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37年苏联人口普查
✍ dations ◷ 2025-09-13 07:55:26 #1937年苏联人口普查
1937年苏联人口普查开始于1937年1月6日,原本预定在1933年执行,但由于五年前发生的大饥荒,使得这成了苏联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被销毁,负责人被作为"破坏者"送进古拉格,同样任何团体任意私自调查也会被当作反苏分子而入狱,因为其结果表明苏联人口远少于预期。在1926年苏联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后,第二次普查原本计划在1933年举行。1932年5月15日,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Госплан) 的统计委员会正式成立普查专责机关,由瓦列里安·奥博连斯基(英语:Valerian Osinsky)担任主席。1932年4月22日,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实施1933年全联盟人口普查的决议。然而普查实施日期却一延再延,直到1937年1月6日才正式实施。不断延后的主因可能是统计委员们已经从各种管道体认到农业集体化与大饥荒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不断想办法拖延这次普查。至于苏方高层对于此次普查的结果则是有着错误的期待。根据1934年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央经济统计局所出版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一册第503页的表格,1932年底苏联人口为1亿6570万,到了1937年底时,苏联人口将会到达1亿8070万。“二五”计划第一册第353页提到:第二个五年将会进一步地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出生率,因此现有人口将由1933年1月1日的1亿6570万增加到1938年1月1日的1亿8070万,也就是5年增加1500万(成长率9.1%)。城市人口将会由于工业化而快速增加。1934年1月26日苏共总书记斯大林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报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成就,其中一项便是人口从1930年底的1亿6050万成长到1933年底的1亿6800万。1935年12月1日斯大林在会见人民公社代表时发表以下谈话:准备普查的正式委员会在1935年9月16日成立,主要成员包括:稍后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委瓦列里·梅日劳克(英语:Valery Mezhlauk) (В.И.Межлаук)加入并主持本委员会。根据1936年4月28日苏联人民委员会第773号决议“关于1937年全联盟人口普查”以下列程序执行:1937年普查在1月6日举行;除了对一般平民与在役军人的人口调查外,还对内务人民委员部辖下的劳动改造营与边防军进行调查。在1937年1月统计委员会主任 И.А. Краваль 给斯大林的普查初步结果,不含红军、内务部监管人口、火车与轮船上旅客的数据为1亿5600万人。在1937年3月接到内务部与国防部的资料后,统计委员会主任 И.А. Краваль 向苏共中央组织局总书记斯大林与人民委员会主委莫洛托夫报告1937年1月6日苏联的总人口为1亿6200万人。当资料陆续开始处理,情况开始明朗,苏联总人口只有大约1亿6200万上下。在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北高加索与伏尔加地区皆出现了不符合期待的人口减少情况。另一项让当局颜面无光的结果是:在经过20年官方的无神信仰政策后,还是有5530万 (56.7%) 的成人表明拥有信仰。原先题目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无神论政策的推行成果;在苏联时代公开宣称拥有宗教信仰很有可能遭到迫害,然而受访者却认为回答这种敏感问题很重要。历史学者 В. Б. Жиромская 解释:如果一地有足够多的人表明拥有信仰,那么当局将被迫重开教堂,这是当时普遍的作法。苏联当局对此结果感到震惊,后来的普查皆不再包含宗教信仰意向的调查。1月6日特别调查初步结果:1937年3月,统计委员会相关主管与地区负责人等相继遭到逮捕入狱,5月统计委员会主任 Иван А. Краваль 也遭到逮捕入狱、相关资料遭到销毁或列入机密,有关1937年普查的一切成为苏联人口统计学者的禁忌。1937年9月25日人民委员会的决议宣布普查无效,并将在1939年1月重新举行新普查。1938年7月27日《真理报》社论指出:“人民公敌给普查员错误的指示,导致大规模的人口低估;然而勇敢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尼古拉·叶若夫的领导下消灭了这些毒蛇在统计机关的巢穴”。1937年普查最落人口实之处在于调查日期只用1月6日一日,刚好是儒略历12月24日(圣诞夜),高于平日的通勤量可能无法涵盖所有人口,方法学上的瑕疵所造成的若干人口低估使得之后的半世纪37年普查在苏联统计史上被贬抑为缺乏组织、不科学且数据不值得采用的一次调查。1939年新的人口普查结果为1亿7000万,由于经历了1937年所发生的查处事件,自然不少人怀疑1939年普查的可信度,而后来虽然二战应该能够说服民众人口结构的变化,但苏联至1949年未敢执行十年一度的普查,直到1959年新领导人上台后才举行下一次人口普查。“二五”计划的预测38年1月1日或许过于乐观,不过与1937年普查37年1月6日居然有1870万人的差距(扣除自然年增率300万仍有1570万,这个数字代表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非正常死亡;但预估值与实际差距不至于这么大),由此可以一瞥1930年代苏联各种政治事件 (消灭富农运动、强迫集体化与大饥荒) 的惨烈程度。1991年苏联解体后,有关1937年普查的资料才陆续解密,研究这份资料成为评估1930年代苏联各种政治事件受难者人数的重要材料之一。
相关
- 骨膜炎骨膜炎是指因骨膜发炎而引起的病症。骨膜是骨头周围的一层结缔组织。骨膜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伴有疼痛和肿胀。初次参加运动或运动量猛增的锻炼者,容易发生疲劳性骨膜炎。
- CYP2D62F9Q, 3QM4, 3TBG, 3TDA, 4WNT, 4WNU, 4WNV, 4WNW· iron ion binding · drug binding ·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activity · steroid hydroxylase activity
- 摩擦癖摩擦癖,又称挤恋、挨擦癖(frottage,frotteurism),指在拥挤的场所故意摩擦他人,甚至用性器官碰撞他人的身体,并可伴有自慰等性刺激来达到性兴奋的人。摩擦癖者通常在人多拥挤的公共
- 泛音泛音是指分音列中除了基音以外的任何一音。当一根弦或空气柱整体振动而产生基音(第一分音)时,在该基音上发出的微弱的音。如果分成几段振动就会产生一些泛音(上方分音)。听者一般
- 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英语:Financial centre),指以第三级产业经济为主;以金融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全球城市,这个全球城市必须拥有跨国公司和国际大银行的总部设立,要有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
- 宦官宦官是古代被阉割后为贵族、皇族服务的男性。在中国也称太监、公公、内臣、内官、内珰、内侍、内竖、寺人、阉人、阉珰、貂珰、珰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贵人等。宦官作为
- 样本空间概率论中,样本空间是一个实验或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而随机试验中的每个可能结果称为样本点。通常用 S {\displaystyle S}
- NaPOsub2/subHsub2/sub次磷酸钠,化学式NaH2PO2。次磷酸钠是一种无色单斜结晶或有珍珠光泽的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潮解,无臭,味咸。易溶于水、乙醇、甘油,稍溶于氨和氨水,不溶于乙醚。水溶液呈碱性。
- 风速计风速计是一种测量风速的仪器。通常分为风叶型(风车型)和风杯型。气象站使用的是风杯型的,一般安装在离地10米高的杆子上,四周应空旷。根据一定时间内风杯的转速,可算出平均速度。
- 奇点迫近《奇点临近》(英语: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是美国作家、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蒙德·库茨魏尔的关于未来学的著作,于2005年出版;奇点指的是技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