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医科大学
✍ dations ◷ 2025-04-25 01:04:29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为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的一所省属重点公立大学,原为1926年成立于上海的东南医学院,现地址为合肥市梅山路81号。学校开设30个本科专业,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目前在校学生超过16000人,教职医护员工3700多人。学校编辑出版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5种。私立东南医科大学于1926年5月29日创办于上海,11名校董中,多为留学日本千叶医科大学(现千叶大学)的学生,郭琦元先生为第一任校长。创校初期,学生已达400余人。附属东南医院同时在上海南市沪军营外马路363号创建,共约床位40张。1930年1月,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门批准,东南医科大学改称东南医学院。该院前身也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上海南洋医院和南洋医科大学,其由留日归国的顾南群先生任校长,后由郭琦元先生接任。1930年南洋停办,学生由东南医学院等接管。1937年7月,医院迁至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东南医学院从建校到1949年的23年中, 共培养毕业生1145人, 为中国医务界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贡献卓著。许多在东南医学院求学和任教的校友,成为近代中国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先驱者。“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历经“一二八”、“八一三”战争,校舍先后毁于炮火,全校师生在枪林弹雨中积极参加前线救护工作,为抗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49年7月,华东军区卫生部委任眼科名医张锡琪教授为东南医学院院长,汤蠡舟、张子声为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副院长。1949年12月28日凌晨,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怀远县。搬迁过程用了4个月,医院也随校重新安置,于1950年元旦开诊,设床位100张。次年1月16日,学校正式恢复上课。1952年,学院奉命迁入省会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同年5月12日恢复上课,为安徽省内第一座现代医学高等院校。1986年6月经中国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直属附院:非直属附院:
相关
- 结节病结节病(英文:Sarcoidosis,来自单词sarc,“肉体”的意思,并加上后缀-oid表示“像..似的”或“有质量的”,与后缀-osis,“疾病或非正常情况”的意思)英文中有时也被叫做sarcoid(简称),贝
- 氯氟烃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
- 抗疟药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是指用来预防或者治疗疟疾的药物。代表药物有奎宁、氯喹、青蒿素等。抗疟药如进一步按功用细分,尚可分为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防止疟疾复发的抗疟
- 孝感市孝感市,古称孝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市境东北接黄冈市,东临武汉市,南抵仙桃市,西南界天门市,西邻荆门市,西北达随州市,北靠河南省信阳市。地处江
- 犹太会堂犹太教堂(或称犹太会堂)的西文名称是从希腊语συναγωγη而来,转换成拉丁字母是synagogé,直译就是“聚会的场所”。各欧洲语言中称呼类似,如法语和英语的synagogue,意大利语
-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血液循环共振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由以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王唯工教授(Wei-Kung Wang)为首等人所提出,认为此理论补足并解释了一些现代循环生理学(circular p
- 震颤谵妄震颤性谵妄(Delirium tremens)也称为是酒毒性谵妄,是形容因戒酒而引起的谵妄状态。若有这个状况发生,通常在三天后会有戒断症状的产生,并可能持续二至三天 。患者也有机会产生幻
- 犁鼻器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 (VNO)、Jacobson's organ、或称 茄考生氏器、犁鼻器)是一种辅助嗅觉感觉器官,在多种动物中均能找到。这器官是由菲德里·勒伊斯(Frederik Ruysch(英语:F
- 细胞素风暴细胞素风暴、细胞因子风暴(英语:Cytokine storm),又称高细胞因子症(英语:Hypercytokinemia),一种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因为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间的正回馈回路而产生。这也被认为是1918年
- 词形词形(英文word form)泛指词语的书写形式,是书面语言的主要元素之一。词形的具体含义在不同语言中有很大的区别。例如:在英语中,词形变化指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由于人称、时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