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星经

✍ dations ◷ 2025-04-05 00:49:51 #中国失传典籍,星表,中国天文史,先秦典籍

原名《天文》,西汉以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由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所著,共八卷,原著已失传。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引有《石氏星经》中有关五星运动、交食、恒星等方面的一些片断,并且在唐代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撰的《大唐开元占经》(又称《开元占经》)中有大量节录。于宋代王应麟作《汉书艺文志考证》之中,首都被收录于艺文志。

《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是标注为“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是世界上最第二古老的星表,晚于巴比伦星表,早于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一百多年。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并根据这些坐标考虑岁差的影响加以推算,证明大部分坐标值确系战国时期所测。

三国吴国太史令陈卓总合石氏、甘氏和殷商天文学家巫咸三家星图,整理出了一份标准的恒星表,并绘制了一套标准星图,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其中,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档号P2512一卷唐初写本中的三家星经最为著名。陈卓整合三家星官之后,出现了综合三家星宫的占星著作,其中有一部重要著作称为《星经》,又称为《通占大象历星经》,曾收入《道藏》,在宋代称《甘石星经》。

相关

  • 卦姑卦姑为中国古代妇女职业之一,为三姑六婆中的一种。卦姑属宗教人士,以占卜、算命、扶乩等为业。明朝陶宗仪所著的《辍耕录》中指“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三姑者为宗教
  • 剪接体剪接体(英语:Spliceosome)是一种由RNA与蛋白质剪接体次单位所组成的超大型复合物,用来将mRNA序列中转录自DNA模板的内含子移除,并将剩余的外显子连接起来(此过程称为剪接)。剪接
  • 钻头钻头,或称钻尾,是一种切削工具,可以通过旋转运动,去除材料从而产生孔。钻头具有许多尺寸和形状,已经标准化(分公制和英制),其横截面几乎总是圆形,不过某些专用钻头可以产生非圆形横截
  • 胡须胡须是指动物脸上所生长的毛发,亦称胡子、胡等。在人类中主要出现在男性身上。唇上是胡、两边的是鬓、下巴的叫须、长而美的叫髯,如关羽绰号“美髯公”。自古以来,男人蓄胡子有
  •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大肠激躁症(英语: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又称为大肠躁郁症、肠躁症、躁性大肠征候群、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为没有任何肠胃道疾病损伤下出现腹痛及排便型态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
  • 彝语北部方言,又称诺苏语、凉山彝语、四川彝语,是彝语最大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北部,使用人数200万。操这种方言的人多自称“诺苏”(ꆈꌠ Nuosu /nɔ33su
  • 米哈伊尔·扎卡什维利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语:მიხეილ სააკაშვილი,乌克兰语:Міхеіл Саакашвілі,1967年12月21日-),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政治家,为前任格鲁吉亚总统和
  • 杜红杜红(1974年-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伍军人。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前往前线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因劳累过度诱发疾病殉职,年仅46岁。1990年:参军入伍。1995年:退伍。2018年:
  • 人民武力省坐标:39°03′32″N 125°44′25″E / 39.058780487°N 125.740413938°E / 39.058780487; 125.740413938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武力省(韩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인민
  • 心脏外科心脏外科,指外科医师在心脏、主动脉或血管上进行手术。通常包括心脏移植(换心)、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瓣膜病外科、冠心病外科、大血管外科。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利用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