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类星体

✍ dations ◷ 2025-09-08 05:41:38 #类星体,活动星系核,黑洞,恒星现象

微类星体是类星体的小型表亲。其命名看得出来是源自类星体,而两者间有些共同点:强烈且时变的无线电波放射,常表现成无线电波喷流(radio jet),以及一个围绕黑洞的积气盘(accretion disk)。在类星体,黑洞具有超级大的质量(百万计的太阳质量);在微类星体,黑洞质量为几个太阳质量。在微类星体,堆积的质量体来自一颗普通的恒星,而且积气盘在可见光区与X射线区具有非常高的亮度。微类星体有时候称作“无线电波喷流X射线双星”,以和其他的X射线双星(X-ray binaries)做区别。一部分的无线电波放射来自于相对论性喷流(近光速),常表现出外显的超光速运动。

微类星体在研究相对论性喷流方面极为重要。喷流成形于黑洞附近,而黑洞附近的时间尺度和黑洞质量成比例关系。因此,寻常的类星体要几百年才做的改变,微类星体可以在一天内完全经历。

相关

  • 吸食大麻吸食大麻是指将大麻花磨碎卷成大麻烟或使用Pipe、Bong点燃吸食,也可使用雾化器雾化吸食。此外,还有口服的方法来摄取大麻,例如大麻食品。多数国家吸大麻属于吸毒,是违法的,所以产
  • 盲鳗亚纲见内文盲鳗亚纲(学名:Myxini)是一类海洋脊椎动物,在食物链上属于食腐动物。过去是无颌总纲之下的一目,现在则是无颌总纲下的圆口纲下的一亚纲。盲鳗广泛分布于全球三大洋的温带、
  • 教宗克莱孟七世教宗克莱孟七世(拉丁语:Clemens PP. VII;1478年5月26日-1534年9月25日)原名儒略·德·美第奇(Giulio de' Medici),1523年11月19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11月26日即位至1534年9月25日
  • 亲家姻亲指基于婚姻关系而生之亲属型态,一方配偶与他方配偶之亲属间,因双方缔结婚姻后,成为相互具法律上亲属关系的情况。《中华民国民法》第969条规定,包括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
  • DCT离散余弦变换(英语: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是与傅里叶变换相关的一种变换,类似于离散傅里叶变换,但是只使用实数。离散余弦变换相当于一个长度大概是它两倍的离散傅里叶
  • 濑户康史</noinclude>濑户康史(1988年5月18日-),日本演员。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出身。所属事务所渡边娱乐(日语:ワタナベ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在“第2回D-BOYS选拔”获得最优秀赏、D-BOY
  • 原基原基(primordium),指处于细胞分化初期阶段的组织或器官。在植物中,原基包含叶原基和花原基;在拥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中,神经板(neural plate)发展成为神经管(neural tube),暨整个中枢
  • 中星12号中星12号 - 是中国卫星通信公司拥有的通信卫星。它计划向中国,东亚,南亚,中东,非洲,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和印度洋海域提供通信服务。由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创建,设计寿命为15年。
  • 东四盟东四盟,又称三市一盟,指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的四个盟、地级市,即现在赤峰市(原昭乌达盟)、通辽市(原哲里木盟)、呼伦贝尔市(原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广义的“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
  • 伯拉兹科效应伯拉兹科效应(英语:Blazhko effect)是指发生在天琴座许多RR型星的光曲线在一般情况下的不规则长周期和振幅的调整。这是谢尔盖·伯拉兹科于1907年观测天龙座RW光变曲线时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