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

✍ dations ◷ 2025-08-07 22:00:42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为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的一所省属重点公立大学,原为1926年成立于上海的东南医学院,现地址为合肥市梅山路81号。学校开设30个本科专业,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目前在校学生超过16000人,教职医护员工3700多人。学校编辑出版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5种。私立东南医科大学于1926年5月29日创办于上海,11名校董中,多为留学日本千叶医科大学(现千叶大学)的学生,郭琦元先生为第一任校长。创校初期,学生已达400余人。附属东南医院同时在上海南市沪军营外马路363号创建,共约床位40张。1930年1月,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门批准,东南医科大学改称东南医学院。该院前身也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上海南洋医院和南洋医科大学,其由留日归国的顾南群先生任校长,后由郭琦元先生接任。1930年南洋停办,学生由东南医学院等接管。1937年7月,医院迁至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东南医学院从建校到1949年的23年中, 共培养毕业生1145人, 为中国医务界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贡献卓著。许多在东南医学院求学和任教的校友,成为近代中国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先驱者。“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历经“一二八”、“八一三”战争,校舍先后毁于炮火,全校师生在枪林弹雨中积极参加前线救护工作,为抗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49年7月,华东军区卫生部委任眼科名医张锡琪教授为东南医学院院长,汤蠡舟、张子声为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副院长。1949年12月28日凌晨,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怀远县。搬迁过程用了4个月,医院也随校重新安置,于1950年元旦开诊,设床位100张。次年1月16日,学校正式恢复上课。1952年,学院奉命迁入省会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同年5月12日恢复上课,为安徽省内第一座现代医学高等院校。1986年6月经中国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直属附院:非直属附院:

相关

  •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或称抗生素误用、过度使用抗生素),是指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抗生素滥用或过度使用。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威胁,并且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
  •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症(SAD)是一种焦虑症,其中个体对于从家庭或个人对个体具有强烈情感依恋(例如父母,看护者,重要的其他或兄弟姐妹)的分离经历过度焦虑。通常在6-7个月至3岁之间的婴儿和小孩
  • 不可逆拮抗剂不可逆拮抗剂是一种永久与受体结合的拮抗剂。它要么与活性位点形成共价键,要么结合得很牢固,以至于离解速率在相关时间跨度内可视为零。这使受体永久失活,并很快被内化、回收。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sodium hydroxide;lye and caustic soda),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白色片状或颗粒,能溶于水生成碱性溶液,另也能溶解于甲醇及乙醇。
  • 溴苯那敏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是一种用于过敏症状的药物,属于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又称抗组织胺药),化学式C16H19BrN2。其盐类马来酸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 maleate)常用于药
  • 血色病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又名血色素沉着症、血铁沉积症或血色病是指:
  • 记数系统记数系统,或称记数法或数制(numeral system、system of numeration),是使用一组数字符号来表示数的体系。一个理想的记数系统能够:记数系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类:在木头、骨头或石
  • 计算化学计算化学(computational chemistry)是理论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数学近似以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例如总能量、偶极矩、四极矩、振动频率、反应活性等,并用以
  • 板机指板机指(英语:Trigger finger)也称为扳机指,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英语:Stenosing tenosynovitis),是一种会出现手指活动受限或卡住的疾患。疼痛可出现在手掌或手指关节。这个命名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