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D 85512 b
✍ dations ◷ 2025-11-29 05:17:50 #HD 85512 b
HD 85512 b是一颗太阳系外行星,是绕行位于船帆座的K型主序星HD 85512(又称为格利泽 370)轨道上的行星,距离地球约36光年,又称为格利泽 370b(Gliese 370 b)。因为HD 85512 b的质量至少是地球质量的3.6倍,所以HD 85512 b被认为是一颗超级地球,也是科学家直到目前为止所发现最小的行星之一,正好位于适居带的边缘。2011年8月17日发现的HD 85512 b与格利泽581d被认为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候选行星。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斯特凡·乌德里(Stéphane Udry)等人于2011年8月17日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拉西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3.6米望远镜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简称为HARPS)来发现HD 85512 b 。的研究小组利用多普勒光谱学技术,借由行星通过母星运动时的细微变化,来决定该行星质量的最小值。2011年8月17日,研究人员公布研究报告,认为HD 85512 b是科学家迄今所发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太阳系外行星,也是科学家借由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索器所发现最稳定的太阳系外行星之一。HD 85512 b质量的最小值为地球质量的3.6 ± 0.5倍,表面重力约为1.4G,大气层顶部的温度估计为热力学温标298度(摄氏25度或华氏77度)。天文学家所估计的温度与法国南部的气温相类似,但是HD 85512 b普遍存在的各种大气条件必须由科学家加以分析后,才可以估计出行星的表面温度。HD 85512 b的公转轨道距离母星约0.26天文单位(AU),公转周期约为54天。如果HD 85512 b的温度低于热力学温标270度(摄氏-3.15度),而且绕行圆形轨道公转,行星反照率应该是0.48 ± 0.05;如果偏心率为0.11,行星反照率则应该是0.52。如果HD 85512 b覆盖着50%的云层,水可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行星表层,制造出的大气层类似我们居住的地球,也让HD 85512 b可以适合生物居住。此外,如果行星的反照率由于云层覆盖而增加,水可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行星表层,意味着HD 85512 b位于适居带的边缘。天文学家在测量格利泽370的恒星光度后,得知格利泽370的光度为太阳的0.126倍,天文学家可以计算出HD 85512 b的有效温度(又称为黑体温度),但是可能会因为表面温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数值。根据上述的反照率,得知HD 85512 b的有效温度将是摄氏24.138度(华氏75度)。
相关
-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控制控制(英语:control)可以指:
- 存在存在(英语:Existence),又译为实在、存有,是一个哲学概念,按照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定义,是具有难以改变,但能够改变的特性。而相对于存在的不存在(虚无)则是具有难以控制,但能够
- 红髓红髓,亦作红脾髓,是脾脏的一部分,与白脾髓一起构成脾脏的主要部分。红脾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由脾索及血窦组成,但因为其不含输入淋巴管,所以脾脏不能过滤淋巴的功能。“
- 语言接触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一个语言学研究的现象,发生在不同的语言系统相互互动或影响之时。此种研究又称接触语言学(contact linguistics)。当不同语言的说话者密切的接触时,
- 家蚕家蚕(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
- 小分子小分子(英语:small molecule)是一个有机化学概念。一般将分子量小于900道尔顿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称为小分子。小分子的直径以纳米计。目前大部分药物都是小分子类药物,蛋白质、核
- 亚斯伯格症阿斯伯格综合征(英语:Asperger syndrome,简称 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种综合征,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其重要特征是社交与非言语交际的困难,同时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中国高能物理的主要研究所,位于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下属著名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