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茸

✍ dations ◷ 2024-12-22 22:07:54 #火焰茸
孢印黄色火焰茸 (学名 Trichoderma cornu-damae,旧分类为 Podostroma cornu-damae),又称“鹿角肉座壳菌”,在中国亦称“丛生肉棒菌”。为肉座菌目肉座菌科木霉菌属的腐生性子囊菌真菌,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蕈。在日本、中国、澳洲、爪哇都有发现,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也有发现亚种。梅雨季节开始到夏季秋季之间,在山毛榉林地内单生至群生。子实体红色、内部白色,外型像是棒状、手指状、火焰放射状,因而以“火焰”称之。外表看起来像是辣椒,成熟时会散播黄褐色的孢子粉。 由于一般人对于其颜色与外型具有警戒,不会特地摘取食用;但有多起中毒案例是将其误认为可食用的红珊瑚菌 (Clavulinopsis miyabeana)、冬虫夏草而引起。红珊瑚菌为细棒状、肉质柔软无味;火焰茸为肉质坚硬、内部白色、味苦。日本近年在北陆地区、关西地区郊山大量出现;推测是因灾害长小蠹 (Platypus quercivorus) 繁殖数量大增使树木大量枯萎,因而产生适合火焰茸生长的环境。毒性成分为新月毒素类的霉菌毒,主要是芝麻霉菌毒素H (Satratoxin H),对动物、植物都会造成极大损害。类似的物质还曾被用来制造化学武器。日本在文政年间 (1818年 - 1829年) 出版的植物图鉴“本草图鉴”就有“毒性强勿摘取”的记载。到 1990 年代,发生数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件,才确定其为强毒性毒蕈,仅仅 3g 就可能致命。在日本有六个中毒案例报告,十人中有两人死亡。食用后约十分钟就会出现中毒反应:一开始是消化系统的腹痛、呕吐、下痢等症状,然后是目眩、手脚麻痹、呼吸困难、语言障碍、白血球与红血球减少、造血功能障碍、全身皮肤糜烂、肝脏不全、肾脏不全、呼吸器官不全等许多复合症状,死亡几率极高。未死亡者亦会有小脑萎缩、脱毛、脱皮、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民间对其毒性之强而产生恐惧,甚至有“摸了就会导致皮肤溃烂”的谣传,实际上并没有因触碰外皮而导致伤害的案例出现过;火焰茸的接触性危险在于其汁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会导致皮肤溃烂、接触口腔会造成口内发炎,但只要不去触碰汁液、更别食用就不会有问题。

相关

  • 细胞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眼虫门裸藻纲 Euglenoidea 动质体 Kinetoplastea Diplonemea Postgaardi Calkinsia眼虫门是一群鞭毛生物 。 兼有叶绿素和眼点,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在植物学、藻类学中称为“裸
  • 设计保障安全设计保障安全(Safety by design)是一个概念及运动,鼓励营建管理者及产品设计者在设计开发阶段就将健康及安全风险纳入设计考量。此概念支持品质、程序及成本的观点,安全性在设计
  • 昏厥昏厥(英语:Syncope)-为快速发生、暂时性的、可自发性回复的意识及肌肉张力丧失之状态。昏厥起因为血液供应大脑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压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识前
  • 全身放射治疗全身放射治疗(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又称全身辐照,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前进行的一种放射疗法。它会对人体全身进行放射治疗,但肺部通常需要使用肺遮罩重点防护,以避
  • 甲状腺风暴甲状腺风暴 或 甲状腺毒性危机 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一种罕见且严重并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甲状腺过度活跃 )。其特征是发高烧(通常高于40°C / 104°F),心跳快速且经常不规律、
  • 超个体超个体(英语:superorganism,又称超有机体)是一个由许多有机体组成的有机体系。这通常意味着是一个真社会性动物的社会单位,在那里社会分工被高度专业化,且个体无法独自长时间地生
  • 过热在物理学中,过热(又称沸腾延迟,英语: Superheating)是指液体被加热到沸点以上的温度而不沸腾的现象。在干净的容器中加热同相物质会出现过热现象,同时要避免成核现象的出现。需注
  • Mg(Csub2/subHsub5/sub)sub2/sub二乙基镁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5)2Mg。溴乙烷和镁在乙醚中反应,得到乙基溴化镁。再向溶液中加入二乙二醇二甲醚,生成溴化镁的加合物沉淀,以得到二乙基镁。镁和二乙
  • span class=nowrapRuClsub3/sub/span三氯化钌,分子式为RuCl3。一般所指的“三氯化钌”多指三氯化钌的水合物RuCl3·xH2O。无水三氯化钌和它的水合物均为棕黑色固体。三氯化钌的水合物通常是三水合物。这是一种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