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类星体

✍ dations ◷ 2025-11-06 11:51:09 #类星体,活动星系核,黑洞,恒星现象

微类星体是类星体的小型表亲。其命名看得出来是源自类星体,而两者间有些共同点:强烈且时变的无线电波放射,常表现成无线电波喷流(radio jet),以及一个围绕黑洞的积气盘(accretion disk)。在类星体,黑洞具有超级大的质量(百万计的太阳质量);在微类星体,黑洞质量为几个太阳质量。在微类星体,堆积的质量体来自一颗普通的恒星,而且积气盘在可见光区与X射线区具有非常高的亮度。微类星体有时候称作“无线电波喷流X射线双星”,以和其他的X射线双星(X-ray binaries)做区别。一部分的无线电波放射来自于相对论性喷流(近光速),常表现出外显的超光速运动。

微类星体在研究相对论性喷流方面极为重要。喷流成形于黑洞附近,而黑洞附近的时间尺度和黑洞质量成比例关系。因此,寻常的类星体要几百年才做的改变,微类星体可以在一天内完全经历。

相关

  • 社区农圃社区农圃亦称社区花园或社区园圃,为让社区居民进行园艺与农事耕作的场地。社区农圃鼓励了城市社区的食品安全,让居民们可以种植作物供自己或捐给他人食用。农圃还可以避免人们
  •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法語:Notre-Dame de Paris,港译钟楼驼侠,台译钟楼怪人)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
  • rhinoceros beetle兜虫亚科(Dynastinae),为鞘翅目金龟子科的其中一个甲虫亚科,成员里的雄性成虫大多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犄角,也因此吸引了许多收藏家争相收藏,如目前已知最长的甲虫长戟大兜虫、重量感
  • 潜伏期 (性心理发展)潜伏期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性心理发展模型中列出的五个阶段之一,该阶段处于口腔期(第一阶段)、肛门期(第二阶段)、性器期(英语:Phallic stage)(第三阶段)之后,而处于生殖期(英语:Genit
  • 大政奉还大政奉还,发生于日本庆应三年10月14日(公元1867年11月9日)。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受到萨长同盟缔结的威胁,主动把政权交还天皇,成立以德川家为中心的新政府,实则使德川庆喜
  • 《纽约时报》公司诉萨利文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 376 U.S. 254 (1964)),美国最高法院在此案中确立了要求官员或公众人物在指控媒体报道涉嫌诽谤或侵害名誉时必须遵循的真
  • C端C端(亦作C-端,英语:C-terminus),又称碳端、羧基端,指多肽链具有游离的α羧基的末端。在翻译过程中,多肽链是从N端往C端合成的,因而在书写多肽序列时,从N端开始书写,从左到右写到C端。
  • 格奥尔格 (萨克森国王)格奥尔格(Georg,1832年8月8日-1904年10月15日),全名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威廉·马克西米连·卡尔·玛利亚·奈波穆克·巴普蒂斯特·克萨威尔·基里亚库斯
  • 4号线4号线可以指:
  • 杰克·保罗杰克·约瑟夫·保罗 (Jake Joseph Paul,1997年1月17日-),是一名美国演员和一名在近期流行的影视移动应用程序Vine爆红的网络名人。保罗在迪士尼频道的喜剧系列《Bizaardvark》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