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伪关系
✍ dations ◷ 2025-04-03 11:08:36 #伪关系
伪关系(英语:spurious relationship,又称为虚假关系),指在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可能基于其他未见的干扰因素(英语:confounding factor;或称潜在变数,英语:lurking variable),显示出统计学上的相关,让人很容易猜想“两个事件有所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更加精细的检验。另外,伪相关现象出现的另一种情形是在变数个数很多但抽样样本量不大时,即使这些变量互相独立,也有很大可能得出变数之间高相关性的伪关系。另一个造成伪关系的原因是对对撞因子进行控制,这包括选择偏误、幸存者偏差、使用了不当的回归模型等情况。两个变量可能会受第三者影响,从而在其间得出误导性的相关系数。当变量 X 和 Y 有相关时,有几种常见的可能原因:前两种情况是实际的关系,但必须透过控制实验或纵向研究才能确认孰因孰果。第三种情况是伪关系,如果能控制住C变数,X和Y就不再相关。然而在第四种及第五种情况中,在控制住 C 之后,也可能造成 X 和 Y 的关系消失,而误以为是伪关系。而第六种情况中,控制了C反而会产生原本不存在的关系。然而,有可能热浪造成冰淇淋销量和公共泳池的溺水事故增多。若视冰淇淋的销量或遇溺事故为对方的成因,可能就被伪关系误导了。两者之间未必有因果关系。事实上,它们都和数据观测之前9个月的天气相关。然而,有可能是其他的因素同时导致了民主、法治和富裕。然而,有可能朝代灭亡和宠幸美女是因为别的因素,如君王本身的性格等所造成的。若将美女的出现与朝代的灭亡视为对方的成因,可能就被伪关系误导了。伪关系一词常用于统计学上,特别是在实验的测定结果上。实验一般用以检测如“X → Y”的因果关系。然而两者的共同因素(W → X & Y)可造成非因果关系的相关。另外,如“X → W → Y”形的中介变数若没有察觉出来的话,两者非直接的关系便会看似是直接的。因此,除非能排除伪关系的可能性,否则实验得出的相关并不代表因果关系。实际上,下列三个条件都要成立,才可以得出X导致Y的结论:如果上面三项中任何一项不符合,就可以确认出伪关系。
相关
- 早年衰老症候群早年衰老症候群(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简称早衰症。早衰症是一种极端罕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其患者身体的老化过程十分快速。而罹患此病孩童的年龄很少超过13岁
- 黄嘌呤黄嘌呤(英语:xanthin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器官及体液中的一种嘌呤碱,常用作温和的兴奋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特别用于治疗哮喘症状。咖啡因、茶碱及可可碱(主要在巧克
- 胆石病胆结石(英语:gallstones)是在胆囊内由胆汁化合物组成的结石。胆石症(choleliths)可以指胆囊中的结石,也可以指此一疾病。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约80%)不曾有过症状。胆结石的患者中,有1-4
-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英语: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一种反文化反体制行为,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在19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在西方世界大规模传播。伦敦、纽
- 桶孔覆垫桶孔覆垫(英语:Parenthesome)是担子菌门真菌的细胞中的一种显微结构,其形状就像一对括号,位于桶孔隔膜的两端。桶孔隔膜在菌丝里将细胞分开。桶孔覆垫的功能还未知,其组成部分也并
- 化学特性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及性质。
- 蝇家蝇下目,俗作苍蝇、螥蝇或狂蝇,别名螐蝇、青蝇,为双翅目短角亚目昆虫的总称,全世界约有3000种;其幼虫称为蛆。成虫飞翔能力非常出色,可在空中固定盘旋,或在高速飞行中急剧转换方向
- 耆那教耆那教(梵语:जैनधर्म Jainadharma;泰米尔语:சமணம் Samaṇam;英语:Jai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创始人为伐达摩那(又称摩诃毘罗,意为大雄
- 阿尔德库尔特·阿尔德(德语:Kurt Alder,1902年7月10日-1958年6月20日),德国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阿尔德生于德国克尼格许特(今波兰霍茹夫),1950年与奥托·迪尔斯因对二烯合成的研究获诺贝尔
- 莱赫·瓦文萨莱赫·瓦文萨(Lech Wałęsa,IPA:波兰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