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

✍ dations ◷ 2025-08-13 22:26:50 #细胞遗传学,细胞过程

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与早期的减数分裂配对类似,已在双翅目昆虫(如黑腹果蝇)与芽殖酵母中观察到这一现象。在哺乳动物中除了干细胞几乎没有配对现象的产生,并且干细胞中的配对是受到生长信号调节,发生在特定部位的。

尽管减数分裂中的配对过程已经受到广泛地研究,然而体细胞中发生的配对至今没有很好地被理解,甚至还不清楚它在机制上是否与减数分裂中发生的配对有关。

Metz在1916年首次观察到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引用了在1907与1908年期间内蒂·史蒂文斯在细胞系的实验中关于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描述:

“在这些昆虫的生活史中可能发生与减数分裂相联系的同源染色体配对。”(p.215)

史蒂文斯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在信息交流与遗传方面的意义。

1998年,确定在黑腹果蝇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独立的起始位点。

2002年,第一次采用RNAi筛选(基于DNA FISH)来鉴别调节黑腹果蝇体细胞配对的基因,它们包括40个配对增强子基因和65个“抑制配对”基因,其中许多与人类基因同源。

相关

  • ChEBIChEBI(Chemical Entities of Biological Interest)是一个收录生物医学相关化学条目的数据库,它是开放式生物医学本体的一部分,提供HTTP和匿名FTP服务。
  • 死语绝迹语言(英语:Extinct language),又称灭绝语言、灭亡语言、死语,指一种已经不再有人以之作为母语的语言。根据估计,每两星期就有一种人类的语言灭亡,变成绝迹语言。但在一些特殊情
  • Hsub2/subWOsub4/sub钨酸,是三氧化钨(WO3)各种水合物形态的总称。其最简单的形态是一水合物,化学式为H2WO4·H2O,另一个常见形态是二水合物,H2WO4·2H2O。黄色粉末。加热至100°C时失去一分子水而转变
  • HCNO雷酸,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式为HCNO。它的银盐在1800年由爱德华·查尔斯·霍华德(Edward Charles Howard)发现,后来在1824年由尤斯图斯·冯·李比希进行了研究。它是一种有机酸,是异
  • 孟加拉分治 (1905年)1905年的孟加拉分治(孟加拉文:বঙ্গভঙ্গ)是指由时任印度总督乔治·寇松主持的孟加拉地区划分,孟加拉地区分为东、西二部分,由此引发当时英属印度剧烈的政治动荡。该计
  • 蝉(学名:Cicadidae)是蝉总科下的一科,俗称“知了”(普通话: 蛭蟟 Zhi4 Liao3)或“借落子”。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知纪录约2500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
  • 豹斑毒伞有毒豹斑鹅膏(学名:Amanita pantherina var. pantherina,英文又称panther cap;而又因为与赭盖鹅膏菌相似,称为false blusher),为分布于欧洲与西亚的真菌物种。
  • 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领域内发展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贸易,就开始有关于商业方面的零星地理文字记载
  • 槟榔屿槟榔屿为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的岛屿。槟榔屿位于烈屿与厦门岛思明区之间,东经118°11',北纬24°26'。面积2.08万平方米(约2公顷),高程34.3米。西南与烟屿相邻,距金门县烈屿乡2.3
  • 州长 (美国)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