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离子泵
✍ dations ◷ 2025-10-28 13:38:40 #离子泵
离子泵是真空泵的一种。离子泵的原理是将气体分子电离后,利用强电场将离子加速至电极板处并捕获,以此移除容器内的气体。
理想条件下,离子泵可以产生压强低至10-11毫巴的真空。1858年,尤利乌斯·普吕克在真空管中进行了一些气体电离实验,这些实验首次展现了将气体电离现象运用到真空泵技术中的可能。1937年,弗兰斯·米歇尔·彭宁在测试他的冷阴极真空计时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这些早期观测到的现象中,气体被抽运出容器的速率很低,因此并没有被开发为商业产品。直到1957年,瓦里安联合公司在尝试提高真空管性能时,研发出离子真空泵,并申请了专利。一般而言,离子泵的基础组件是一个彭宁离子阱。彭宁离子阱的基本原理是使用轴向的强匀磁场来限制带电粒子的径向轨迹,再用四极电场来限制轴向轨迹,以此达到束缚带电粒子的作用。在离子泵中,使用彭宁离子阱来储存一定量的电子,然后利用这些电子将气体分子电离。电离产生的离子被电场加速,撞击具有化学活性的阴极材料(通常是钛)。撞击之后,气体离子会被包裹进阴极材料中,或是将阴极材料溅射到离子泵的容器壁上。被溅射的阴极材料可以作为吸气剂(英语:Getter)继续吸收气体,也同样实现移除气体分子的真空泵作用。惰性气体和分子质量较小的气体(例如氢气和氦气)不易将阴极材料溅射出去,而主要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被吸收。另有一些动能较大的气体离子(包括与阴极物质不易反应的离子)在撞击过程中可以从阴极表面获得电子并恢复到电中性,然后附着到离子泵的容器壁中。离子泵的抽气速率与最大可抽气量与需要吸收的气体种类及阴极材料有关。一些气体与阴极材料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发生结合,例如一氧化碳;一些气体可扩散到阴极材料的晶格中,例如氢气。对于以化学方式结合的气体,阴极材料会因表面层逐渐发生反应,导致吸收速率下降;对于以扩散方式吸收的气体,吸收速率与气体在晶格内扩散的速率相等。离子泵主要有三种类型——普通双阴极离子泵、贵金属双阴极离子泵和三阴极离子泵。普通双阴极离子泵与贵金属双阴极离子泵的区别即为其使用的阴极材料。贵金属离子泵的两个阴极一般分别使用钛和钽,钽往往作为大质量晶格反射或吸收与电子复合的离子。普通离子泵的两个阴极均使用钛。双阴极离子泵的阴极接地,阳极电势高于大地电势。所谓的三阴极离子泵,是指阳极接地而阴极工作在低于大地电势的离子泵。高能中性粒子能几乎全部穿过三阴极离子泵的阴极而不被吸收,因此这种离子泵不易发生阴极材料溅射,可避免原先被吸附的气体粒子因溅射而再次释放。离子泵一般用于超高真空系统中。与涡轮分子泵和扩散泵不同的是,离子泵没有移动部件,也不使用油作为工作介质。因此一般而言离子泵在使用中更易维护,且不产生振动。这些特点令离子泵广泛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其他精密仪器中。
相关
- 病毒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viral infection;infectious disease)发生时,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感染性病毒颗粒附着并进入易感细胞。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检测,例如发烧前的严
- 天体生物学天体生物学(英语:astrobiology),旧称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门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并不只限于地外生物,或包括对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
- 掌骨掌骨是手部骨骼中间的部分,连接在近端手指及腕骨之间,而腕骨再与前臂连结。掌骨由五个圆柱状的骨头组成,由桡骨到尺骨侧依序命名(I-V)。每个由一块主体及两个极端组成。人体手部
- 生物界物质层级物质具有科学上和哲学上的双重含义,详见下面。物质是一个科学上没有明确定义的词,一般是指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东西。物质也常用来泛称所有组成可观测物体的成分 。所有可以用肉
-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英语:Fuel cell)是一种主要透过氧或其他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最常见的燃料为氢 ,其他燃料来源来自于任何的能分解出氢气的
- 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英语: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是经常为小事而感到持续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景都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大部分人有时会感到
- 胸在解剖学上,胸部在许多动物身体的其中一部分。人科动物(包括人类)的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肋骨、脊椎和肩带骨骼所支撑。胸部同时有乳房部分,女性的乳房作哺乳之用,因此胸部也
- 中性厕所中性厕所(Unisex toilet,又称:无性别厕所、男女通用/共用厕所、男女共厕、家庭厕所、性别中立厕所或性别友善厕所等)是没有性别之分,供任何需要使用者使用的公共厕所。一些设为独
-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中基于相对性原理利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该理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开始发展,最终在1915年基本完成。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
- 影像图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图像可以由光学设备获取,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及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可以记录、保存在纸质介质、胶片等等对光信号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