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血管
✍ dations ◷ 2025-09-18 04:39:07 #大血管
大血管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是一种因任何主要血管(大血管)在空间上安排异常的罕见先天性心脏缺损,这些异常现象主要出现在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以及由心脏送出血液至全身的主动脉,由血管连接位置错误所造成,若不加以治疗极易造成死亡。若新生儿大血管转位只发生在主要动脉,也就是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特称为大动脉转位,这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于1797年由苏格兰病理学家Matthew Baillie首次纪录之,但即使于1895年起有更多记载,这种病理却等到胚胎学逐渐发展的1960年代才获得重视。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大血管转位就是单纯地指肺动脉与主动脉,在心脏上的接点和正常人相反。要了解动脉转位的异常现象,首先必须对正常心脏的空间架构有基本的概念。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将心脏分隔为左右各一个心房、各一个心室,在接通正常血管后,血液循环的流向则为全身血液回流至上、下腔静脉送入心脏右上方的右心房,再透过其下的右心室(图下深蓝)将这些颜色暗红的缺氧血挤出,从肺动脉到肺泡上的微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以获取足够的氧气,再经过肺静脉回到心脏左上的左心房,最后由其下之左心室收缩,使血液透过主动脉打入全身。在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身上,血液却是在肺部交换气体后,由肺静脉进入左心室出发至肺动脉;输送血液至全身的主动脉,接收的却是来自右心室打出、原本应该送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缺氧血。这样的改变,在没有其他相关损伤的情况下,患者是无法存活的,因为肺部血液只在肺部和左心循环,身体的血液只在身体不断流返,此时患者血液分为两组完全无法交换的肺循环与体循环,造成身体无法得到氧气,缺氧死亡。对新生儿而言,出生前血氧和养分来源主要透过脐带输送至体循环内,而透过连接两组循环血管的动脉导管和心脏中间的卵圆孔尚未完全封闭,因此仍能持续存活,但出生后导管不久即关闭,而卵圆孔也将由膜状构造分隔心脏左右,由于两组循环无法交流,因此这类婴儿印堂、嘴唇发黑,全身透出紫蓝色缺氧的发绀征兆,也就成为所谓的蓝婴症。要让患者生存的唯一条件为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沟通分流,目前医学惯用程序乃是将部分血液导引至正常管道,或将心脏左右腔室的卵圆窝打通,使血液能部分在心脏混合,争取患者存活的时间,以利进一步手术进行。大血管转位有时也会伴随其他心脏异常,常见者如心房中膈缺损、开放性卵圆孔(patent foramen ovale)、心室中膈缺损和开放性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瓣膜狭窄(stenosis)或其他状况也可能同时表现在新生儿身上。超音波、放射线摄影技术,可使胎儿在母体内诊断出是否有心血管发育的问题,但仍有许多患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之婴幼儿出生后才被发现异常状况,但后者可能产生基因变异,因此较少使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若全身发绀,则极有可能发生心肺功能异常,此时若是大血管转位,则占所有新生儿心血管疾病4%,并且需要立即对发绀之新生儿进行氧气治疗。患有大血管转位之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将试图维持动脉导管的畅通,使两个循环能够维持婴儿最低需氧量,并且借由持续注射前列腺素防止该导管收缩。目前已知的外科手术主要均为直接将错位血管剪接至正确管道上,但为使新生儿手术过程能争取时间,常会使用一个微小气球装置,将左右心脏的分隔打穿,使充氧、缺氧血液能加以混合,再利用“移植”手术将肺动脉、主动脉接回正常位置,最后才将冠状动脉移植至已接上左心室的主动脉基部。
相关
- 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遗传学(英语:medical genetics)是将
- 环丙沙星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化合广效抗生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可对抗多种病原菌。治疗范围包含骨骼感染、关节感染、腹部感染,以及特定几种感染性肠
- 花粉症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咽喉痛咽喉痛(sore throat、throat pain,又称喉咙痛或喉痛),是指咽喉出现痛楚的症状,最主要的成因是咽喉炎(喉咙发炎),但可由其他原因引致,例如白喉和伤风感冒威胁。 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
- 昏厥昏厥(英语:Syncope)-为快速发生、暂时性的、可自发性回复的意识及肌肉张力丧失之状态。昏厥起因为血液供应大脑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压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识前
- 纤维二糖纤维二糖(英语:Cellobiose)是由两分子β-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二糖,纤维二糖是纤维素这种多糖的基本重复单位。是由一分子β-D-吡喃葡萄糖提供半缩醛羟基和一分
- CD8sup+/supCD8受体(英语:CD8-receptor)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膜上标记(surface marker)之一。当病菌入侵人体,有一部分必定会被广布的抗原呈现细胞(此时主要指非B细胞的巨噬细胞及棘状细胞)给吞噬,
- 唐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物理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是路易斯·哈米特(Louis Hammett)于1940年创造的一个术语,是指关注化学结构与反应性之间关系的有机化学学科,尤其是将物理化学的实验工具应用于有机分子的研究。
- SBS有多家媒体集团的简称是SBS,均同时经营电视台与广播电台,他们是:SBS还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