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可觉差

✍ dations ◷ 2025-05-19 19:50:29 #知觉,心理物理学

最小可觉差(英语: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JND),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名词。代表人类或者是动物,对于某一特定的感官刺激所能察觉的最小改变。

对许多感受维度而言,最小可觉差为一个随原始输入增减的函数,最小可觉差与原始刺激的比值则约略为常数。若以物理单位表达,可写为:

I {\displaystyle I\!} 则是一个常数。此定律最早由Ernst Heinrich Weber(英语:Ernst Heinrich Weber),在进行“举重感知界限实验”时发现。由于理论比值(尚存有争议)之后被古斯塔夫·费希纳提出,因此这个定理常被称为韦伯-费希纳定理;至于常数则称为Weber constant。这个定理对于大部分的感官维度都适用,至少有不错的近似值,如对于光线的强度,或者是对声音的强度及音高。不过也存在例外,如对光的波长的感知能力。

Stanley Smith Stevens(英语:Stanley Smith Stevens)曾对此感官特性有所争论,认为此性质只适用于被他称为“量”(prothetic)的感官联集,此类型所接受到的刺激主要为强度或其他类比性的改变;对于“质”(metathetic)的感官联集,也就是感受力为质的变化的感官,则此定理不再适用。

最小可觉差是一个统计值(带有统计偏差)而非一标准值,在每次的试验中,对于同一个人的最小可觉差所得到的结果必定会有所浮动,因此要得到此值必须用大量的实验来决定界限。通常我们用一个人在50%的试验中能达到的辨识水准来表示此值,若使用其他比例,则通常会在形容时一并列出,如:75%最小可觉差。

现代心理物理学中,存在如信号察觉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等,其指出我们观察到的最小可觉差即便经过统计处理后,仍然不是一个绝对量,而会随客观(环境)及主观(受测者)因素改变。

在分配重量以平衡杠杆的实验中,也可以观察到这个特性。

相关

  •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是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英语:five kingdoms, 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所定义的一个界。1969年怀塔克(英语:Robert
  • 棕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英语:brown adipose tissue,缩写为BAT),是动物体内一种主要储存中、小型脂肪滴的脂肪细胞,可以产生身体的热能。棕色脂肪细胞具有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含有丰富的
  • 兽头亚目见内文兽头亚目(学名:Therocephalia)意为“兽的头部”,是兽孔目兽齿类的一个已灭亡演化支,存活于二叠纪中晚期到三叠纪。兽头亚目以它们巨大的头骨与牙齿为名,它们可能是群成功的
  • 莫斯科审判莫斯科审判(俄语:Московские процессы)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清洗时期由斯大林主导的一系列“作秀公审”。此次审判的受害者包括大部分健在的老布尔什维克,以
  • 北萨米语北萨米语(davvisámegiella),为萨米语支中使用最广的一门语言。使用地区包括挪威、瑞典和芬兰的北部地区。使用人口约15,000到25,000人,其中2000人生活在芬兰,5000到6000人生活在
  • 爱在何方/尽情去爱的HAPPY LIFE“AinoArika / 尽情去爱的HAPPY LIFE”(AinoArika/爱すればもっとハッピーライフ) 是Hey!Say!JUMP的第12张单曲。于2014年2月5日由J Storm发售。与前作“Ride With Me”相隔
  • 达布尼·柯尔曼达布尼·华顿·柯尔曼(英语:Dabney Wharton Coleman,1932年1月3日-)是一名美国演员。在超过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柯尔曼于多部电影中饰演过角色,例如《火烧摩天楼》(1974年)、《朝九晚
  • BIG MOM海贼团BIG MOM海贼团(ビッグ・マム海賊団)是尾田荣一郎创作的日本漫画《ONE PIECE》中著名的一个海贼团。由四皇“BIG MOM”夏洛特·莉莉率领的海贼团,是以真正亲人“夏洛特家族”为
  • 马耳他女王马耳他女王(马耳他语:Reġina ta' Malta),是马耳他在1964年9月21日到1974年12月13日的国家元首头衔。马耳他女王职衔现已废除,国家元首一职改由马耳他总统行使。1964年马耳他从英
  •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又称南京三十九中)是南京市的一所普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