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兹菌门
✍ dations ◷ 2025-02-23 15:20:50 #罗兹菌门
罗兹菌门(学名:Rozellomycota),旧称隐真菌门(Cryptomycota),是存在于土壤、淡水与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罗兹菌门为真菌界中最基群的演化支之一,与其他真菌界的生物呈姐妹群。隐真菌与其他真菌最大的差异是它们生长时缺乏以几丁质组成的细胞壁,但其基因组中仍具有几丁质合成酶(英语:Chitin synthase)的基因,且Calcofluor萤光染色(英语:Calcofluor-white)显示其休眠孢子(英语:Resting spore)的内壁有发现几丁质 。因为缺乏细胞壁,隐真菌可以吞噬作用取得养分,有别于其他真菌只能行渗透营养(英语:Osmotrophy),即分泌酵素到胞外分解有机物后再以扩散作用吸收养分。隐真菌门生物的生活史仍不是很清楚。多数隐真菌门的生物无法在实验室用培养基培养,因此迟至DNA定序技术普及后,才由分析淡水样本中的微生物DNA序列而渐渐发现,种系发生学的分析显示隐真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支序,称为LKM11,而且是当时已知其他真菌的姊妹群。隐真菌门的生物中唯一有被正式描述过的支序只有原先被认为属于壶菌门的罗兹菌属(英语:Rozella),亲缘分析显示罗兹菌以及属于LKM11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真菌最早分支出去的支序,罗兹菌多寄生于壶菌、藻类或卵菌的细胞中,它们跟壶菌一样具有单鞭毛且缺乏细胞壁的动孢子(英语:zoospore),可以附着在宿主的细胞表面,再形成管状构造穿透并进入宿主细胞,甚至有某些种类可以吞噬宿主的胞器。2011年,一支由任职于自然史博物馆与艾希特大学的遗传学家汤马士·理查(Thomas Richards)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隐真菌门的其他物种,该团队从大学池塘中收集样本以进行DNA序列分析,获得这些新种的DNA序列后,他们将这些序列用萤光标记,并使用萤光原位杂交从池水样本中找到新种隐真菌的细胞,这些细胞大致呈卵型,长约3-5微米。后来他们又进一步发现其他淡水、土壤与海水沉积物的样本中都有隐真菌门的成员存在。隐真菌与真菌演化另一个早期的分支微孢子虫的关系尚未有定论,但许多研究显示这两群生物的关系相当接近,许多原本认为是微孢子虫特有的基因,例如从宿主细胞质中抢夺ATP的通道蛋白,意外地在隐真菌基因组中被发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与另一种所知甚少的藻类寄生物Aphelids共同形成一个支序(ARM群,或被称为后孢菌门(英语:Opisthosporidia))。随后有一群以变形虫为宿主的微生物Paramicrosporidium被发现也属于隐真菌,且它们的型态与微孢子虫非常相似,但rDNA序列与隐真菌较为接近,被认为可能是隐真菌与微孢子虫演化上的过渡,在此假说中,微孢子虫是ARM群中较为特化的类群,特化出专门用来感染动物细胞的结构,隐真菌与Aphelids则无此结构。2014年,另一种以变形虫、藻类为宿主的微生物Nucleophaga也因DNA序列分析被归为隐真菌,且型态介于罗兹菌与Paramicrosporidium之间。2018年,Tedersoo等人提出的支序分析研究主张隐真菌与微孢子虫共同构成真菌分类的基群,其中微孢子虫属于隐真菌门中一个较深的支序,因此将微孢子虫的分类地位由独立的门降至隐真菌门的一个纲。另外原本认为与隐真菌关系密切的Aphelids则可能与壶菌亲缘较为接近,而另独立成一个门(Aphelida)。隐真菌门早期的描述是寄生于宿主细胞表面、缺乏细胞壁、形态类似壶菌的生物,罗兹菌属(英语:Rozella)的型态与胞内寄生的生活史都非典型,但此一分类法有不少缺点,其字源“隐藏”之意指这类生物长期被研究者忽略,直到分子序列分析兴起后才揭开神秘的面纱,但这项特征适用于许多其他真核生物,并非隐真菌的专利,至于罗兹菌属是否具有代表性也有可讨论之处,因为对隐真菌生活史的了解仍少,不清楚是否多数物种可以同时具有细胞表面寄生与胞内寄生两种生活型态,因此罗兹菌的型态与生活史未必非典型。另外,真菌分类中,为避免混淆,一般以每门作为模式属(typified genus)的属名作为该门的名称,但Cryptomyces已经是子囊菌门丝菌属(英语:Cryptomyces)的学名,可能与隐真菌门产生混淆,而罗兹菌属作为隐真菌门的模式属,将隐真菌门改为罗兹菌门是较好的命名方式。
相关
- 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一般来说,单质的性质与其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比如,很多金属的金属性都很明显,那么它们的单质还原性就很
- 大统一理论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cation Theory,缩写GUT)是一种物理理论。物理学者希望能借由单独一种物理理论来合理解释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现象。大统一
- 缬草酸戊酸是化学式为C5H10O2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其它常用中文名称还有正戊酸、缬草酸等。 与其他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羧酸类似,戊酸带有难闻的气味,类似于臭袜子的气味。它存在于多年生
- 岩脉岩脉(Dike 或 Dyke),或称为岩墙,是地质学上一种将地质构造切割成不整合状态的侵入岩席,被侵入构造可能是:因此岩脉的由来可以是侵入岩或沉积物。火成岩的侵入岩脉有极高的长宽比,这
- 阿方斯·比拉姆·德康多尔阿方斯·比拉姆·德康多尔(Alphonse Pyramus de Candolle,1806年10月28日-1893年4月4日)为法国-瑞士植物学家。
- 纸莎草纸莎草(学名:Cyperus papyrus,英文名:Papyrus sedge),又称纸草(英语:Paper reed)、埃及莎草、埃及纸草、蒲草(Bulrush)、埃及蒲草、尼罗草(Nile grass)、印度丛草(Indian matting plant)。
-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梵语: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巴利语:Siddhāttha Gotama;梵语:सिद्धा
-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氣淨化器,是指能够滤除或杀灭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有些冷气机、暖气机等空调设备也附带有限度的空气清净的功能。空气净化器
- 配色在色彩理论(英语:Color theory)中,色彩计划主要指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最常见的配色方案有“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等。单色配色是指使用
- 供品祭品,又称供品、供物、祭物,是指祭祀仪式中用作供奉祭祀对象的物品,祭祀仪式当中祭品为不可或缺之物 ,祭品也表达了人们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