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笔

✍ dations ◷ 2025-11-06 03:36:32 #注射笔

注射笔(英语:injector pen)是用于在皮下组织或肌肉注射药物的设备,于1980年代首次推出。发明注射笔的主要目的在于让使用者更方便地注射药物,增加用药依从性。对于手部较不灵巧、视力较差、需要随身携带药物的使用者而言,注射笔较传统的注射器方便。注射笔还减少了使用者对自我注射药物的恐惧和现实障碍,令他们更愿意施用药物。

注射笔通常载有需要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重复注射的药物,像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它们统称为胰岛素笔)。治疗低血糖症、关节炎、预防偏头痛的药物也可透过注射笔注射到体内。研究表明,注射笔至少跟传统注射器给药一样有效。多项调查的结果亦显示,若要人们从注射笔和传统注射器中选择一款作注射工具,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注射笔。美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初多使用传统注射器,但在胰岛素笔出现后,愈来愈多患者使用后者,最终使得它的使用人数超越传统注射器。

发明注射笔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使用者在自我注射药物时的程序和厌恶感,使之更为方便,增加用药依从性。

注射笔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药物和把它注射到体内。注射笔也较传统注射器易用,因此它能帮助手部较不灵巧、视力较差、担忧能否正确使用注射器的使用者正确施用药物。一些药物的所需剂量因人而异——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传统注射器的人士需自行从药瓶抽出合适剂量,而注射笔的设计则让使用者更轻易准确地调校至合适剂量。部分人或会在公共空间注射药物(比如在餐厅准备用餐时注射胰岛素),注射笔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助减少污名或恐慌。

混合型注射笔含有多种治疗药物,它们能降低使用者注射药物的频率,令他们忘记或拒绝为自己注射的情况减少。

注射笔由药物贮存筒(笔芯)、笔头、活塞等部件所组成。一些注射笔设有刻度盘,以让使用者在注射前调校所需药物剂量。与传统注射器相比,注射笔的刻度盘让使用者更准确地调校至所需剂量。此一情况在需要注射低剂量胰岛素时更为明显。在转动刻度盘时,部分注射笔会发出“喀答”声,以帮助调校剂量。

一些注射笔的药物贮存筒能够更换,以让使用者在内含药物用毕后,重复使用该支注射笔。另一些则为一次性使用,在药物用毕后便需要弃置。使用者在以单次使用的注射笔为自己注射药物时,并不需要按下活塞。

除了仅供单次注射的注射笔,其他注射笔都需在每次注射时为之更换针头。厂商推出了长度各异的针头,让使用者以不同深度把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当中。它们在一次注射后不能重用。市面上的针头多套着内外两层针帽。内针帽能保护针头免受外力损害,外针帽则方便使用者把针头装上注射笔。医师或药师有责任教导使用者如何正确装上及使用针头。

注射笔针头在目前已做得比传统注射器的短,减轻注射时的痛楚。厂商推出了长度及尺寸各异的针头——3.5亳米、4亳米、5亳米、8亳米的针头各有之,它们的尺寸(常以G表示)从31G到34G不等。针尖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终演变成能让使用者以更少的力度把针管刺进皮肤的斜面设计,帮助减轻痛楚,并可能使人更为接受自我注射。注射笔针头能以90度角刺进皮肤,传统注射器则需以其他特定角度注射。它们亦不像传统注射器般需要把皮肤挤起才能注射。用毕的针头需要妥善处置,以免使用者或他人因误触而受伤。使用者最好把它们弃于废弃针头专用容器内。

注射笔能代替药物小瓶,盛载液状或经过稀释液稀释的粉状注射药物。若使用者的药物贮存在瓶子内,那么他们便需在每次注射前花费更多功夫,利用注射器把药物从瓶子抽出。他们亦需按下注射器的柱塞,以完成注射。上述行为对手部灵活度有一定要求,令手部较不灵巧的使用者难以准确注射药物。注射笔的使用者能把针头以90度角刺进皮肤(不像传统注射器般需以特定角度注射)。他们在注射时不需按下细长的柱塞,反按下按钮便能完成注射。

大多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类似物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类似物)都能以注射笔注射。一些胰岛素笔载有更高浓度的胰岛素,像是U-200、U-300、U-500。药物动力可能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减而出现变化。浓度更高的产品能减少整体注射剂量,继令当事人在注射时所花的力度更少。一些胰岛素笔装有不同类型的预混胰岛素,比如德谷胰岛素和利拉鲁肽预混液;甘精胰岛素和利西那肽预混液。该些复方产品具有固定的药物比例,一般按胰岛素单位给药,同时也会按比例给予一定的GLP-1类似物。

单克隆抗体也常以注射笔装载。单克隆抗体的分子大小使之只能透过注射途径给药。在研究或实际临床应用层面上,能以注射笔注射的单克隆抗体有阿达木单抗、司库奇尤单抗(英语:secukinumab)、阿莫罗布单抗(英语:alirocumab)。一些用于预防偏头痛的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受体拮抗剂(英语: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receptor antagonist)为单克隆抗体,它们同样能以注射笔注射。部分家用单克隆抗体亦能以注射笔注射。

部分药物提供注射笔款式的原因在于让之尽快在体内发挥效果——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的肾上腺素便是一例。 装有肾上腺素的注射笔是为了肌肉注射而设——这跟大多注射笔不同。治疗低血糖症的胰高血糖素也因为同样理由而提供笔式注射款式。一些于大多情况下以口服形式吸收的药物能透过注射笔注射到体内。部分使用者可能因为吞咽困难而改用注射笔给药,也有的药物在经两种途径给药时会出现不同的药物动力反应。在临床研究或实际应用上,能以注射笔注射的口服药物有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氨甲蝶呤和治疗偏头痛的舒马曲坦。

大多注射笔是为了让使用者在皮下组织注射药物而设计的,不过也有的设计成方便肌肉注射的样子。注射部位及皮肤的各项特质共同决定了适合当事人的针头长度。像肾上腺素笔般的产品会预装针头,它的长度可能因品牌而异——这一因素应纳入产品是否适合使用的考虑范围之内。

多项研究和调查显示,若要人们从注射笔和像传统注射器般的注射设备中选择一款作注射工具,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注射笔。研究表明,注射笔在治疗上至少跟其他注射方法一样有效。一项研究发现,在至少12个月的跨度内,胰岛素笔使用者比起传统注射器使用者更愿意依从有关治疗。同一研究亦发现,虽然注射笔的短期配药成本(即投入在针头/笔的成本)会较高,但长远而言,它会降低跟糖尿病有关的保健成本。胰岛素笔亦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注射笔的效果跟注射技术有关。使用者须在完全按下按钮后把注射笔针头留在皮肤内至少10秒,才能确保药物完全注射到体内。若不根据程序去注射,那么药物便有机会从注射部位流出,使得于体内吸收的药物剂量较原定少。注射部位附近的皮下脂肪增生可能会影响药物效果,因此使用者应轮流替换每次需要注射的部位。

诺和诺德于1985年推出首款注射笔,以帮助使用者注射胰岛素。此类产品在推出初期不为美国人所接纳——在1999年,当地只有2%的胰岛素是由注射笔注射到体内。此一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注射笔的初始成本较传统注射器高。不过后来陆续有研究指出,注射笔能提升使用者的用药依从性,所减轻的整体医疗成本能抵消初始成本,致使注射笔在当地开始为人接纳。注射笔的针头起初长达12.7毫米,不过后来陆续有更短的针头出现——大多数人都能以之正确注射药物的4毫米针头便是一例。

新西兰在1989年批准装有生长激素的注射笔于当地使用。202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装有奥曲肽的注射笔以“Bynfezia”之名于当地上市。

相关

  •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由于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直接与人的健康相关联,它的质量要求也十分严格
  • 功率功率(英语:Power)定义为能量转换或使用的速率,以单位时间的能量大小来表示,即是作功的率。功率的国际标准制单位是瓦特(W),名称是得名于十八世纪的蒸汽引擎设计者詹姆斯·瓦特。灯泡
  • 东米德兰兹东米德兰兹(英语:East Midlands)是英格兰9个区域之一,位于中部以东一带。
  • 割胶割胶是指从橡胶树上收集胶乳的一个过程。首先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挖通胶乳的管道,这样胶乳就能流动。割胶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 桂宫盛仁亲王桂宫 盛仁亲王(かつらのみや たけひとしんのう、文化7年六月廿七(1810年)- 文化8年五月十七(1811年7月7日)),为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皇族,桂宫家第10代当主。光格天皇第4皇子,生母是东
  • 七佛灭罪真言七佛灭罪真言,是佛教消除业障的真言,禅门、净土宗都有许多人持诵,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释迦牟尼佛因文殊师利菩萨的请求,而宣讲过去七佛曾诵之真言,为佛门十小咒之一。《大方等
  • 熊一本熊一本(1778年-1853年),字以贯,号介臣,安徽六安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为政简严,吏不敢欺,暇治儒术,声华籍甚。道光十四年(1834年
  • 志村乔志村乔(1905年3月12日-1982年2月11日)是兵库县朝来村出身的日本电影演员,原名为岛崎捷尔。出众的性格演员,演过多部黑泽明的电影,其中尤以1952年的《生之欲》中的绝症课长和《七武
  • 花园大学花园大学(日语:花園大学/はなぞのだいがく )是一座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的私立大学,1949年成立。是一座佛教禅门临济宗的大学,历史可追溯到明治5年(1872年)成立的妙心寺学寮
  • 邱卢素兰邱卢素兰(1942年10月-2013年3月20日),本姓刘,后改姓卢,婚后冠夫姓,人称“野鸟阿嬷”、“爱鸟阿嬷”,台湾彰化人,美容院老板、鸟类摄影家。邱卢素兰于1942年10月出生在彰化浊水溪旁的刘姓农家,六位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约六岁时母亲去世以及二兄需下田帮忙,只好到被送到卢姓人家作养女,因此失学。十八岁时,邱卢素兰到桃园龙冈附近的照相馆当学徒,虽学到修片技巧,但多数时间打扫煮饭。她喜欢郎静山的山水作品。后改行在台北后火车站的理发店作学徒,婚后顶下在万华内江街的美容院,从三重搬到万华。以美容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