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land, 1872
Fischer, 1814
Groves, 1965
苏门答腊犀(学名:)简称 苏门犀,是 双角犀属 的唯一物种,现存体型最小的犀牛。肩高约 1.3 米,体长约 2.4-3.2 米,体重约 700 千克。苏门犀有两个角,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于亚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较大,通常为 15-25 厘米,后角较小,通常短于 10 厘米。身披厚密的红棕色长毛,是世界上最后生存的披毛犀牛。
苏门犀通常独居,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期间雌雄成对生活。它们是犀牛中发声最频繁的,通讯方式除了声音外,还会在泥中做记号或排便。
曾广泛分布于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与沼泽中,历史上分布的最北端可至中国南部,尤其是四川 ,于 1916 年在中国灭绝。现仅存 4 个小而零散的野生种群(3 个在苏门答腊岛,1 个在婆罗洲北部,而马来半岛的种群已在近年灭绝),活体总数不到 80 头,是世界上濒危程度最高的动物之一。苏门犀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为其角而引发的偷猎。犀角在中药材中极其珍贵,每千克值 3 万美元。大规模伐木与森林的开发对苏门犀是巨大的威胁,且苏门犀在圈养环境下的适应性较差,人工繁殖的难度极高。
西方对苏门犀的最初记载是在1793年,当时一头犀牛在苏门答腊的Fort Marlborough十六公里外的郊野被枪杀。该标本的画像与描述记载被送到自然学家Joseph Banks的手里,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总裁,他出版了一张关于此标本的文献。不过直到1814年这个物种才被德国科学家Johann Fischer von Waldheim正式命名。
苏门犀的学名()源于古希腊语的(两个), (角), (鼻), (苏门答腊的),其意思就是“苏门答腊的双鼻角犀”。卡尔·林奈本将所有的犀牛分到犀牛属(),所以苏门犀最初的学名是()。后来的学家认为苏门犀的双角比较特别,并把它分到独立的属,双角犀属()。
目前有三个亚种被认同:
近期基因研究发现了三个不同的种族。其中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东部虽然被马六甲海峡分开,但它们的血缘关系较近。而苏门答腊西部的种群被巴里散山脉隔离的时间较长,婆罗洲的种群则更独特。亚种之间的交配不成问题。
犀牛最早出现于早始新世。DNA的对比表明犀牛与马在5千万年前"分家"。现存的犀科在晚始新世的欧亚大陆出现,现存犀牛的共同祖先生存在中新世。
苏门犀是现存犀牛中最原始的一种,因为它保留了许多祖先的特征。最早的双角犀属的化石记录出现在中新世早期,大约2300-1600万年前。基因研究表明双角犀在2590±190万年前就已与其他犀牛分歧。目前有三种对于苏门犀与其他现存犀牛的亲缘关系的假说。一说苏门犀与非洲的黑犀与白犀是近亲,因为它们都有两只角。其他分类学者认为苏门犀与印度犀和爪哇犀更接近,因为它们的分布区很接近。近期研究则表明两种非洲犀牛,两种亚洲独角犀和苏门犀各自代表三种自2590万年前分裂的不同的世系,而哪一支先分歧目前仍不确定。
由于形态的接近,苏门犀与著名的灭绝种类披毛犀()被认为是近亲。近期的基因研究也支持这一说。披毛犀是著名的冰期动物,最早出现在中国。在晚更新世它们已广布于欧亚大陆,东起朝鲜西至西班牙,并于1万年前灭绝。双角犀属的化石有很多,但苏门犀是唯一的近代物种。
一头典型的成年苏门犀肩高大约125厘米,体长在240-315厘米,平均体重大约700公斤,不过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1100公斤。苏门犀长有两个突角,这一点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于亚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较大,通常为15-25厘米,不过最大的记录据说有81厘米,后角较小,通常是少于10厘米。角的颜色呈黑灰色或黑色,雄性的角大于雌性,不过此外两性没有区别。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饲养环境中的记录是一头雌性的北方苏门犀,活了32年与8个月并在1900年死于伦敦动物园。
四腿之后有两片褶皱的皮肤,颈部有一片较小的皱肤。皮肤较薄,有2-3厘米厚。野外个体没有皮下脂肪。毛有浓有稀,幼仔的毛较密,毛色为红棕色。野外的毛较难观察因为它们身上通常覆盖着泥。饲养个体的毛较浓密因为与草木的摩擦较少。耳中的毛较长,尾尖有一簇浓密的毛。与其他犀牛一样,苏门犀的视力很差。虽然它们看似笨重,但其实它们可以迅速的在丛林中穿梭。
苏门犀在低地与高原都有出现,生活在雨林,沼泽和雨林中。栖息于接近水源的丘陵地带,尤其是灌木较浓的山坡地带。苏门犀曾经遍布于苏门答腊,婆罗洲,印度,印度支那和中国华南甚至中原地区(中国早期的记载并没有鉴别种类,所以并不确定是否苏门犀和爪哇犀两种都有。从现有文物来看,如小臣艅犀尊、战国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均为双角,似以苏门犀为主)。
2019年5月27日,大马最后一只雄苏门犀“塔姆”(Tam)离世,同年11月23日,大马最后一只雌苏门犀“伊曼”(Iman)离世。至此苏门答腊犀牛仅在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未证实的记载在各地都有,不过缅甸有存活种群的证据,可惜该国的政治混乱阻止了进一步的调查。
苏门犀是独居动物,雄性的生活范围可达50平方公里,雌性为10-15平方公里。雌雄的地盘经常重叠。目前没有发现因争夺地盘而搏斗的行为。它们会挖泥土,排便,或把树苗弯成独特的样式来表示它们的地盘。通常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白天待在泥池里休息。在雨季会迁徙到海拔较高的地区,在较寒冷的季节迁回山谷。
苏门犀花很长一段时间泡泥澡。当泥坑变小时,它们会用角与脚去挖深。泥坑会被用上2-12周,然后被抛弃。它们通常在中午泡上2-3个小时。泥澡能帮助它们维持体温并去除皮外寄生虫。苏门犀的饲养之所以比较容易失败,正是因为泥澡的缺乏,导致皮肤发炎与化脓,眼病,掉毛以及最终的死亡。
饲养的苏门犀的主要死于虱子与胃蝇。它们也会受苏拉病的影响,寄生锥体虫受到苍蝇的传播。在2004年的18天内,有5头犀牛得此病而陆续死亡。除了人类之外,成年个体没有天敌。幼仔会受到虎、豺和野狗的攻击。虽然苏门犀与亚洲象和马来貘的分布重叠,它们之间并没有食物竞争。它们甚至会公用一条道路。
通常在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以小嫩叶、树苗、水果、嫩芽和细枝为食。每天可吃掉50公斤。从粪便标本可看出,苏门犀的以超过100种植物为食。最常见的食物是树干直径1-6厘米的树苗。它们通常将这些树苗推倒,并吃掉上面的树叶。最常见的被食种类为番樱桃属的植物。
苏门犀的食物含大量的膳食纤维与适中的蛋白质。盐是很重要的营养来源,进行盐田的地方包括小热泉,咸水的渗漏或泥热泉。盐田也存在着社交目的,雄性会巡视盐田来寻找雌性。有些犀牛生存的地区不存在盐田,它们靠吃些含许多矿物的植物来获得必需的营养。
苏门犀是犀牛中最健谈的,饲养和野外的观察发现它们几乎不停的发声。 最常见的三种声音包括“咦”,鲸歌与尖哨声。“咦”是一种长约1秒的尖叫,是最常见的声音。它们也会发出与露脊鲸相似的声音,故名鲸歌。尖哨声是三种声音中最响的,响到能让动物园的铁栏震动。这些声音的目的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应该与其他有蹄类一样,用来警报、表达位置和性问题。尖哨声可以在很远的距离被听见。亚洲象发出的响声相近地声音可散播至9.8km以外,因此苏门犀的尖哨声应该也能传播至相似的距离。苏门犀会将没有吃掉的树苗扭曲,以表明自己的地盘或小径的交叉口。
雌性在6-7岁达到性成熟,雄性则要达到10岁以后。孕期为15-16个月。幼仔体重通常为40-60公斤,在15个月后断奶,并在1-3岁时待在母亲身边。在野外生殖间歇期为4-5年。目前我们对幼仔抚养的行为并不了解。
苏门犀的性习性在饲养环境中被了解。性关系之前会出现一段恋爱期,导致声音交流的增加,尾部的提高,小便以及更多的肉体接触,包括雌雄体用口鼻部抚摸互相的头部与生殖器。恋爱的习性与黑犀较相似。年轻的雄犀牛往往会对雌性施暴,导致雌性的受伤甚至死亡。在野外雌性会逃离过度粗暴的雄性,在饲养的笼圈中则不行,导致较低的饲养生殖率。
发情期长约24小时,并会在21-25天后复发。辛辛纳提动物园的个体交配时间大约为30-50分钟,与其他犀牛相似,在马来西亚的苏门犀保护中心的个体则较短暂。苏门犀较长的交配时间与对其他犀牛的观察,表明其交配季节应该也比较长。2001年之前的饲养繁殖都因各种原因而失败。研究发现苏门犀的排卵靠交配的催生且有不稳定的孕酮数量。2001年的成功是因为孕酮的补给。
苏门犀在东南亚的数量曾经很多,现在野外不足百头。活体总数可能比爪哇犀略多,但苏门犀灭绝的威胁更大,因为当地较严重的捕猎与栖息地的丧失,而且它们的种群相隔比较远。相反几乎所有的爪哇犀都生活在爪哇岛的Ujung Kulon半岛。另外苏门犀的数量正在下降,而爪哇犀的数量则比较稳定。两种犀牛都被列为极危动物。偷猎与栖息地的丧失导致它们仅存于人类几乎无法到达的地域。
虽然针对苏门犀的捕猎没有非洲犀牛那么严重(至少在捕猎的数量上),但它依然是个问题。犀牛角的价格极其昂贵,可达每公斤3万美元,且价格会随着数量的减少而提高。苏门犀并不像非洲犀样受到大规模的捕杀,因为它们很难被直接捕猎或研究(一名研究者在一盐田蹲了7个星期才遇到活的犀牛)。陷阱的使用则更常见。当地人用犀角当护身符,认为它可防止疾病与中毒。干犀肉则被用来当治腹泻,麻风与肺结核的药材。“犀油”会在犀牛头骨在椰油泡上数星期后生产,并用来治皮肤病。这些材料在中医药学中使用甚广。 犀牛部位曾被当做春药使用。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是多数合法与违法的伐木目标,由于其硬木树制的可贵性。稀有树种像印茄木,梅兰蒂木与胶木是珍贵的国际市场产品,其价格可达每立方米1800美元。非法伐木业的组织很难进行,因为许多人类生活与犀牛同样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