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撬

✍ dations ◷ 2025-08-07 22:01:58 #工具,武器,短兵器,手工工具,木工工具,起重工具,工业工具

铁撬(英语:Crowbar)又名撬棍(英语:Jimmy bar)、铁挺、撬棒(英语:Pry bar)、起钉器(英语:Wrecking bar)或者鹅颈棍(英语:Gooseneck),是一种以金属棍为主体的工具,主要特征是其中一边为弯曲(弯曲角度可达90 °)和扁平化削尖的末端,以切入到较狭窄的角度,让使用者可以撬开物件;通常中间有一条小小而且很深的凹槽或裂缝或对分成两端,并且以杠杆原理以去除钉子。也有将这个工具和铁锤结合在一起,把铁锤的另一头做成铁撬,方便木工使用。在英国、爱尔兰共和国和澳大利亚,“铁撬”可能偶尔会随便地用来形容这个工具,但更常用于那些较大的直线型工具(参见开钻棍)。而“Jimmy bar”、“Jimmy”或“Jemmy”最经常提到的是盗贼在爆窃时使用的工具。

它是用来作为一枝杠杆,以分开两件原来在一起的东西,或是移除钉子。铁撬通常用于打开以钉子密封的木箱子。而另一种常见的用途是以较大型的铁撬以拆除东西:例如移除钉子、撬板和打破一般的东西。铁撬可作为任何三种种类的杠杆,当中弯曲末端的通常是作为第一类杠杆,而扁平化的末端则作为第二类杠杆。较大型的铁撬也可用于一些拆迁工作,例如:起重板、将各个组成的部分分开(如砖)或打破一些柔软的对象。

另外,铁撬也可以用来作为一种简易近战武器,同时用于攻击和防御这两种的目的。例如铁撬曾经在提姆·麦克林被杀案之中,一名卡车司机将铁撬交给巴士乘客作为与李伟光(非二林蔗农事件领导者)对峙的武器。

铁撬通常由中型碳钢制造;它们也可以由钛金属制做,它的优点是比起钢更轻、更耐用、无磁性和不会在碰撞时造成火花。

最便宜、最常见的铁撬是锻造而成的六角型铁撬,有时是圆柱型握柄。更昂贵的外观和设计的,可以是一个工字型的截面。

从语源学之中可以确定的是,铁撬的英文的首四个字母与一种黑鸟的名字“乌鸦”有关,也许由于铁撬设计得与乌鸦相似的脚或是嘴。这个词是在大约1400年首次证实。他们有时也被简称为(英语:Crows),或是(英语:Iron crows)。威廉·莎士比亚在其许多地方使用了这个术语,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节,第二场之中:

后来,在1719年由丹尼尔·笛福所写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第五节11月7日的笔记之中,主角曾经将铁撬作为锄头使用,只是将这种工具称为铁乌鸦:

一种没有握柄的铁撬

一种带橡胶握柄的铁撬

铁撬的末端

铁撬的其中一种用法

铁撬的其中一种用法

相关

  • Rome罗马(意大利语:Roma 聆听)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并保存大量古迹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
  • 七人制橄榄球七人制橄榄球于2016年夏季奥运开始成为正式的奥运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10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21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中确认为正式比赛项目。
  • 科技日报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大一统时期大一统时期是在物理宇宙学中的大一统理论所描述的性质,这个时期是宇宙演化的早期,跟随普朗克时期之后,大约开始于在大爆炸后的10-43秒,当时在宇宙中的温度是大一统理论的特征温
  • 科雷马河科雷马河(俄语:Колыма)又译哥罗马河或科雷马河,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其流域分布于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楚科奇自治区及马加丹州。该河发源于马加丹州西部山区,向北流
  • 阿古拉山阿古拉山(英文:Agoura Hills),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982年12月8日,面积 大约为7.79平方英里 (20.2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20,
  • 次氯酸次氯酸(英语:hypochlorous acid)是一种化学式为HClO的不稳定弱酸,仅能存在于溶液中,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盐酸和次氯酸:一氧化
  • 云林县立斗南高级中学云林县立斗南高级中学(Yun-Lin County Tounan Senior High School),简称斗南高中、南中。成立于民国35年(1946年),位于云林县斗南镇的完全中学,是当地的一所县立完全中学。邻近云林
  • 鼎丰仪器厂鼎丰仪器厂是一家公私合营的绘图仪器厂,于民国34年前后创办。鼎丰仪器厂初创时为私营企业,在1951年11月宣布为公私合营。在1952年2月14日第一次股东大会中通过《公私合营鼎丰
  • 胡悌云胡悌云(1934年-),男,河南舞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