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茸

✍ dations ◷ 2025-04-04 07:39:34 #火焰茸
孢印黄色火焰茸 (学名 Trichoderma cornu-damae,旧分类为 Podostroma cornu-damae),又称“鹿角肉座壳菌”,在中国亦称“丛生肉棒菌”。为肉座菌目肉座菌科木霉菌属的腐生性子囊菌真菌,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蕈。在日本、中国、澳洲、爪哇都有发现,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也有发现亚种。梅雨季节开始到夏季秋季之间,在山毛榉林地内单生至群生。子实体红色、内部白色,外型像是棒状、手指状、火焰放射状,因而以“火焰”称之。外表看起来像是辣椒,成熟时会散播黄褐色的孢子粉。 由于一般人对于其颜色与外型具有警戒,不会特地摘取食用;但有多起中毒案例是将其误认为可食用的红珊瑚菌 (Clavulinopsis miyabeana)、冬虫夏草而引起。红珊瑚菌为细棒状、肉质柔软无味;火焰茸为肉质坚硬、内部白色、味苦。日本近年在北陆地区、关西地区郊山大量出现;推测是因灾害长小蠹 (Platypus quercivorus) 繁殖数量大增使树木大量枯萎,因而产生适合火焰茸生长的环境。毒性成分为新月毒素类的霉菌毒,主要是芝麻霉菌毒素H (Satratoxin H),对动物、植物都会造成极大损害。类似的物质还曾被用来制造化学武器。日本在文政年间 (1818年 - 1829年) 出版的植物图鉴“本草图鉴”就有“毒性强勿摘取”的记载。到 1990 年代,发生数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件,才确定其为强毒性毒蕈,仅仅 3g 就可能致命。在日本有六个中毒案例报告,十人中有两人死亡。食用后约十分钟就会出现中毒反应:一开始是消化系统的腹痛、呕吐、下痢等症状,然后是目眩、手脚麻痹、呼吸困难、语言障碍、白血球与红血球减少、造血功能障碍、全身皮肤糜烂、肝脏不全、肾脏不全、呼吸器官不全等许多复合症状,死亡几率极高。未死亡者亦会有小脑萎缩、脱毛、脱皮、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民间对其毒性之强而产生恐惧,甚至有“摸了就会导致皮肤溃烂”的谣传,实际上并没有因触碰外皮而导致伤害的案例出现过;火焰茸的接触性危险在于其汁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会导致皮肤溃烂、接触口腔会造成口内发炎,但只要不去触碰汁液、更别食用就不会有问题。

相关

  • 多重器官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 organ failure)或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英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统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
  • 煞买煞买(希伯来文:שמאי‎,约公元前50年-约30年)是1世纪的犹太教学者,煞买学派的创始人。他从严格的角度理解犹太教律法,曾欲使其幼年儿子在赎罪日禁食,经朋友劝阻才作罢。正统派(哈
  • 在解剖学上,胸部在许多动物身体的其中一部分。人科动物(包括人类)的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肋骨、脊椎和肩带骨骼所支撑。胸部同时有乳房部分,女性的乳房作哺乳之用,因此胸部也
  • 赫希-蔡斯实验赫雪-蔡司实验(英语:Hershey-Chase experiment)是阿弗雷德·赫希与玛莎·蔡斯在1952年所主导,利用T2噬菌体(T2 phage)与细菌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学实验。此实验确认了DNA在噬菌体以及
  • 克勒兹省克勒兹省(法文:Creuse)是法国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图-夏朗特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23。5个海外省及大区
  • M-H培养基M-H培养基(Müller-Hinton agar)是一种微生物培养基,应用于检测微生物对于抗生素的抗性。此外,这种培养基还可用于筛选奈瑟氏菌属(Neisseria)以及Moraxella(英语:Moraxella)属的物种
  • 慕尼黑啤酒节慕尼黑啤酒节(又称“十月节”,德语:Oktoberfest)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大概16天),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2002年大约有六百万人参加了啤酒节,许多其
  • 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为一种21世纪后兴起的新农业模式,发展复合农林业、减少土地开垦、使用天然肥料等新型绿色农业技术,复合农林业是一种旨在单位土地上获得最大效益的土地利用技术和经营
  • GigaGiga可以指代:
  • 文登华人文登华人(印尼语: Cina Benteng 或 Tionghoa Benteng) ,是分布在印尼万丹省丹格朗的印尼华人,在雅加达和西爪哇省也有分布。,推估他们大约是十八世纪时华人移民的后代。他们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