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泵

✍ dations ◷ 2025-09-17 04:34:38 #离子泵
离子泵是真空泵的一种。离子泵的原理是将气体分子电离后,利用强电场将离子加速至电极板处并捕获,以此移除容器内的气体。 理想条件下,离子泵可以产生压强低至10-11毫巴的真空。1858年,尤利乌斯·普吕克在真空管中进行了一些气体电离实验,这些实验首次展现了将气体电离现象运用到真空泵技术中的可能。1937年,弗兰斯·米歇尔·彭宁在测试他的冷阴极真空计时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这些早期观测到的现象中,气体被抽运出容器的速率很低,因此并没有被开发为商业产品。直到1957年,瓦里安联合公司在尝试提高真空管性能时,研发出离子真空泵,并申请了专利。一般而言,离子泵的基础组件是一个彭宁离子阱。彭宁离子阱的基本原理是使用轴向的强匀磁场来限制带电粒子的径向轨迹,再用四极电场来限制轴向轨迹,以此达到束缚带电粒子的作用。在离子泵中,使用彭宁离子阱来储存一定量的电子,然后利用这些电子将气体分子电离。电离产生的离子被电场加速,撞击具有化学活性的阴极材料(通常是钛)。撞击之后,气体离子会被包裹进阴极材料中,或是将阴极材料溅射到离子泵的容器壁上。被溅射的阴极材料可以作为吸气剂(英语:Getter)继续吸收气体,也同样实现移除气体分子的真空泵作用。惰性气体和分子质量较小的气体(例如氢气和氦气)不易将阴极材料溅射出去,而主要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被吸收。另有一些动能较大的气体离子(包括与阴极物质不易反应的离子)在撞击过程中可以从阴极表面获得电子并恢复到电中性,然后附着到离子泵的容器壁中。离子泵的抽气速率与最大可抽气量与需要吸收的气体种类及阴极材料有关。一些气体与阴极材料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发生结合,例如一氧化碳;一些气体可扩散到阴极材料的晶格中,例如氢气。对于以化学方式结合的气体,阴极材料会因表面层逐渐发生反应,导致吸收速率下降;对于以扩散方式吸收的气体,吸收速率与气体在晶格内扩散的速率相等。离子泵主要有三种类型——普通双阴极离子泵、贵金属双阴极离子泵和三阴极离子泵。普通双阴极离子泵与贵金属双阴极离子泵的区别即为其使用的阴极材料。贵金属离子泵的两个阴极一般分别使用钛和钽,钽往往作为大质量晶格反射或吸收与电子复合的离子。普通离子泵的两个阴极均使用钛。双阴极离子泵的阴极接地,阳极电势高于大地电势。所谓的三阴极离子泵,是指阳极接地而阴极工作在低于大地电势的离子泵。高能中性粒子能几乎全部穿过三阴极离子泵的阴极而不被吸收,因此这种离子泵不易发生阴极材料溅射,可避免原先被吸附的气体粒子因溅射而再次释放。离子泵一般用于超高真空系统中。与涡轮分子泵和扩散泵不同的是,离子泵没有移动部件,也不使用油作为工作介质。因此一般而言离子泵在使用中更易维护,且不产生振动。这些特点令离子泵广泛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其他精密仪器中。

相关

  • 变异突变(英语:Mutation,即基因突变)在生物学上的含义,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通常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
  • 芽孢内生孢子(英语:endospore,又称芽孢或内孢子)是某些特殊种群的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梭菌属Clostridium中细菌产生的特殊休眠体,这些细菌会在缺乏养分的环境时开始进入此
  • 锈菌纲见内文Pucciniomycetes D.Hawksw., B.Sutton & Ainsw. (1983)柄锈菌纲(学名:Pucciniomycetes),以前曾称为锈菌纲(Uredini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一个真菌的纲。此纲包含5
  • 龋齿龋齿(英语: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 cavities, caries,其中caries起源于拉丁文的“腐烂”),俗称蛀牙,指牙齿因细菌活动而造成分解的现象。常见的龋齿菌种是乳酸链球菌(lactococ
  • 生物分布区世界生物地理分区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存在的许多生物类型的总体,是在历史因素和生态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动植物的种或其他分类类群,最初是从一个地
  • 点击化学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也译作链接化学、速配接合组合式化学,是由化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在2001年引入的一个合成概念,主旨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
  • 夫夫夫夫(英语:gay couple)是指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或国家,男性和男性经过一定仪式(婚礼)或法律程序确立婚姻后的关系。一般会共同生活、维持经济、一同养育子女等。夫夫双方互为对方
  • pHpH,亦称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音ㄌㄧㄥˊ)标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伦·索伦
  • TSHB· cell-cell signaling · anatomical structure morphogenesis · peptide hormone processing · response to vitamin A · response to estrogen stimulus · cel
  •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FRS FRSE(英语:James Clerk Maxwell,1831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苏格兰数学物理学家。其最大功绩是提出了将电、磁、光统归为电磁场中现象的麦克斯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