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军支比丘

✍ dations ◷ 2025-11-10 21:13:32 #佛陀弟子,佛教文化,佛教题材作品

梨军支比丘,释迦牟尼佛驻世时,释迦世尊的比丘弟子之一,虽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修行并证到阿罗汉果,但因为过去世曾经不孝父母不肯供养的关系,今世经常得饥饿的果报,最后食沙而亡,为佛门中著名的公案之一,记载于《撰集百缘经》第10卷,此公案也警示后世,因果不昧、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不孝父母、恶口的业报之可怕。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妇女产下一男婴,这男孩容貌丑陋、身体秽臭,当他要喝奶时,母乳一进到口中都变成败奶,他的父母只好雇用其他可哺乳的妇女喂养,但仍然发生一样的状况,于是只能以酥蜜涂在指上,一点一滴的将他喂养长大,并为他取名为“梨军支”。就这样梨军支在半饥饿的状态中成长,始终无法得到温饱,有一天比丘们威仪详序托地钵进城化缘,然后皆满钵而返,梨军支见到很开心,心想自己应该跟随佛陀出家修行,或许就能得到温饱,因此来到祇园精舍祈求依止佛陀出家修行,释迦牟尼佛慈悲应允。梨军支出家后精进修持,很快地证到了阿罗汉果位。

梨军支比丘出家后,每次外出托钵总是空钵而返,因此非常的郁闷。有一天他经过佛塔看见有少许的污秽,便发心整理使其清洁,结果外出乞食竟然满钵而返,因此很欢喜地与大众分享他的境遇,并表示之后希望由他来发心打扫,让他得以修福并得到温饱。有天他睡过了头,舍利弗尊者正好带领他的五百位弟子前来拜见释迦牟尼佛,见到佛塔无人打扫就顺手整理干净,梨军支比丘醒来后发现佛塔已打扫干净,便怅然地向舍利弗表达自己的忧虑:“今日又要饥饿一天了”,舍利弗知道原因后,表示将带他入城应供以得到饱足,并请他不必担忧。但这天施主夫妇正在吵架,根本没有准备供养,两人只得空钵而返,第二天,舍利弗再次带着梨军支比丘到城中的一位长者家接受供养,这次参加的比丘们皆获得丰富的食物,只读梨军支比丘被遗漏了,他大声地表达自己尚未分得斋食,但主人竟然没有听到,最后只得饥饿而返。

第三天,阿难尊者知道了这件事,深感怜愍,便告知梨军支比丘:“今日受供养将会为他带回食物,让他得以温饱”,但是能够受持八万四千诸法藏门未曾遗漏、于佛陀弟子中记忆力第一的阿难尊者,这天居然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最后空钵而返。第四天,阿难尊者再次为梨军支比丘带回食物,在准备回程的路上遇到恶犬追逐,万不得以之下,只能丢下食物来脱身。后来目犍连尊者知道了这件事,第五天为他取回食物,但回程的途中遇到了大鹏金翅鸟,大鹏金翅鸟迅速地抢走尊者手中的钵饭然后丢到海中。第六天,舍利弗继续为梨军支比丘取回钵饭,到了房门口,房门居然自动关上,怎么样也打不开,尊者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入房内,取食的过程中居然不小心打翻了一地,这天梨军支比丘还是不得而食。到了第七天,梨军支比丘依然没有饭吃,他感到非常的惭愧、深感忏悔,自知业障深重,便于四众前饮水食沙,最后进入涅槃。


比丘们看到了梨军支比丘奇特的境遇,便请示释迦牟尼佛:“梨军支比丘,过去造作何业,让他出生以来鲜少得到温饱,又是何因缘让他今世得以出家得道”,释迦牟尼佛便向大众开示梨军支比丘过去世的种种因缘:

在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佛陀出世,号为“帝幢”,帝幢佛带领着祂的比丘弟子们游化诸国,当时城中有位叫做瞿弥的长者,见到佛陀与僧众们,深生信敬,于是每天都请佛陀和僧众们来家中接受供养,后来长者过世了,他妻子依然一本初衷,持续供养佛陀与僧众们,但是长者的儿子是个吝啬的人,担心家产会被母亲散尽,于是限制母亲的饮食,在饮食受到限制的状况下,这位母亲依然持续供养佛僧,后来这位儿子发现母亲的作为,非常的生气,便把母亲软禁在空屋之中,七天未得饮食,在第七天时这位母亲向儿子索求饮食,儿子回答:“你不是吃沙喝水就可以生存了吗?为何又要向我索取饮食呢?”说完便离去,这位母亲后来便因为饥饿而去世,而这位儿子命终后,堕落至阿鼻地狱受无量之苦,苦难受尽后还生人间,也因为过去世的果报,经常未得温饱。

释迦牟尼佛告诉比丘们,这位过去曾经令母亲饥困而亡的儿子便是现在的梨军支比丘,但也因为他过去世曾经供养佛陀的缘故,今世有这个因缘福报得遇如来,出家修行并成就道果。


相关

  • 高基氏体高尔基体(英语: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胞的一组膜,专门收集并包裹各种物质,例如酶和激素。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分扁囊常常脱离并移向质膜,一
  • 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是一种使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的免疫治疗,这个抗体可以单一且特异地(英语:monospecific antibody)结合某些细胞或蛋白质。这类治疗的主要目的在
  • 菟丝子菟丝 (学名:Cuscuta chinensis),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下的一个种,植株通常呈淡黄色的旋花科寄生植物。中国大陆 (东北、河北、陕西、四川、河南、山东、广东)、台湾、韩国、日本。菟
  • 洪国藩洪国藩(1939年12月24日-),浙江宁波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79年-1983年间,在英国
  • 马特奥·阿莱曼马特奥·阿莱曼(西班牙语:Mateo Alemán,1547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家。他出生于塞维利亚,在墨西哥度过了若干年。他写作的《古斯曼·德·阿尔法拉切》(1599年出版首部),是文艺复兴
  • 加拉塔萨雷体育俱乐部加拉塔萨雷体育俱乐部(土耳其语:Galatasaray Spor Kulübü,简称Galatasaray SK,直译为加拉塔宫殿)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体育俱乐部,以其足球部门而名闻于世。于1905年由阿
  • 中山泰秀中山泰秀(日语:中山 泰秀/なかやま やすひで ,1970年10月14日-)是日本的政治家。自由民主党所属的众议院议员。父亲是中山正晖。成蹊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电通公司,之后历任总务厅
  • 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是一项斯诺克积分排名赛,创办于1981年。比赛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办。
  • 萨特泰纳帕尔莱萨特泰纳帕尔莱(Sattenapalle),是印度安得拉邦Gunt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135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1350人,其中男性25617人,女性25733人;0—6岁人口6234人,其中男3186人,女30
  • 静思语《静思语》,慈济基金会创立者释证严的言论集,释证严弟子将其整理用于教育弟子。现在刊行3巻,2巻由蔡志忠绘图。台湾一些中小学校教师把《静思语》用于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