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

✍ dations ◷ 2025-10-29 06:45:14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为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的一所省属重点公立大学,原为1926年成立于上海的东南医学院,现地址为合肥市梅山路81号。学校开设30个本科专业,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目前在校学生超过16000人,教职医护员工3700多人。学校编辑出版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5种。私立东南医科大学于1926年5月29日创办于上海,11名校董中,多为留学日本千叶医科大学(现千叶大学)的学生,郭琦元先生为第一任校长。创校初期,学生已达400余人。附属东南医院同时在上海南市沪军营外马路363号创建,共约床位40张。1930年1月,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门批准,东南医科大学改称东南医学院。该院前身也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上海南洋医院和南洋医科大学,其由留日归国的顾南群先生任校长,后由郭琦元先生接任。1930年南洋停办,学生由东南医学院等接管。1937年7月,医院迁至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东南医学院从建校到1949年的23年中, 共培养毕业生1145人, 为中国医务界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贡献卓著。许多在东南医学院求学和任教的校友,成为近代中国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先驱者。“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历经“一二八”、“八一三”战争,校舍先后毁于炮火,全校师生在枪林弹雨中积极参加前线救护工作,为抗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49年7月,华东军区卫生部委任眼科名医张锡琪教授为东南医学院院长,汤蠡舟、张子声为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副院长。1949年12月28日凌晨,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怀远县。搬迁过程用了4个月,医院也随校重新安置,于1950年元旦开诊,设床位100张。次年1月16日,学校正式恢复上课。1952年,学院奉命迁入省会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同年5月12日恢复上课,为安徽省内第一座现代医学高等院校。1986年6月经中国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直属附院:非直属附院:

相关

  •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氢变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植物之所以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
  • 翻译后修饰翻译后修饰(英语: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缩写PTM;又称后翻译修饰)是指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化学修饰。对于大部分的蛋白质来说,这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较后步骤。PTM是细胞信
  • 农村农村(乡村),对应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
  • 领鞭毛虫门领鞭毛虫纲(学名:Choanoflagellate)是一种原生生物,是单细胞或群体。拥有一根鞭毛,形态类似于淡水海绵的群体,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也类似于海绵,被认为是动物的姐妹群。领鞭毛虫的
  • 分类单元分类单元(分类群,德语:Taxon)是指分类学上的一个群体,不管处哪一个分类阶层(taxonomic rank),称此群体为分类群。各个分类阶层皆可能具多个分类群,而其整体亦为一个分类群。分类群可
  • 模式模式(英语:Pattern,源自法语:patron),在物体或事件上,产生的一种规律变化与自我重复的样式之过程。在模式之中,某些固定的元素不断以可预测的方式周期性重现。最基本而常见的模式,称
  • 阿瓦尔人阿瓦尔人在古代是欧亚大陆的一个游牧民族的名称。他们约在6世纪时迁徙到欧洲中部和东部。到9世纪初以前,一直统治潘诺尼亚平原。因与高加索地区的阿瓦尔人进行区别也称潘诺尼
  • 研发研究开发(英语: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缩写:R&D),或译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 ,是隶属于企业、大学及国家的机构所开展的科学项目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于2006年,在研究开发领域上投
  • 无套性交无套性交(bareback,简称BB),意思为不戴安全套而进行的进入性性行为,泛指任何不安全的性行为。在艾滋病于1980年代被发现以前,一些与同性交好的男性(MSM)肛交时并没有口头上制定佩带
  • 苏美尔人苏美尔(阿卡德语:Šumeru;苏美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