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雨夹雪
✍ dations ◷ 2025-02-23 10:23:47 #雨夹雪
雨夹雪(sleet),又称作霙(汉语拼音:yīng,注音:ㄧㄥ,音同“英”)、夹冰丸,是雪和雨一同降下的现象。与液态的冻雨不同,以及与颗粒坚硬的冰珠不同,雨夹雪降下的颗粒柔软,呈半透明。由于雪花部分融化,仍可观察到冰晶。常在下雨转变为下雪的短暂期间发生(或反过来)。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中的代号为RASN。当大气底层高于冰点、其上方低于冰点时,能让落下的雪部分融化,形成雨夹雪。这层高于冰点的暖空气厚度介于约230米(750英尺)至460米(1500英尺),依雪花质量与气温垂直递减率的不同而变化。雨夹雪在地面形成雪泥形成雨夹雪时的斜温图(左)以及高于冰点空气所需的厚度随着气温垂直递减率的不同而变化(右)
相关
- 舌病舌病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舌部疾病,种类很多。舌病很常见。例如,在美国,估计成人患病率为15.5%。舌病在戴假牙和吸烟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此表搜集自西元2014年(民国103年)起,台湾年度十大死因。死因以导致死亡的原始病因为基准,由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按年发布死因统计,目前系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ICD-10)进行分
-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又称界面活性剂)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可降低两种液体或液体-固体间的表面张力。最典型的例子是肥皂,具分解、渗入的效果,应用广泛。表面活性剂一般
- 感觉减退感觉减退(hypesthesia)是多种医学病症的常见继发效应,表现为体感或感觉减弱,或者感受刺激的部位敏感性部分丧失,俗称麻木。感觉减退主要由神经损伤和血管阻塞引起,进而导致被阻塞
- 自由基自由基(英语:Free Radical),又称游离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热等外界条件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在书写时,一般在原子符号或者原子团符号旁边加上
- 定量构效关系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一种借助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或结构参数,以数学和统计学手段定量研究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有机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理
- 芜菁发黄镶嵌病毒科芜菁变(发)黄镶嵌病毒属 玉蜀黍雷亚多精致病毒属 小黑点斑(纹)病毒属芜菁发黄镶嵌病毒科,又称芜菁变黄镶嵌病毒科(Tymoviridae),是病毒的一科,包括以下属:
-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色欲性欲,指对性的渴望。一般科学家认为,性欲是一种本能欲望,对于繁殖下一代有利。至于对大多数动物而言,性欲只存在于发情期时,而动物的发情期通常都是季节性的(例如春天)。对于某些宗
- 氦-3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3He。它的原子核由二颗质子和一颗中子所组成。是稳定同位素。其相对丰度是0.000137%。一般相信,月球表面的风化层(表皮土)富含着大量的氦-3。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