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豪夫

✍ dations ◷ 2025-08-13 07:10:15 #1802年出生,1827年逝世,德国诗人,德国小说家,蒂宾根大学校友,神圣罗马帝国人物

威廉·豪夫(德语:Wilhelm Hauff,1802年11月29日-1827年11月19日),德国童话作家、小说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3部童话集和多部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书信。其童话作品和《格林童话》一样,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受到读者欢迎。由于豪夫的小说和童话作品中具有典型的德国浪漫主义运动风格。有的文学史著作将他和路德维希·乌兰德、古斯塔夫·施瓦布等人共列为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的施瓦比亚流派。

豪夫生于符腾堡王国首都斯图加特,父亲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豪夫是符腾堡外交大臣的秘书。豪夫是家中的次子,哥哥赫尔曼·豪夫后来成为了一位翻译家,他还有两个妹妹玛丽和索菲亚。豪夫不到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迁居到外祖父所住的图宾根。豪夫进入图宾根当地的乌兰德语法学校就读,课余之时喜欢在外祖父的图书室里广泛阅读各国文学作品,歌德和席勒的戏剧,亨利·菲尔丁与奥立佛·高德史密斯的小说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817年,他被送往位于布劳博伊伦的修道院学校(Klosterschule)就读。1820年开始就读于图宾根大学,四年中在图宾根神学院(Tübinger Stift)完成了哲学和神学的研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被授予新教牧师资格,但从未正式从事过牧师职业。

从图宾根大学毕业之后,豪夫到符腾堡军事大臣恩斯特·范胡格尔(Ernst von Hügel,1774–1849)家里作家庭教师。他用教导孩子之余的空闲时间给孩子们写童话,这就是他的“童话年鉴”的第一部分。1826年豪夫受到苏格兰历史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的影响,写了取材于符腾堡历史的历史浪漫小说《利希滕施泰因》,这部小说大受读者欢迎,一时风行德国。

由于所写的童话和小说受到普遍欢迎,豪夫于1826年4月辞去了家庭教师的职务,到法国、荷兰和德国北部游历,搜集民间传说的同时专事写作。他曾经见了著名浪漫主义作家路德维希·蒂克和弗里德里希·德·拉·穆特·福开(Friedrich de la Motte Fouqué)。写下了《撒旦回忆录》的第二部分和《亚历山大教长和他的奴隶们》的一部分。

1827年1月豪夫担任《读书人晨报》的编辑,2月和自己的堂妹路易斯·豪夫结婚。他还曾发表过一些短诗,比如《黎明之光照亮我早逝之路》和《我站在最黑的午夜中》。这一年他完成了著名中篇《不来梅市政厅酒窖幻想》、《皇帝的画像》和《犹太人苏斯》,长篇小说《艺术桥畔的女乞丐》和《施佩萨尔特客栈》中的四篇童话。女儿出生后不久,豪夫就因高烧去世,去世时还不到25岁。

豪夫去世后,他的朋友乌兰德和古斯塔夫·施瓦布都写了哀歌。施瓦布编撰的《豪夫选集》和豪夫传记于1830-1834年出版。1882年出版时增订到五卷,主要作品有:

相关

  • 晒伤晒伤是一种由于过度暴露于紫外线(通常为日光)下导致的射线烧伤。它促进细胞凋亡,引起的症状为皮肤发红、发痛,在少数极端案例中会导致生命危险,而轻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则只会导致晒
  • 米西尔逊-斯塔尔实验梅瑟生-史达实验(Meselson-Stahl experiment)是马修·梅瑟生(Matthew Meselson)与富兰克林·史达(Franklin Stahl)在1958年所作的实验,证明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性质。氮是DNA的重要组
  • 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学(nanorobotics)是建造纳米(10-9米)级别机器或者机器人的新兴学科。更具体来说,纳米机器人学指的是设计和建造由纳米或者分子级别的成分构成的、大小在0.1-10微米的纳
  • 徐义刚徐义刚(1966年10月19日-),江苏常熟人。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深部动力学研究。1966年生于江苏省常熟市
  • 试剂化学试剂,简称试剂,是一类具有各种纯度标准,用于教学、科学研究、分析测试,并可作为某些新兴工业所需的纯和特纯的功能材料和原料的精细化学品。它一般可按组成和纯度来进行分类
  • 汉贼不两立在中华民国中,汉贼不两立是在蒋中正总统时期,对于中华民国的外交政策与政治意识型态一种非正式表述,概括了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起源于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
  • 晶状体核晶状体,又称晶珠,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也是唯一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为一个双凸形扁圆体,包以透明被囊。晶状体在角膜与虹膜之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前,其周缘部被晶状体悬器(睫状
  • 谢广明谢广明,北京大学工学院智能控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智能仿生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与控制等。1996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
  • 卡洛林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意大利王国(拉丁语:Regnum Italiæ或Regnum Italicum)是774年法兰克人打败伦巴底人后,处于法兰克王国卡洛林王朝控制下的一个政治实体。后来888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之后,王国重新建
  • 生命力论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