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彼得罗维奇·谢苗诺夫-天山斯基

✍ dations ◷ 2025-08-13 05:00:55 #1827年出生,1914年逝世,中亚探险家,中亚研究,俄罗斯帝国探险家,俄罗斯地质学家,俄罗斯艺术品收藏家,俄罗斯昆虫学家,俄罗斯帝国统计学家,俄罗斯帝国议会成

彼得·彼得罗维奇·谢苗诺夫-天山斯基 (俄语:Пётр Петрович Семёнов-Тян-Шанский),儒略历1827年1月2日 –1914年2月26日),俄罗斯地质学家、统计学家和昆虫学家,曾主管俄罗斯地理学会超过40年。

彼得·谢苗诺夫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曾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19世纪50年代在柏林师从亚历山大·洪堡与卡尔·李特尔学习地理和地质学。在洪堡的建议下,谢苗诺夫决定探索鲜为人知的天山山脉。1856年,他从巴尔瑙尔展开了他的第一次远征,途中经过了阿尔泰山脉并造访了伊塞克湖。1857年,他返回天山,探索这一前所未有的山脉内部。

他的一个最有趣的发现是反驳了洪堡的有关天山起源于火山的早期观点。谢苗诺夫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火山活动的证据。第二年,他出版了天山的第一部系统论著《天山游记》。这部专著带来了诸如半个世纪后尼古拉二世授权他在姓氏后加上“天山斯基”(意为“天山的”)之类的荣誉。

谢苗诺夫也对统计学感兴趣,他曾在俄国尽最大努力推动这门学科。他自1864年至1874年曾担任中央统计委员会主席,在1874年委员会被改组成内政部统计委员会后,谢苗诺夫留任主席直至1891年。他主导了1897年举行的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同年成为俄罗斯帝国国务委员会(英语:State Council of Imperial Russia)委员。

他在瑞士、意大利和法国的频繁来往中积累了一批荷兰黄金时代绘画藏品,这些藏品后来转到了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再后来被苏联出售给了一些西方的博物馆。他的昆虫收集品包括约700,000件标本,有超过100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种。他也是53个学会的会员,从1873年开始主管俄罗斯地理学会直到逝世。他鼓励对亚洲内陆的探索,受其鼓舞的有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和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

在他死后出版了四卷的回忆录。有几个他的子孙继续了他的工作,并成为值得注意的科学家,其中最知名的是安德烈·彼得罗维奇·谢苗诺夫-天山斯基(英语:Andrey Petrovich Semyonov-Tyan-Shansky)。

相关

  • 柄锈菌纲见内文Pucciniomycetes D.Hawksw., B.Sutton & Ainsw. (1983)柄锈菌纲(学名:Pucciniomycetes),以前曾称为锈菌纲(Uredini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一个真菌的纲。此纲包含5
  • 顺铂顺铂(Cisplatin,CDDP)是一种含铂的抗癌药物,即顺式-二氯二氨合铂(II),棕黄色粉末,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肉瘤、恶性上皮肿瘤、淋巴瘤及生殖细胞肿瘤都有治疗功效。它是第一个
  • 肤色肤色根据不同族群而异,肤色的变异范围可从深色到近乎白色(白里透红是由皮肤中血液所造成)。肤色的色调决定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平均而言,女性肤色较男性稍浅。通常祖先源自
  • 麦克法兰公司出版社麦克法兰公司出版社(McFarland & Company, Inc.) 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杰斐逊的出版公司,主要出版学术期刊和散文。成立于1979年。根据《Mountain Times》报导,该公司每
  • 能见度能见度又称可见度,指观察者离物体多远时仍然可以清楚看见该物体。气象学中,能见度被定义为大气的透明度,因此在气象学里,同一空气的能见度在白天和晚上是一样的。能见度的单位一
  • 生物繁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己亥礼讼己亥礼讼(韩语:기해예송),是发生在朝鲜王朝孝宗十年(1659年)五月,因为孝宗国王过世,就孝宗的继母庄烈王后该如何服丧一事引发的争论。孝宗是朝鲜仁祖的嫡次子,孝宗的生母仁烈王后在他
  • 西威西威(琉球语:西威/セーヰ  ?;1328年-1349年)根据琉球国《中山世鉴》、《中山世谱》记载,是琉球国英祖王朝第五代王,也是该王朝的末代国王。1337年至1349年在位。先代国王玉城长子
  • 贾汉复贾汉复(1605年-1677年),字腾侯,号静庵。山西曲沃安吉人。 明朝末年随陕西总督孙传庭与李自成战郏鄏(在今河南洛阳西),保潼关。担任淮安副将,清顺治二年投降清军,隶正蓝旗汉军。顺治十
  • 傅振商傅振商(1573年-1640年),字君雨,河南汝宁府汝阳县(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平舆县)县城西七十里坟塘人。明朝政治人物。傅振商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丁未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巡察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