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热

✍ dations ◷ 2025-04-02 13:54:10 #裂谷热
裂谷热(英语:Rift Valley fever)又称作里夫谷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通病,它的症状程度从轻微到严重都有。轻微的症状包括:发烧、肌肉疼痛、以及头痛(常持续数天到一周);严重的症状则有:失明(通常在感染三周后发生)、脑部感染引起剧烈的头痛与神智混乱(英语:confusion)、以及伴随肝功能异常的出血(可能在最初几天出现)。有出血症状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裂谷热起因于裂谷热病毒,属于白蛉热病毒属(英语:Phlebovirus)。此疾病借由接触染病动物的血液(在屠宰染病动物的现场可能吸入带有血液的空气而染病)、生乳、或是受到已感染蚊子的叮咬而传播。牛、绵羊、山羊与骆驼等动物也会被裂谷热感染,最常见的病媒为蚊子(通常为黑斑蚊属)。目前尚无发现人传人的病例。诊断方面,可借由寻找血液中病毒或病毒所产生的抗体而确诊。预防人类感染裂谷热的方式,就是让动物注射疫苗抵抗该疾病。注射疫苗的时机必须为疾病未爆发以前,如果已经开始爆发,则必须在疫情变严重之前进行注射。在疫情爆发时,限制动物的行动是有用的。此外,也可能需要降低蚊子的数量且避免被蚊子叮咬。裂谷热有人体疫苗;然而直到2010年为止,尚未广泛使用。一旦感染,则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裂谷热一般常在东非及南非畜养绵羊和牛的地区发现,但是在非洲下撒哈拉多数国家和马达加斯加亦可见该病毒的踪迹。过去只在非洲与阿拉伯地区出现爆发的纪录。疫情爆发的时期是在雨量增加时,因为在此时蚊子的数量也会增加。1900年代早期,该疾病首次报告有家畜传染的地区为肯尼亚的大裂谷(英语:Great Rift Valley, Kenya),并于1931年分离出裂谷热的病毒。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所引起,主要感染动物依次为绵羊、牛、水牛、山羊、骆驼及马驴等。怀孕的动物感染了病毒,有机会产生畸胎。目前有25种蚊子被认为是媒介,不过其保存病毒方法尚不清楚,猜测可能是经由卵传播,也就是说蚊子的卵可以自然地垂直感染此病毒。在雨量丰沛、昆虫大量孳生的季节容易产生疾病的大流行。人类会因蚊子,或其它可吸血昆虫的叮咬而得到裂谷热,亦可能因屠宰或处理生病的牲畜时接触到血液或体液而得到此疾病,或是接触到受到污染的肉类或乳品。此外,含有裂谷热病毒的实验室样本,亦可能经由空气微粒传播。人类的潜伏期通常是2至15天,初始的症状有:发烧、头痛、疲劳、关节、肌肉疼痛,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膜炎及畏光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出血、休克、视神网膜炎、脑炎或肝炎,甚至是死亡。裂谷热病毒主要感染家畜,动物出现疫情会导致附近的人类亦发生流行,动物的大流行通常爆发于不寻常的雨季或是局部的洪水之后,因为洪水能促使蚊虫的卵增生,进一步造成病毒传播。1912年在肯尼亚就有关于裂谷热的报告,但直到1930年在肯尼亚裂谷绵羊、牛群发生广泛流行此病才受到瞩目。历史上最出名的动物大流行是发生在1950年的肯尼亚,疫情持续约一年,根据估计当时约有10万只绵羊死亡。1977年在埃及亦发现裂谷热病毒,爆发了动物和人的大规模流行,猜测可能是因为从苏丹进口的牲畜受到感染。西非首次爆发人的裂谷热流行在1987年,其原因可能是塞内加尔河的整建计划导致地势较低的区淹水,改变动物和人之间的交互作用,造成裂谷热病毒传播至人类。2000年9月,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爆发流行,是其首次在出现在非洲以外的确定案例。2006年11月,肯尼亚再度传出爆发裂谷热疫情,截至2007年1月7日,已有大约75人因此死亡,另外有183人受到感染。2007年1月20日,报告指出疫情已经由肯尼亚传至索马里,在当地造成14人死亡。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淋巴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是由淋巴、淋巴管与淋巴结所组成。不单是回收剩余的体液,调控体内环境的平衡,也是身体内的免疫反应之处,逐步过滤保证个体的健康
  • 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丹麦语: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9月13日-1938年11月14日),丹麦细菌学家。革兰氏染色法的发明人。1853年9月13日,革兰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早年在哥本
  •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法语: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英语: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
  • 离婚率离婚率(英文:divorce demography),指离婚的比率,可用于衡量和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婚姻稳定和幸福程度。粗离婚率(crude divorce rate)是指年度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城市化城市化(英语:urbanization / urbanisation),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
  • HCT血细胞比容(德语:Hämatokrit,英语:hematocrit 源于希腊语:αιματοκρίτης,简写 HCT / Ht)又称血比容、红血球容积比、血容比,旧名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简写PCV)指
  • 鸡油菇鸡油菇(Chanterelle)又称鸡油菌、黄菇、酒杯蘑菇,是鸡油菇属真菌,也是一种食用菇,外表黄色,同松露、羊肚菌一样都是比较珍贵的菇。鸡油菌常见于欧洲的北部地区、北美地区的墨西哥,
  • 活性化学中,活性(Activity)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此概念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提出。将理想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表示式中的莫尔分率(xi)替
  • 随伴病毒科随伴病毒属 矮化病毒属随伴病毒科(Sequiviridae)(伴生病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