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

✍ dations ◷ 2025-10-25 21:00:48 #细胞遗传学,细胞过程

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与早期的减数分裂配对类似,已在双翅目昆虫(如黑腹果蝇)与芽殖酵母中观察到这一现象。在哺乳动物中除了干细胞几乎没有配对现象的产生,并且干细胞中的配对是受到生长信号调节,发生在特定部位的。

尽管减数分裂中的配对过程已经受到广泛地研究,然而体细胞中发生的配对至今没有很好地被理解,甚至还不清楚它在机制上是否与减数分裂中发生的配对有关。

Metz在1916年首次观察到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引用了在1907与1908年期间内蒂·史蒂文斯在细胞系的实验中关于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描述:

“在这些昆虫的生活史中可能发生与减数分裂相联系的同源染色体配对。”(p.215)

史蒂文斯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在信息交流与遗传方面的意义。

1998年,确定在黑腹果蝇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独立的起始位点。

2002年,第一次采用RNAi筛选(基于DNA FISH)来鉴别调节黑腹果蝇体细胞配对的基因,它们包括40个配对增强子基因和65个“抑制配对”基因,其中许多与人类基因同源。

相关

  • 腐生细菌腐生生物指的是从其他生物尸体、动物组织或是枯萎的植物身上获得养分的生物。腐生生物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自己制造有机养分,因此属于异养生物的一类。包含了真菌、细
  • 营养体营养体(Trophosome;源自trophē),亦作滋养体,是一种在部分原口动物(例如:须腕科物种)体腔(英语:coelomic cavity)内的深绿棕色海绵组织器官,用来储存内共生细菌,以为其宿主提供完全营养。
  • 施氏食狮史《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所写的同音文章,全文共92字(连标题97字),每字之普通话拼音都为shi(注音符号为ㄕ),只是声调相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这篇文言文
  • 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抗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是抗药性的一种形式,借此特性,一些微生物亚群体,通常是细菌种,能够在暴露于一或多种抗生素之下得以生存;对多种抗生素具抗药性的病原体被视为
  • Robert Burns Woodward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英语: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美国有机化学家,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化学合成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
  • 第三航空舰队第三航空舰队(日语:第三航空艦隊/だいさんこうくうかんたい Daisan Kōkū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组建的一支陆基海军航空兵编制。此时盟军反攻的前锋已经抵
  • 苏城苏城(英语:Sioux City),美国艾奥瓦州西北部城市,伍德伯里县县治所在处。苏城位于密苏里河上游沿岸,地处艾奥瓦州、内布拉斯加州与南达科他州交界处,其与周遭地区经常合称为苏兰(Siou
  • 雅克·马里顿雅克·马里顿又译雅克·马里丹或雅克·马里旦(法文:Jacques Maritain,1882年11月18日 – 1973年4月28日)是法国天主教哲学家。在新教的家庭出身,他一直奉行不可知论,后来在1906年
  • 巢湖坐标:31°32′N 117°32′E / 31.533°N 117.533°E / 31.533; 117.533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的合肥市境内,涉及1区包河区1县级市巢湖市3县(肥东、肥西、庐江)20个乡镇,地处长江
  • 肯尼斯·林格肯尼斯·林格(Kenneth Ring)(生于1936年)是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濒死经验。他曾担任美国国际濒死体验研究会(IAND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