学科学基石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际上,早在1748年2月16日,在罗蒙诺索夫写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列昂纳德·欧拉的信中就曾经写道:“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去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得多少。因此,如果某个物体增加了若干物质,另一物体必然有若干物质消失。我在梦中消耗了多少小时,那么我必然失眠多少小时,如此等等。因为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所以它也应推广适应运动的诸法则:一个物体如果靠本身的动力,引起另一物体产生运动,那么前者由于推动而失去的动量,必然等于后者受推动时获得的动量。”应该说,这种观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雏形。罗蒙诺索夫创办了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曾评价他是一位思想远远走在自己时代前面的人。罗蒙诺索夫对热的动力学说和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也有相当贡献。罗蒙诺索夫也是一个出色的人文学者,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他也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
相关
- Cr3d5 4s12, 8, 13, 1蒸气压第一:652.9 kJ·mol−1 第二:1590.6 kJ·mol−1 第三:2987 kJ·mol−1 (主条目:铬的同位素铬(拉丁语:Chromium,化学符号:Cr)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为24,在
- 易性癖性别不安(英语:gender dysphoria),又称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旧称性别认同障碍(英语: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易性症,是一个人因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而遭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性
- EGFR缩写EGFR可能指:
- 海地共和国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海地
- 大恶臭大恶臭(英语:Great Stink或Big Stink)是指1858年夏天开始英国首都伦敦散发出一股恶臭,臭味源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而挥发出来。这股恶臭被认为是同期间霍乱
- 威廉·克鲁克斯威廉·克鲁克斯爵士,OM,FRS(英语:Sir William Crookes,1832年6月17日-1919年4月4日),英国物理学家与化学家,参与皇家化学学院,致力于光谱学研究。威廉·克鲁克斯于1859年创办并主编《
- 重摄取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 (英语:reuptake inhibitor)(RI)是一种再摄取调节剂(英语:reuptake modulator),它可抑制由细胞膜转运体中介的神经传导物再摄取(英语:reuptake),进而增加胞膜外神经传导
- 主机下表为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2012年的数据,还列出了若干附属领土、未完全承认的国家和非国家领土。欧盟主机(.eu域名)主要由法国、波兰和德国使用。注1:美国数据涵盖.us、.
- 政区政区是指因行政区划而产生的行政区域。任何一个拥有有效政府的地区均可以称为政区。政区不等同国家,而等同于各级政府所掌控的区域。所以,在政区的划分上可以包括:国家、州、省
- 跳楼跳落是生物或物体透过自身力量从高处跳到低处的一种动作。从高层建筑上一跃而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其他的包括从断崖上或者天桥上跳下,甚至是从飞机上跳下。这种自杀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