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加布里埃尔·絮歇

✍ dations ◷ 2025-07-21 00:43:32 #1770年出生,1826年逝世,法国元帅

法国革命战争

拿破仑战争

路易·加布里埃尔·絮歇,第一代阿尔布费拉公爵(Louis Gabriel Suchet, 1st Duc d'Albufera,1770年3月2日-1826年1月3日)法国元帅,拿破仑皇帝手下最优秀的将军之一。

絮歇是里昂一个丝绸生产商的儿子,原来打算追随做他父亲的生意,但1792年在里昂自愿加入国民警卫队,成为一名骑兵,在这里他的军事能力快速提升。1793年9月20 日,他升任第四志愿营中校营长,并率领该营参加了土伦包围战。在这里,他第一次与拿破仑相遇,并俘虏了英军将领查尔斯·奥哈拉。

1796年10月11日在意大利战场的克雷亚战役中他严重受伤,1797年10月,他被任命半旅(demi-brigade)司令官,在巴泰勒米·凯瑟林·儒贝尔(Barthélemy Catherine Joubert)将军指挥下攻战奥地利提洛尔(Tirol),1797 - 98年在纪尧姆·布律纳指挥下征服瑞士,晋升准将(général de brigade)军衔。

他没有参加埃及战场,但在8月被任命布律纳将军的参谋长,在意大利恢复军队的效率和纪律。1799年7月他被提拔为général de division,并任儒贝尔将军的参谋长,晋升为少将。1800年3月7日,在新司令安德烈·马塞纳将军属下,指挥三个师的兵力。在奥地利军队优势兵力进攻下,絮歇率领军团的左翼约1.1万人撤向补给枢纽尼斯地区,退守瓦尔河一线。他在瓦尔组织的防御无懈可击,赢得了陆军部长卡尔诺的称赞。当拿破仑亲率的预备军团突入奥地利人后方时,奥军司令官米歇尔·冯·梅拉斯元帅留下1.8万人监视絮歇所部,自率主力去迎击拿破仑。絮歇为了牵制奥军北上,他虽然只有 7000名士兵,却大胆地向奥军发起了反攻。在纳瓦桥一战中,法军大败奥地利人,使埃尔斯尼茨将军损失了5000人。此外,他还对撤退的奥军进行了成功的袭扰,牵制了敌人大量的骑兵。絮歇在尼斯方向的反攻,对于6月14日的马伦哥会战,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意大利战场一直到特雷维索停战,是一个重要角色。

1801年,絮歇被任命为巴杜亚总督兼步兵总监,1803年指挥第四师和其他"大军团"部队一起在布伦扎营训练,准备渡海攻英,1804年絮歇荣获大戈登荣誉勋章。在1805年的战役中,他先是在尼古拉斯·让·德迪乌·苏尔特元帅部下,不久在让·拉纳元帅第五军中任师长,拉纳对絮歇的勇气颇为赞赏。絮歇先后参加了乌尔姆(10.20)、霍拉布伦(11.16)、奥斯特利茨(12.2)等战役,表现出色。1806年,他的师在10月10日的萨尔菲尔德之战中任前锋,他以娴熟的机动战,摧毁了普鲁士费迪南亲王所率领的普萨联军。在10月14日的耶拿会战中,他将敌人赶出其在兰德格拉芬堡的阵地,从而为后续部队打通了前进的道路,拿破仑对此评价到:"他打开了战场的大门"。在12月26日的普图斯克之战和1807年 2月16日的奥斯忒洛伦卡之战中,他的师荣获"善战师"的美名。作为对他能力的肯定,他接替受伤的拉纳任第五军军长。

1808年3月19日,絮歇获得伯爵爵位,11月16日与奥诺丽娜·德·圣-约瑟夫(Honorine de Saint-Joseph)(1790 –1884)结婚,奥诺丽娜是约瑟夫·波拿巴妻子朱莉·克莱莉(Julie Clary)的侄女,不久被派至西班牙,在那里,他成为镇压游击队最得力的将军。1808-1809年他在加泰罗尼亚省站稳了脚跟,并参加了著名的萨拉戈萨包围战。1809年4月,接替朱诺将军任第三军军长,并任阿拉贡省总督。在所有的占领者中间,他算得上是一个公正、严格、成功的管理者。他迅速地平息了西班牙参谋长华金·布莱克(Joaquín Blake y Joyes)的起义,1809年6月15日在玛丽亚打败布莱克,6月18日在贝尔赫特再败之。1810年4月22日在莱里达省击败了拉比斯巴尔伯爵亨利·约瑟夫·奥唐纳(Henry Joseph O'Donnell, Count of La Bisbal),1811年他又发起一场战役,先后攻占勒里克和托尔托萨,4月底又率兵4万余人进抵塔拉戈纳下,6月28日攻占塔拉戈纳,组织防御的康特雷拉斯将军也被俘虏。由于这些战功,絮歇在7月8日被授予法国元帅权仗,时年41岁。

随后絮歇再次进兵瓦伦西亚,1812年1月9日,瓦伦西亚被攻陷,为此他获得了瓦伦西亚的阿尔布费拉公爵(duc d'Albufera da Valencia,1813年封)的头衔(名誉头衔,并不是得到一个实际的封地)。1813年11月,被任命为加泰罗尼亚总督,并接替让-巴普蒂斯·贝西埃尔任帝国近卫军司令。1814年1月15日,他在莫林斯德里获得了他在西班牙的最后一次胜利,此后被迫放弃加泰罗尼亚,撤回法国,任南部军队总司令。

1814年6月4日,拿破仑一世退位后,波旁的路易十八复位,他被封为法国贵族,授予圣路易勋章,任腾思兼第十五军区总督。拿破仑返法后,他指挥第七军,在阿尔卑斯山与联军作战,战绩颇佳。因为拿破仑的失败,被迫于1815年7月同奥地利军队签订休战条约。因为他再次为拿破仑效力,1815年7月24日,路易十八取消了他的贵族资格。1819年,他的贵族地位才得以重新恢复。1826年1月3日,他在马赛附近的圣约瑟夫城堡 去世,年56岁,著有《西班牙战争回忆录》。

作为唯一在西班牙被晋升为元帅的将军,拿破仑对他评价很高:“如果我有两个像絮歇这样的元帅,我将不仅征服西班牙,而且还可永远占有西班牙!”

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被英国人询问自己手下最优秀的将领时,拿破仑回答:“这是个相当难的问题,但是依我来看应该是絮歇吧。”

絮歇作为行政官僚的能力也非常优越。他是极少数受到西班牙人敬爱的法军将领,在他的指挥下,西班牙人甚至可以跟法军一同行动扫荡游击队。得知他病逝后,萨拉戈萨的居民主动举行了追悼的弥撒典礼。

他在1808年与奥诺丽娜·德·圣-约瑟夫(Honorine de Saint-Joseph)(1790 –1884)结婚,有3个孩子:


相关

  • 赫尔德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德语:Johann Gottfried Herder,姓或译赫德;1744年8月25日-1803年12月18日),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德语:Abhandlung üb
  • 可逆可逆反应(英语:reversible reaction)是指通常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例如:生成物变为反应物的速率小到可以忽略的反应则称做不可逆反应。事实上,
  • 凯迪期凯迪期(Katian)是奥陶纪的第六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53–445.2百万年前。
  • 艾希莉·贾德艾什莉·贾德(Ashley Judd,出生原名:Ashley Tyler Ciminella;1968年4月19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和政治行动家。她在一个成功的表演艺术者家庭中长大,母亲是乡村歌手娜欧蜜·贾德(Naom
  • U-2洛克希德U-2,外号蛟龙夫人(Dragon Lady),是美国空军一种单座单发动机的高空侦察机。能不分昼夜于70,000英尺(21,336米)高空执行全天候侦察任务。在和平时期、危机、小规模冲突和战
  • 俄罗斯军区俄罗斯军区是俄罗斯作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行政区划的一个系统。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基于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地理区域,以及一个管理各自领土内军事组织的总部。目前俄罗斯有五个军区
  • 莫斯科数学纸草书莫斯科数学纸草书,又名戈列尼谢夫数学纸草书是一件古埃及数学纸草书,由埃及以外首个持有者弗拉基米尔·戈列尼谢夫(英语:Vladimir Golenishchev)的名字命名,戈列尼谢夫于1892年或1
  • 哈卡 (缅甸)哈卡(缅甸语:ဟားခါးမြို့,缅甸语委转写:,发音:))是缅甸钦邦的首府。
  • 安东尼·伯尔顿安东尼·迈克尔·波登(Anthony Michael Bourdain,1956年6月25日-2018年6月8日),是一位美国厨师、作家及电视节目主持人,生于纽约市。波登成名作为《厨房机密档案:烹饪深处的探险》
  • 贝约贝约(英语:Peyo,1928年6月25日-1992年12月24日),本名皮埃尔·古裏伏(Pierre Culliford,亦有翻为皮埃尔·古裏伏),比利时漫画家,知名漫画《蓝精灵》之作者。贝约为其笔名。因为他的小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