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济米尔·谢韦里诺维奇·马列维奇

✍ dations ◷ 2025-07-22 02:46:38 #1879年出生,1935年逝世,俄罗斯画家,抽象艺术家,苏联艺术家,罹患癌症逝世者,俄罗斯前卫艺术家,基辅人

卡济米尔·谢韦里诺维奇·马列维奇(俄语:Казимир Северинович Малевич,1879年2月23日-1935年5月15日),或译马列维基,是俄罗斯至上主义创始人、构成主义、几何抽象派画家,代表作《黑方块》(1915年)、《白色上的白色》(1918年)。

马列维奇出生于一个波兰家庭,居于波兰被瓜分后的、俄罗斯帝国治下的基辅附近。他的父母,即塞维恩和路德维卡·马勒维奇是罗马天主教信徒,是在波兰一月起义失败之后从今白俄罗斯东部一带逃亡到这里的,后来其父靠经营制糖厂养家。由于这样的出身,马列维奇自小就会说波兰语和俄语。马勒维奇是家中长子,兄弟姐妹共14人,不过只有9人活到了成年。

1896年至1904年间,马列维奇居住于库尔斯克。1904年其父去世,马列维奇移居莫斯科,并在1904至1910年间于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院(英语:Moscow School of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学习。1911年他与弗拉基米尔·塔特林一起参加圣彼得堡的“Soyuz Molodyozhi”(意为年轻人联盟)举办的第二场展览会。1912年马列维奇参加莫斯科的“Osliniy khvost”(驴尾巴)展。当时他的画风受影响于娜塔莉亚·冈察洛娃和米哈伊尔·拉里奥诺夫,后二者则对俄罗斯的民间版画艺术“卢布克”颇感兴趣。1912年马列维奇自称他的画风属于“立体-未来主义”式。1913年他为俄罗斯歌剧征服太阳(Pobeda nad Solntsem)设计了舞台,而这一歌剧后来广受赞誉。1914年马列维奇在巴黎的独立者沙龙参展,此外还与帕维尔·菲洛诺夫合作绘制过一些作品。

1915年马列维奇开始发展他的至上主义艺术,并发表了名为《从立体主义到至上主义》的文章。1915至1916年间他与其他的至上主义艺术家一起在农村合作社工作。1916至1917年参加莫斯科一个名为“方块杰克”(Bubnovyi Valet)的艺术家团体。这一时期马列维奇绘制的画作包括《黑方块》(1915)和《白色上的白色》(1918)。

1917年的十月革命之后,他曾在一些艺术团体工作,其中包括维捷布斯克的一所艺术学校(1919–1922)和列宁格勒艺术学院(1922–1927)、基辅艺术学院(1927–1929)。1923年他曾担任彼得格勒艺术研究所主管,但这一组织在1926年被苏维埃政府以宣传反革命和下流艺术为名关闭。当时苏维埃支持的是名为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虽与马列维奇的理念格格不入,但迫于压力他仍然绘制过一些这一风格的作品。

1927年马列维奇前往华沙,见到了包括他的学生瓦迪斯瓦夫·史泽明斯基和卡达莉娜·蔻布萝在内的一些艺术家,并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不久之后在波隆尼亚宫酒店举办了他的第一场国外展览。

1935年5月15日,马勒维奇在57岁上因癌症逝世于列宁格勒,在他临死时《黑方块》还挂在他的床头。他遗嘱称希望自己被安葬在尼姆齐诺维卡的一棵橡树下。于是其朋友和学生将他葬在这里,并加上了一个标有“黑方块”的纪念碑,但纪念碑在二战中被毁。2013年墓址上建起了一座公寓。而附近在1988年建起的另一座马列维奇纪念碑遗址也被改建成门禁社区。

他在1920年代绘制的第四幅《黑方块》于1993年出现在萨马拉,由塞米昂·莫吉列维奇以2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2002年4月,此作由弗拉基米尔·波塔宁资助、俄罗斯文化部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现收藏于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据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所说,这是俄罗斯继十月革命之后收到的最大的一笔私人捐赠。

他的《绝对主义的创作》(红色射线上的蓝方块)在2008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被一名匿名买家拍走,成为俄罗斯艺术史上最贵的一幅作品。

相关

  • 旋毛虫病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指因旋毛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感染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人体在感染后旋毛虫侵入肠胃道,故会产生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症状;约一星期后虫体会侵犯至肌肉,导致脸
  • 国际辅助语国际辅助语(International Auxiliary Language(IAL、auxlang)、Interlanguage)是为帮助使用不同的民族语言的人们更好的进行语言交往而设计的一种辅助性语言。其目的并非是为了
  • 割胶工割胶是指从橡胶树上收集胶乳的一个过程。首先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挖通胶乳的管道,这样胶乳就能流动。 割胶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 天冬酰胺酶门冬酰胺酶(英语:Asparaginase,EC 3.5.1.1),又名天冬酰胺酶或天门冬酰胺酶,是一种催化天冬酰胺水解成天冬氨酸的酶。在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能产生这种酶。不同类型的门冬酰胺酶被用
  •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High Court)通常指地位仅次于最高法院的一种法院,通常有无限的司法管辖权,但不具最终审判权。
  • 埃及第十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十王朝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据都灵王表记载,此王朝有五个法老,而王朝为美里哈托尔所建。第三个法老瓦赫卡拉-阿赫托伊三世是《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的作
  • 责任链模式责任链模式在面向对象程式设计里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它包含了一些命令对象和一系列的处理对象。每一个处理对象决定它能处理哪些命令对象,它也知道如何将它不能处理的命令对象
  • 焦磷酸测序焦磷酸测序(英语:Pyrosequencing)是一种基于聚合原理的DNA测序(确定DNA中核苷酸 的顺序)方法。它与桑格法不同,依赖于核苷酸掺入中焦磷酸盐的释放,而非双脱氧核苷三磷酸参与的链终
  • 加法尔·巴巴敦加法尔·巴巴(Tun Abdul Ghafar bin Baba,1925年2月18日-2006年4月23日),马来西亚第六任副总理(1986年—1993年),于森美兰瓜拉庇劳县出生。其父早逝,留下他和九个弟妹。为了赚钱养
  • 灵欲春宵《灵欲春宵》(英语: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是一套于1966年上映的美国剧情片,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伊丽莎白·泰勒及理查德·伯顿等主演,内容则改编自爱德华·阿尔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