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可觉差

✍ dations ◷ 2025-04-07 06:50:19 #知觉,心理物理学

最小可觉差(英语: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JND),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名词。代表人类或者是动物,对于某一特定的感官刺激所能察觉的最小改变。

对许多感受维度而言,最小可觉差为一个随原始输入增减的函数,最小可觉差与原始刺激的比值则约略为常数。若以物理单位表达,可写为:

I {\displaystyle I\!} 则是一个常数。此定律最早由Ernst Heinrich Weber(英语:Ernst Heinrich Weber),在进行“举重感知界限实验”时发现。由于理论比值(尚存有争议)之后被古斯塔夫·费希纳提出,因此这个定理常被称为韦伯-费希纳定理;至于常数则称为Weber constant。这个定理对于大部分的感官维度都适用,至少有不错的近似值,如对于光线的强度,或者是对声音的强度及音高。不过也存在例外,如对光的波长的感知能力。

Stanley Smith Stevens(英语:Stanley Smith Stevens)曾对此感官特性有所争论,认为此性质只适用于被他称为“量”(prothetic)的感官联集,此类型所接受到的刺激主要为强度或其他类比性的改变;对于“质”(metathetic)的感官联集,也就是感受力为质的变化的感官,则此定理不再适用。

最小可觉差是一个统计值(带有统计偏差)而非一标准值,在每次的试验中,对于同一个人的最小可觉差所得到的结果必定会有所浮动,因此要得到此值必须用大量的实验来决定界限。通常我们用一个人在50%的试验中能达到的辨识水准来表示此值,若使用其他比例,则通常会在形容时一并列出,如:75%最小可觉差。

现代心理物理学中,存在如信号察觉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等,其指出我们观察到的最小可觉差即便经过统计处理后,仍然不是一个绝对量,而会随客观(环境)及主观(受测者)因素改变。

在分配重量以平衡杠杆的实验中,也可以观察到这个特性。

相关

  • 抗糖尿病药抗糖尿病药用于降低血中的葡萄糖浓度来治疗糖尿病。除了胰岛素、艾塞那肽(英语:Exenatide)、利拉鲁肽和普兰林肽(英语:Pramlintide)外,其他的都是经由经由口服,所以又称为口服降血糖
  • 罗塞塔号罗塞塔号(Rosetta)是欧洲空间局组织的机器人空间探测器计划,研究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2004年3月2日在圭亚那太空中心发射,10年8个多月后进入彗星轨道,随后其所携带的菲莱
  • 吉维特期吉维特期(英语:Givetian)是泥盆纪的第五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387.7–382.7百万年前。
  • 自转旋翼机自转旋翼机(Autogyro、Gyroplane)简称自旋翼机,是旋翼航空器的一种,介于飞机和直升机之间。自旋翼机大多以尾桨提供动力前进,用尾舵控制方向。它的旋翼没有动力装置驱动,仅依靠前
  • 螺旋度在粒子物理学中,螺旋度指的是角动量在动量方向上的投影。这里的角动量→指的是轨道角动量→与自旋→的和。由于→与位置算符→及动量算符→存在这样的关系:因而→在→方向上的
  • 内耗内耗,意即“内部消耗”,是持续无意义争论下的产物。此词语源自台湾,多指媒体或政客借故炒作,歪曲事实以获取一己之利,消耗一个国家、一个群体社会资源的结果。
  • 刘说安刘说安,台湾云林县斗六市人。国立中山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学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电机工程与大气、海洋暨太空科学之双硕士及双博士,1996年回国至国立中央大学服务迄今,曾担任国家太
  • 乙烯菌核利乙烯菌核利(英文通用名vinclozolin)是一种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平常用于葡萄园等场所。它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素.最近的科学发现表明,暴露在乙烯菌核利下的大鼠的脱氧核糖核酸发生
  • 胡涍胡涍,字原荆,号莲渠,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二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第七十四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进士。担任永
  • 诺曼·斯通诺曼·斯通(英语:Norman Stone,1941年3月8日-2019年6月19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剑桥大学教授,撒切尔首相政府顾问,欧亚研究中心成员,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否认者。1941年出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