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英

✍ dations ◷ 2025-04-12 04:15:33 #1896年出生,1937年逝世,平远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军事人物,中国抗日战争牺牲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黄埔军校第二期,姚姓

姚中英(1896年-1937年),字若珠。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少将军衔,死后追授陆军中将军衔。

参加过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任陆军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11月5日,南京告急,其所在部队由沪转往南京驻守汤山一带。12月9日,率部队退守南京太平门。12月12日,南京城沦陷,他率部队向日军兵力薄弱地带进攻,在与日军肉博并杀敌数人后身亡殉国,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中将。姚中英抗日殉国后,广东省平远县政府于1940年将姚中英烈士入祀平远忠烈祠;1957年9月,其名镌刻于平远县人民政府建造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黄埔二期毕业。参加过北伐。1937年以上校团长的职务参加淞沪会战,因有功提升为陆军156师少将参谋长,该部在镇江设防。12月初,镇江被日军占领。姚部退守南京。12月12日与日军激战于南京太平门,在激战中姚中英壮烈殉国,时年41岁。南京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毕业。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1929年入南京陆大学习,毕业后返广东。历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军官教育班中校教官,广东编遣区第三师警备团营长,广东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团副。1936年任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广州分校)上校军事教官,第四路军教导旅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五六师上校团长。1937年10月升任第八十三军第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同年12月12日在南京保卫战太平门战斗中牺牲。1940年遗骨祀入平远忠烈祠。1957年9月复入平远县人民公园。2014年9月1日,姚中英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相关

  • 巧言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是语言学的范畴。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辞可以令人: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经》:“修辞立
  • 纽纳姆学院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英语: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所女子学院。纽纳姆学院由亨利·西季威克建于1871年,是继格顿学院后第二所招收女性入学的学院。
  • 第四共和国第四共和国,是1972年至1980年间统治大韩民国的政府。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1971年第三度当选总统后,于1972年再次发动军事政变解散国会,实行“维新宪法”,建立“第四共和国”,总统以
  • 民都洛岛坐标:13°12′N 120°54′E / 13.200°N 120.900°E / 13.200; 120.900民都洛(塔加洛语:Mindoro)故称麻逸,是菲律宾的第七大岛,面积约10,572平方公里,位于吕宋岛之西南,巴拉望岛之东
  • 伊莎贝拉一世 (卡斯蒂利亚)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语: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提尔的女王。她及丈夫费尔南多五世(阿拉貢的费尔南多二世)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为日后他们的外孙
  • 泉漳片泉漳片,即狭义的闽南语,也称为泉漳话、漳泉话、闽台片 、泉漳闽南语,是闽语支最大以及最强势的一支的一簇方言分片,在福建南部地区和台湾一带及海外闽南裔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
  • 甘多曼甘多曼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西南部札格罗斯山脉中部,由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负责管辖,处于首都德黑兰以南410公里,海拔高度2,225米,2006年人口5,578。
  • 泽泻目泽泻目(学名:Alismatales)是一类基本都是水生或半水生的草本植物。叶互生,基部扩大,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之一,是仅晚于菖蒲目从进化树中分出的旁支。在过去,泽泻目常被描述
  • 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阿尔布雷希特·文策尔·优西比乌斯·冯·华伦斯坦(德语:Albrecht Wenzel Eusebius von Wallenstein,捷克语:Albrecht Václav Eusebius z Valdštejna,1583年9月24日-1634年2月25
  • 张青莲张青莲(1908年7月31日-2006年12月14日),男,江苏常熟人,中国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辅仁大学教授。张青莲于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