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dations ◷ 2025-04-25 00:21:5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英语: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因为体内淋巴细胞不正常增生造成的血液疾病。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环节,由骨髓与淋巴结所制造。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成因即为淋巴母细胞因不明原因的成熟障碍,导致过度增生,进而压制正常骨髓造血组织,并造成周边血管、骨髓、全身淋巴结、脾脏与肝脏的浸润。临床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症状包括因白血球减少而引起感染、发热,通常还会伴有淋巴结与肝脏、脾脏的肿大,这些症状在儿童身上最为明显。此外急性淋巴球白血病容易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时需做脑脊髓液检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高发年龄为幼童与高龄老人,但治愈率各有不同。以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来说,1岁至5岁的幼童为治愈率约为80%,但1岁以下的婴儿与10岁以上的儿童治愈率则大幅降低,这是由于染色体的不同所致。若第12及21对染色体转位或染色体大于50对属于急性淋白巴性白血病的低危险型,此一型态又以幼童居多,成人最少。相对来说,若第4及11对、第9及22对、第1及19对、第8及14对染色体发生转位,则属于高危险型,治愈率也大幅降低。临床特征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类似,会有出血、瘀青、容易感染发烧、贫血等症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临床上,会有较多比例的病人会出现淋巴腺肿大、肝脏脾脏肿大,和中枢神经侵犯。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T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依细胞大小区分 L1, L2, L3依照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可区分为,超二倍体(hyperdipoidy):每个癌细胞含有多于45条染色体,此一族群预后较好。正常二倍体(eudipoidy)。和染色体数过少(hypodipoidy):每个癌细胞含有少于45条染色体,这在少于2%的成人及儿童的个案中可以见到,此一族群之预后不佳。
依照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区分,常见重复发生的染色体转位,包括t(9;22)、t(4;11)、t(1;19)。目前已经发现一些致癌基因,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关。包括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X5、IKZF1、EBF、BCR-ABL、MYC、MLL、E2A-PBX1。
相关
- 心脏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洛匹那韦洛匹那韦(Lopinavir)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类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洛匹那韦与另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以固定剂量(英语:List of antiretroviral fixed-dose c
- 荧光荧光(fluorescence)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出射光(通常波长比入射光的的
- 厄他培南厄他培南(英语:Ertapenem)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由默沙东以怡万之为商品名销售。结构上,厄他培南与美罗培南非常相似,前者有一个1-β-甲基。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
- 多孔菌多孔菌,属多孔菌科一种,是木栖腐生的中型菇类。该菇类生长于如台湾等地之低中海拔林区,生长期间约是在春夏两季之间。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缩写 SCID),泛指一群罕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患者因为免疫功能缺乏,导致严重的重复性感染,来源包括细菌、病毒及霉菌。若未
- 凯利·穆利斯凯利·班克斯·穆利斯(英语:Kary Banks Mullis,1944年12月28日-2019年8月7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93年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迈克尔·史密斯分享诺贝尔化学奖。同年还获得日
- 貂另见内文貂属(学名 Martes)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一属。大部分貂属动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物还包括小鸟和蛋。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有多个品种。
- 国家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在这些国家中,有26个国家有建造更多其他核电站的计划,而有4个国家决定不再建造核电站。另外,有15个暂未拥有核电站的国家正在准备建造属于这些
- 破坏破坏是对一个结构或象征的明显涂损或毁损。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表达辱蔑、创意、或两者均有。欧洲语言中,“破坏”一词的来源,是日尔曼的汪达尔人,据信他们在445年无情地劫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