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坤薮鹛(学名:),又名布坤薮鸟,画眉科的一种。布坤薮鹛于印度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印占区)的鹰巢野生动植物保护区(Eaglenest Wildlife Sanctuary)发现,并以保护区周围的布坤部落(Bugun)来命名。
布坤薮鹛与灰胸薮鹛是近缘种,最初是于1995年被初次观察到,在2006年被拉曼那·阿思瑞亚(Ramana Athreya)认定为一个新的物种,不过在描述时并没有制作模式标本,因为布坤薮鹛的数量太少,不愿意杀死它们。目前它们被认定为濒危物种,因为已知的一个种群只有14只个体,而商业发展也在威胁着它们的栖息地。
小型鸟,体长22厘米,羽毛为橄榄灰绿色,帽冠为黑色,面部是明显的橘黄色,翅膀大部分为金黄色,翅根为白色,近翅尖为黑色,翅尖为红色,尾羽为黑色,尾下复羽为深红色,尾端为火红色。爪为粉红色,喙根部为黑色,喙端渐变为苍白色。雾网中的另一只颜色较为暗哑,可能是雌性。它们的鸣叫声柔和清脆,很有特点。
目前对此物种所有的观测记录都是在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这些山坡长满了灌木和小乔木,不过唯一一次例外是在原生林边缘观测到它们。它们的生活环境与灰胸薮鹛类似。1月曾观测到小集群,5月曾观测到成对的布坤薮鹛,一共大约有14只。它们会占领并保卫领地。目前只在一个地点观察到它们,不过也有可能在阿鲁纳恰尔邦或临近的不丹发现它们。
目前人们已尝试利用计算机模型来认定它们可能出现的新位置,这些位置与它们现有栖息地的环境相似。
此物种是于2006年在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印占区下门域)鹰巢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被一名职业天体物理学家拉曼那·阿思瑞亚认定为新物种。最初在保护区内观察到此物种是于1995年,但是10年中并没有再次观察到。阿思瑞亚于2006年5月再次观测到它们,但并没有公开,直到他确认发现了新物种时他才公开这一发现。布坤薮鹛最初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灰胸薮鹛()最为相似,不过后来才发现这两个物种显然不同,最终他用雾网捕获并检查了2只个体,并详细的描述了此物种。因为此物种非常稀有,所有没有制作模式标本,而是将雾网中收集到的羽毛以及照片、鸣叫声的录音和记录作为完模标本。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一个新物种如果没有模式标本是不会被承认的,不过按照规定,羽毛也可以作为模式标本,因为法规允许将“动物的任何一部分”作为模式标本(Art. 72.5.1)。1991年描述的非洲物种索马里非洲黑伯劳()没有留下任何标本,因此争议更多。
第一封关于此物种的报告是于1996年发给Nathistory-India邮件列表中的一封,但是在2006年此物种才被正式确认为新物种。
布坤薮鹛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而且叫声很独特,自1995年起它们就被高度评价,因此这表明它们是稀有物种。目前已知持续繁殖的布坤薮鹛伴侣只有3对。虽然它们能够生存在退化中,但是它们的种群太小,而且当地有修建高速公路的计划,这条公路会穿过它们主要的栖息地,因此它们目前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