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数

✍ dations ◷ 2025-04-25 09:41:54 #摩尔数
摩尔(拉丁文“一团”),是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符号为mol。1摩尔是指化学物质所含基本微粒个数等于6.02214076×1023,即阿伏伽德罗常数。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或其他基本微粒,也可以是基本微粒的特定组合体。1摩尔物质中所含基本微粒的个数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 N A {displaystyle N_{A}} ,数值等于6.02214076×1023,常取6.02×102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在量纲分析中会用符号n表示。摩尔可以用于表达原子、电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在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中,常使用摩尔。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可以用化学方程表达为: 2 H 2 + O 2 ⟶ 2 H 2 O {displaystyle {ce {2H2 + O2 -> 2H2O}}} 。其意义为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溶液的浓度也常用物质的量浓度,即摩尔浓度表示,例如1mol/L的氯化钠溶液,表示每升该溶液中含有1摩尔氯化钠。摩尔质量定义为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以克计量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例如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015,一摩尔水的质量为18.015克。“克-分子”(gram-molecule)曾被用来表达本质上相同的概念,1克-分子的纯物质表示其质量等于该物质数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时的质量。而“克-原子”(gram-atom)则用来表示一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1克-原子的元素表示其质量等于该原子的数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时的质量。例如1摩尔 MgB 2 {displaystyle {ce {MgB2}}} 是1“克-分子” MgB 2 {displaystyle {ce {MgB2}}} ,是由1“克-原子” Mg {displaystyle {ce {Mg}}} 及2“克-原子” B {displaystyle {ce {B}}} 组成。。一些科学家以1摩尔物质所含微粒数——阿伏伽德罗数确定了一个纪念日——摩尔日。摩尔日纪念活动在每年的10月23日举行,也有一些纪念活动在6月2日举行。截至2011年 (2011-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国际度量衡局定义一摩尔为:拥有与 12 公克的碳-12(碳元素中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的原子)所含原子数量相同的基本微粒的系统,其物质的量为 1 摩尔。因此 1 摩尔的纯碳-12的质量恰好是 12 克。由于质量单位克与原子质量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决定每摩尔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NA,需要由实验测量得出。2010年,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采纳的 NA 值为2011年,该数值修正为2019年,由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重新定义,此数值被定义为某物质每一摩尔的质量,被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Mmol。从数值上看,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克/摩尔计)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某物质的摩尔量 n,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Mmol 以及总质量 M 的关系为:对于某物质(常指气体),每一摩尔的体积称为该物质的摩尔体积 Vmol。在标准状态 0 ℃、100 kPa 下,理想气体的标准摩尔体积是 22.7 dm3 。某物质的摩尔量 n ,该物质的摩尔体积 Vmol 以及总体积 V 的关系为:摩尔的历史和相对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历史有关。1805年,约翰·道尔顿发布了第一张相对原子质量表,它将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1。这张表中的数据是依据元素在化合物中质量比确定的,因此化学家不必以认同当时还不完善的原子理论为前提来使用这张表,这使得该表被广泛接受。永斯·贝采利乌斯将相对原子质量的精度进一步提高。他是首个将氧原子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化学家。由于氧和许多其他元素能形成化合物,因此使用它作为基准来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十分方便。然而他所采用的将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100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广泛采用。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格哈特(英语:Charles Frédéric Gerhardt)、亨利·维克托·勒尼奥和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三人发展了贝采利乌斯的工作,解决了当时许多化合物的化学计量尚不知晓的问题。他们的工作在1860年的卡尔斯鲁厄会议上 受到了舆论的关注。此后,化学界普遍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1。尽管在那时,测量精度不高,相对误差有1%左右,但这样的规定在数字上与后来的“氧原 子=16”的标准等价。然而,将氧原子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能带来更多的便利,在分析化学中能有更多好处,而且原子质量也能变得更为准确。当质谱分析发展之后,氧-16成为了新的“标准物质”,替代了原来的天然的氧(天然的氧还含有氧的另外两种同位素)。1960年代,摩尔的定义基于碳-12,也就是现在的标准。这四种不同的定义在1%的误差内是等价的。1894年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由德语单词Molekül(分子)创造了单位Mol。摩尔(mole)的名称是1897年翻译该单位时产生的。不过相关的等效质量(英语:equivalent mass)概念早在一个世纪就已使用。摩尔在1971年的第十四届国际度量衡大会上被确定为第七个国际单位制单位。自从1971年摩尔成为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单位起,对于摩尔是否可以像米或是秒一样成为一个单位,有许多不同的反对意见::在化学上,自从约瑟夫·普鲁斯特的定比定律(1794年)开始,就已知道确定化学系统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不足以完整定义此系统。物质的量可以描述为质量除以普鲁斯特的“已定义比例”,其中含有的信息是只量测质量无法得到的。如同约翰·道尔顿的道尔顿分压定律(1803年)所提到的,在量测物质的量时,不一定需要其质量(虽然实务上这是常用的方式)。有许多有关物质的量和其他物理量的物理定律,最著名的可能是理想气体定律(此定律最早是在1857年提出)。mole一词最早是在是一本描述这些依数性的书中提到的。化学工程师常常使用摩尔,但此单位在工业应用上又太小的。为了避免和英制(或是美制)间的转换,有些工程师会改用磅-摩尔(lb-mol或lbmol),定义为12磅 C 12 {displaystyle {ce {^12C}}} 中的原子数为12磅-摩尔,因此1磅-摩尔等于7002453592370000000♠453.59237 mol。在公制系统中,化学工程师曾经用公斤-摩尔(kg-mol),定义为12公斤 C 12 {displaystyle {ce {^12C}}} 中的原子数,原来的摩尔改称为公克-摩尔(g-mol),用在和实验有关的场合。在20世纪末化学工程师在实务上会使用千摩尔(kmol),在数值上和上述的公斤-摩尔相同,但其名称及符号符合国际单位制对于单位和用字头表示倍数的原则,1kmol为1000摩尔,这就像使用公斤(kg)而不使用公克(g)的原因相近。使用千摩尔的单位不只是在量值上的方便而已,也使化学工程中用的公式可以连贯(英语:Coherence (units of measurement)),例如流量从kg/s转换到kmol/s只需要用到分子量,若流量从kg/s转换到mol/s,除了用到分子量外,还会用到1000的系数。的确公式中有其他转换系数容易造成混淆及误解。也许连贯的定义也就是在建模时的方程不需要额外的转换系数。浓度若用kmol/m3的单位表示,在数值上和mol/dm3相同,后者是化学者家在量测时常用的单位,这有助于相关的换算。2011年第24次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中提出一个有关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定义修改的计划。此计划有一个草案要重新定义摩尔单位,使阿伏伽德罗常量可以固定为6.022 14X ×1023。其中草案中的符号X是指数值中可以再增加的一位或二位精确度,使用最近CODATA校正结果而定。2018年11月16日,新定义提案获得通过,并于2019年5月20日起生效。溶液中体积摩尔浓度(molarity)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mol/m3。不过大部分的化学文献都会用mol/dm3或是mol·dm−3,这二个单位和mol/L相同。此单位一般会用大写的M表示,有时也会加国际单位制词头,例如mmol/L也会用mM来表示。重量摩尔浓度(molality)是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mol/kg,此单位有时会用小写的m表示。不过重量摩尔浓度是溶质摩尔数除以溶剂重量,和体积摩尔浓度以溶液体积为分母的概念不同。10月23日称为摩尔日,这是化学家因此一单位而有的非正式节日,日期是衍生自阿伏伽德罗常量,数值大约是6.022×1023。摩尔日从上午6:02开始,在下午6:02结束。不过有些化学家认定的摩尔日是6月2日或是2月6日,主要是其日期可以用6.02来表示。

相关

  • 巴统巴统 (格鲁吉亚语:ბათუმი,拉丁化:Batumi),为格鲁吉亚西南部的阿扎尔自治共和国首府,位于黑海之滨,为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2002年人口121,806。巴统是格鲁吉亚重要的港口和商业
  • 感官感官(sense)是泛指能接受外界刺激的特化器官与分布在部分身体上的感官神经(Sensory nerve),其运作依全有全无律,是生物体得到外界资讯的通道。就人类而言其包括眼睛的视觉、耳朵的
  • 拉br /伸br /纪拉伸纪(Tonian,符号NP1)又名青白口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0百万年(Ma),结束于720±0Ma。拉伸纪期间首次出现大型具刺疑源类,并形成臭氧层。拉伸纪属于前寒武
  • 双原子双原子分子指所有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双原子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很多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的单质均是双原子分子。其他元素(如磷)也可能以
  • 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微溶于水之白色固体,其水溶液常称为石灰水(量大时,可形成石灰乳或石灰浆),强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变质,通常称其
  • 无机酸无机酸是一类酸性无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无机酸溶于水中时会释出氢离子和共轭碱离子。多数无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无机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
  • 西蒙·怀特西蒙·大卫·曼顿·怀特,FRS (英语:Simon David Manton White,1951年9月30日-),英国、德国理论宇宙学家,与夫人桂妮薇尔·考夫曼同为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怀特1972年
  •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一种在城市中建设防洪防涝并兼有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型。比如建设透水路面以代替非透水的路面。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 休闲休闲活动(英语:recreation),又称康乐或消遣,一种在余暇时进行的活动。通常进行消遣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工作或一些正式的理由。在闲暇时会寻找消遣活动,被认为是一种
  • 派姆单抗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中文商品名为可瑞达、吉舒达)是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