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茸

✍ dations ◷ 2025-10-22 00:02:27 #火焰茸
孢印黄色火焰茸 (学名 Trichoderma cornu-damae,旧分类为 Podostroma cornu-damae),又称“鹿角肉座壳菌”,在中国亦称“丛生肉棒菌”。为肉座菌目肉座菌科木霉菌属的腐生性子囊菌真菌,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蕈。在日本、中国、澳洲、爪哇都有发现,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也有发现亚种。梅雨季节开始到夏季秋季之间,在山毛榉林地内单生至群生。子实体红色、内部白色,外型像是棒状、手指状、火焰放射状,因而以“火焰”称之。外表看起来像是辣椒,成熟时会散播黄褐色的孢子粉。 由于一般人对于其颜色与外型具有警戒,不会特地摘取食用;但有多起中毒案例是将其误认为可食用的红珊瑚菌 (Clavulinopsis miyabeana)、冬虫夏草而引起。红珊瑚菌为细棒状、肉质柔软无味;火焰茸为肉质坚硬、内部白色、味苦。日本近年在北陆地区、关西地区郊山大量出现;推测是因灾害长小蠹 (Platypus quercivorus) 繁殖数量大增使树木大量枯萎,因而产生适合火焰茸生长的环境。毒性成分为新月毒素类的霉菌毒,主要是芝麻霉菌毒素H (Satratoxin H),对动物、植物都会造成极大损害。类似的物质还曾被用来制造化学武器。日本在文政年间 (1818年 - 1829年) 出版的植物图鉴“本草图鉴”就有“毒性强勿摘取”的记载。到 1990 年代,发生数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件,才确定其为强毒性毒蕈,仅仅 3g 就可能致命。在日本有六个中毒案例报告,十人中有两人死亡。食用后约十分钟就会出现中毒反应:一开始是消化系统的腹痛、呕吐、下痢等症状,然后是目眩、手脚麻痹、呼吸困难、语言障碍、白血球与红血球减少、造血功能障碍、全身皮肤糜烂、肝脏不全、肾脏不全、呼吸器官不全等许多复合症状,死亡几率极高。未死亡者亦会有小脑萎缩、脱毛、脱皮、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民间对其毒性之强而产生恐惧,甚至有“摸了就会导致皮肤溃烂”的谣传,实际上并没有因触碰外皮而导致伤害的案例出现过;火焰茸的接触性危险在于其汁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会导致皮肤溃烂、接触口腔会造成口内发炎,但只要不去触碰汁液、更别食用就不会有问题。

相关

  • 喉头喉头(larynx、voice box)是哺乳类颈部的一个器官,用于保护气管,或是作为发声构造。同时也是气管和食道分开的位置。
  • 羊膜囊羊膜囊是两层坚韧、薄、透明的膜,位于羊膜动物的胎盘之内。装着发育中的胚胎(后来变成胎儿),直到出生前不久为止。内层的膜是装着羊水和胚胎的羊膜。外层膜绒毛膜包着羊膜,本身是
  • 跳婴儿节跳婴儿节(西班牙语:El Colacho),原意为魔鬼的跳跃(西班牙语:El Salto del Colacho),是西班牙传统的节日,最早可追溯至1620年,这个节庆的目的是用来庆祝举行在布哥斯省布哥斯卡斯特里略
  • 戈里齐亚省戈里齐亚省 (Provincia di Gorizia)是意大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的一个省。面积46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36,477人。首府戈里齐亚。下分25市镇。
  • CGa有机镓化学是研究含碳-镓键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由于镓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分布分散,故没有同族的硼和铝研究的广泛而深入。在有机镓化合物中,镓主要以+3氧化态的形式出现,低价态
  • 维齐尔维齐尔(波斯语:وزير,一译华札尔、维奇尔、维西尔),清代译作倭色尔,指高级的行政顾问及大臣(有时涉及宗教),他们为穆斯林君主如哈里发及苏丹服务,有时可指波斯沙阿的大臣。在现代,维
  • 锻造锻造(Forging),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指利用压力改变金属原料形状,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一种加工工艺。 锻造是一种利用局部压缩力对金属进行成型
  • 颜面神经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主要掌管脸部表情及眼皮开闭。颜面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眼皮不能闭合、脸部肌肉瘫痪、口歪、味觉异常等症状。临床上颜面麻痹(歪斜)可简单分为:周边型及中枢
  • NaVOsub3/sub偏钒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VO3。无色棱柱状单斜结晶,溶于水。在自然界以少见的付穆水钒钠石(metamunirite,无水物)和水钒钠矿(munirite,二水物)存在。由五氧化二钒溶于氢
  • 易危 (VU)易危物种(英文:Vulnerable species,多写作为VU)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一个保护现状分类。其指现存一些快成为濒危物种的生物,例如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