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骄傲

✍ dations ◷ 2025-05-17 16:48:30 #LGBT文化

同志骄傲(Gay Pride或LGBT Pride,又译作同志自豪)是同性恋权利运动的一部分,主要有三个目的:LGBT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表达的自我肯定;促进LGBT群体获得尊严、平等以及更高关注度 :表明性取向的多样性是一份厚礼以及性取向是天生的,且不能任意改变的;。庆祝及支持LGBT权利的骄傲游行(Pride)在全世界不少国家及大城市都有。同性恋骄傲运动的标志包括彩虹旗以及粉红三角形和黑色三角形(后两个曾经被用在纳粹的集中营中充当羞耻徽章)。

这个运动可以看作是类似于美国1970年代的“黑人是美丽的”(Black is Beautiful)运动,正如非裔美国人争论道美丽并不是单独的由大多数人来定义的标准一样,同性恋骄傲运动的成员也认为,同性恋者的价值也不应该由占人口大多数的异性恋者来评判。

骄傲活动从抗议到狂欢节不等,通常在LGBT骄傲月或其他纪念该国LGBT历史转折的时期举行,例如5月的莫斯科骄傲节是为了纪念俄罗斯1993年将同性恋定为非刑事罪的周年纪念日。骄傲活动包括LGBT骄傲游行和游行、集会、纪念活动、社区日、舞会和节日等等。

双性恋活动家布伦达·霍华德因其协调游行活动成功举行,而被人们称为“骄傲之母”,她还提出了在“骄傲日”前后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的想法,后来该活动也成为一年一度的同志骄傲游行的起源。现在每年六月在世界各地LGBT群体都会举行庆祝活动。此外,霍华德与双性恋激进主义者罗伯特·马丁以及同性恋激进主义者L.克雷格·休克纳姆共同采用“骄傲”一词来形容这些庆祝活动。另一双性恋激进主义者汤姆·利蒙切利随后发表言论说:“如果下一次有人问您为什么会有骄傲游行或为什么同志骄傲月是六月时,就告诉他们一个名叫布伦达·霍华德的双性恋女人应该要这样。”至此,“骄傲”一词成为同性恋权利活动的代称。

1950和1960年代对于美国的LGBT人士来说,是在法律和社会上都非常压抑的一段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包括“碧丽提丝的女儿”(Daughters of Bilitis)和“马特蕊协会”(Mattachine Society)在内的美国同性恋组织开始了一些最早的LGBT权利抗争运动。这两个组织策划了称为“年度提醒”(Annual Reminders)的公民运动,目的是为了宣告和提醒美国民众LGBT人士并未享有基本人权的保护。“年度提醒”活动自1965年起在每年的7月4日于费城美国独立纪念馆举行。

在当时,反对LGBT的人士经常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与精神疾病划上等号。受到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的“黑即是美”运动的启发,同性恋人权运动先锋和“年度提醒”参与者法兰克·卡莫尼在1968年喊出了“同性恋是好的”(Gay is Good)口号,以对抗社会上的歧视和同性恋者自身感到的罪恶与羞耻。后于1990年同性恋非病化成为了国际社会主流观念。

1969年6月28日星期六的凌晨,一群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和关切人士在美国纽约同性恋酒吧“石墙”遭到警方搜索后展开暴动,石墙酒吧坐落于纽约市格林威治村的克里斯多弗街43号。这场暴动和后继的示威抗争行动是现代LGBT权利运动的分水岭,也奠定了同志骄傲月在6月举行,并且将会会有同志游行及大型的公开活动。

1970年6月28日,为纪念石墙暴动一周年举行克里斯托弗街解放纪念日,这一游行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同性恋游行,涵盖了51路到中央公园的全部街区。游行活动由于参与游行的群众十分激动,而不到原定计划时间的一半就结束了,而且还因为他们带着同性恋旗帜和标志步行穿过城市时十分谨慎。尽管游行许可是在在游行开始前的两个小时才发放,但游行者却极少受到旁观者的抵制。《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游行者占领了约15条城市街区,另一《乡村之声》的十分积极地报道了“一年前警察对石墙旅馆的突袭而产生的前线抵抗”除此之外在克里斯托弗街上另有一个集会。

相关

  • 精神依赖心理依赖(英语:Psychological dependence),亦称精神依赖,指的是在停药、停止某项活动时因情感产生的依赖导致的戒断症状(如烦躁、失乐、焦虑等)。心理依赖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成瘾症状
  • 西班牙承认独立明斯特和约(Vrede van Münster),签定于1648年,和约中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正式承认荷兰为主权国家。明斯特和约被视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一部分,三十年战争和八十年战争结束的里
  • 法兰西学会法兰西学会(法语:Institut de France)是法国的权威学术机构,由5个院组成,其中最出名和最权威的是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法兰西学会控制大约有一千个基金会,还有许多
  • 沈其震沈其震(1906年2月7日-1993年6月16日),湖南长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家。担任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石璋如石璋如(英语:Chang-Ju Shih,1902年1月8日-2004年3月18日),历史学家。1932年自中国河南大学毕业,1932年至1934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担任研究生、1934年至1939年转任助理员
  • 三貂角坐标:25°00′27″N 122°00′06″E / 25.007431°N 122.001736°E / 25.007431; 122.001736三貂角(巴赛语:Ki-vanow-an;西班牙语:Santiago)乃台湾本岛海岸最东端一处遍布岩石的岬
  • 維生素B6维生素B6(英语:Vitamin B6)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吡哆素,在食物中分布较广,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是氨基酸脱羧酶、转氨酶等的辅酶。此为一种水溶维生素,在烹饪过
  • 海因里希·海涅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德语: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时用名哈里·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
  • 德式酸菜德国酸菜(德文:Sauerkraut;/ˈsaʊərkraʊt/;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约瑟夫·默里约瑟夫·默里(Joseph Murray,1919年4月1日-2012年11月26日),美国外科医生,他完成了第一例成功器官移植手术,该手术在双胞胎之间进行。1990年,他由于在“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