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 dations ◷ 2025-11-18 06:16:28 #第一次世界大战
联军的入侵带来的破坏和南方的失败,连同战后在占领区经济的萧条,使得南方人对联邦政府长期心怀不满。面对着战后受到战争破坏的南方,重建成了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重建是在美国内战之后,当南方试图脱离出联邦失败后,联邦政府试图使联邦重新联合的时期。林肯之前已经签署了一份宽容的重建计划,但是在内战中的伤亡和损失使得国会反对重新接纳不对脱离行为进行谴责的州。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确定重新接纳南方州份的条件和程序。重建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关于南方各州是否要解放奴隶并给以他们公民权。但南方很多州多否认给以奴隶平等的公民权,这使得北方的很多人士感到不满,因此国会于1866年(后来又有一次是在1875年)重新制定了一个公民权法案。但是在1866年提出的两个民权法案都被总统约翰逊否决。这使得国会议员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这导致后来通过了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在共和党人赢得中期选举的胜利后,重建法案“为叛乱各州筹建较为有效率的政府”于1867年3月2日获得通过。这个法案把南方的10个州(除了在1866年被重新接纳到联邦的田纳西州外)分为5个军区,各有一名军队将领管辖。军队将根据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的规定,剥夺前联邦领导人的选举权,并督促各州批准第十四条修正案,起草新的州宪法。在重建过程中,南方社会有了很大的改变。来自北方的人,被称为“自备毡囊者”(carpetbagger)来到南方并参与到政府中。反对权力法案的恐怖主义分子三K党则不断通过暗杀白人共和党人和黑人领袖等手段破坏公民权的实施。美国内战后,有几条宪法条例获得通过:第13条,废除了奴隶制;第14条,给以非洲裔美国人以公民权;以及第15条,给以被解放者公民权。第14条受到南方人的反对,但是作为重新加入联邦的选决条件,他们必须通过这个条例。到1870年,所有南方的州份都重新加入联邦,但是重建一直持续到1877年,在一次具有争议的选举中,海斯当选为总统。海斯受到北方人的支持,打败了他的对手塞缪尔·J·蒂尔登。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次选举是为了换取重建的结束,这些理论把这次选举描绘成“1877年的妥协”。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同意这种说法,但是无论如何,不考虑详细的状况,重建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了。重建的结束本质上宣告了非裔美国人公民权的结束,在战后的几年后,北方人对于继续给以黑人公民权失去了兴趣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的地方。南方事实上已经被允许建立种族隔离的社会作为重新被纳入到联邦中的条件。最初对公民权利政策的恐惧也开始减弱。在重建后,很多的公民权利法后来在19世纪末时都被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其中最著名的是“公民权案例 109 US 3 1883年”,法院判决宪法第14条只适用于州而不是个人,国会不能阻止在商业地区的公共场合对白人和黑人进行隔离的行为,这相当于推翻了1875年通过的民权法。而案例“Plessy v. Ferguson 163 US 537 1896”则走得更远,并为州实行的种族隔离提供了法律基础,只要它是“隔离但是平等的”。美国内战结束后,出现了一次巨大的经济发展,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并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工业国家。人口和劳动力戏剧性的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土地转向工厂,而更多的是,转向服务行业。从今天的经济学来看,公众服务的提供这远远高于农业和制成品的提供者。有历史学家认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受益于内战的推动,但更通常的看法是,美国经历了一段长时期的经济繁荣,而内战则刺激了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复杂化,数据统计揭示了在过去一个世纪一个剧烈的长期增长使得自己雇用变成为他人工作。美国的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促使了垄断组织的出现。例如其中的美孚石油公司到它成立第一个托拉斯时,已经控制了全国90%的炼油业。托拉斯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反对,各种舆论要求政府对此采取行动。1874年-1885年间,众议院曾提出30项议案,并于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美国的扩展主义与其他的新兴工业国家一样,根源于国内关系。美国与德国一样,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其中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很重要的协助和推动作用,它帮助建设诸如铁路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建设。但是,1890年统计的发现,特别是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的论文《美国历史上边界的重要性》(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受到大众的注意后,引起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缺乏的担心。1893年恐慌以及随后发生的萧条使得一些商人和政治家得出欧洲早一代人卢森堡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 of Belgium)、朱尔斯·佛利(Jules Ferry),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和佛朗西斯格·克里斯皮(Francesco Crispi)相同的结论:工业国家显然过度膨胀,生产出高于国内消费的产品。虽然美国在菲律宾和波多黎各的资本投资相对较少,但是这些殖民地作为扩张对亚洲出口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中国和拉丁美洲,它使得美国可以从中国的“门户开放”以及美元外交中获得利益。门罗时期的美国帝国主义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拉丁美洲主要的“投资者”角色的倾向在战后得以完成。19世纪结束末期是美国进行帝国主义扩张的时期,它把美国推向了世界舞台:在20世纪期间,美国卷入了两场世界大战。在一战开始的1914年,美国严守中立,但是当德国把携带有很多美国乘客的英国船只击沉后,美国开始参战。在美国的帮助下,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赢得了战争,并以《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严厉的经济惩罚。这种惩罚为后来阿道夫·希特勒于1933年获得政权制造了条件。美国参议院并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相反,美国与德国以及她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和平条约。由于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对战争理想承诺的破灭使得美国人开始选择孤立主义:他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国内,远离国际关系并只关心国内事务。前哥伦布时期 | 美国殖民地历史 | 1776年-1789年 | 1789年-1849年 | 1849年-1865年 | 1865年-1918年 | 1918年-1945年 | 1945年-1964年 | 1964年-1980年 | 1980年-1991年 | 1991年至今 外交史 | 帝国史 | 军事史 | 宗教史 | 科技工业史 | 经济史 | 美国女权运动史 | 人口史

相关

  •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英语:Population density)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计算方式是其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一般使用的单位是每平方公里人数或每平方米所居住的人口
  •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替米沙坦(必康平,Micardis)替米沙坦(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Telmisartan)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英语:ARB),用于治疗高血压。现时大部分降血压药的疗效最长只能维持10小时。 替米沙坦 (Telmisartan) 的
  • 鼻鼾鼻鼾(英语:Snoring)是呼吸系统的结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原因是睡觉时呼吸被阻挡。在一些情况下声音较轻,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嘈吵及烦人的。鼻鼾同时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第一个警号。
  •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myeloma, plasma cell myeloma, 或Kahler's disease)是一种浆细胞(一种专责制造抗体的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症)。
  • 结核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TB)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此型态感染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
  • 短暂性脑缺血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英文: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俗称 "小中风") 是由于大脑特定部位的血液供应暂时受到阻碍,致使产生了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时间少于24小
  • 指甲指(趾)甲,亦称指(趾)盖、指(趾)甲盖、指(趾)头盖等,分为手指甲(简称手甲)或脚趾甲(简称脚甲),是哺乳类动物长于肢体指前端的由皮肤角质层硬化的一层硬物,指(趾)甲的作用是保护末节指腹避免受损
  •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学名:Malacoherpesviridae)是疱疹病毒目的一个科,以软体动物为宿主,是该目中唯一感染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其学名来自希腊文的μαλάκιον(malakion),意指软体
  • 甲氨蝶呤氨甲蝶呤(英语:Methotrexate,又称甲氨喋呤、甲氨蝶呤、氨甲喋呤),在台湾商品名为灭杀除癌锭。氨甲蝶呤是一种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被用来治疗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子宫外孕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