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东
✍ dations ◷ 2025-02-23 07:09:23 #浙东
浙东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上,浙东又称浙东八府、上八府,是浙江历史文化分区,起源于唐代浙江东道,指原浙江省内以钱塘江为界,钱塘江以东的所有府州,与杭嘉湖平原的浙西“下三府”对立。八府即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丽水),金华府,严州府(建德),衢州府。其中金、衢、严三府又可独称“上三府”。早在战国时期,楚灭越以后,在钱塘江以西置江东郡,而以东为越人割据。汉以后,吴郡和会稽郡以钱塘江为界。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称浙东,以北称浙西,而在这时浙东就有“上八府”的说法。
宋设两浙东路。元朝设浙东海右道;元末朱元璋设浙江行中书省,将宋元时期的两浙格局打破,钱塘江以南地势较高的八个府也就是宋代两浙东路,就称为上八府。浙东地区自宋以来就是学术重地,儒学、佛学都非常发达,而浙东金华府在历史上有“江南邹鲁”的美誉。浙东学派源于二程学说,南宋时的“永嘉学派”、“金华学派”则为学术之先驱,相较之浙西学术,浙东更加注重历史研究,推崇精通一门的专家,注重实际利益,提倡“经世致用”,在地方修志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其大家有如宋代叶适、明代王阳明、清末明初黄宗羲等。1945年1月21日至31日,新四军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余姚县梁弄镇正蒙小学的召开了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改组成立浙东行政公署,选举产生了浙东行政公署委员会,连柏生、吴山民、何克希、张文碧、郭静唐、王耀中、罗白桦、朱人俊、黄源当选为委员。浙东行政公署的组成:行署设4个行政区、14个县、44个区、372个乡、3780个保,人口近130万,面积达11506平方公里:民国时期在原浙东地区设置浙东行署、浙南行署、浙西行署,其中浙东行署下辖天台、绍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东阳、义乌、磐安、鄞县、镇海、象山、定海、宁海、奉化、慈溪共十八县,约是今天的宁波、绍兴、舟山以及台州、杭州、金华的部分地区。因此狭义上的浙东也指今天的宁波、舟山、绍兴三市。1943年10月1日浙东行署在天台街头镇成立。代行省政府的职权。1945年12月浙东行署被裁撤。1949年5月杭州解放前夕,浙江省政府主席周喦命俞济民组织浙江省政府浙东行署。俞济民在宁波江东木行路徐宅设筹备处。主任俞济民,副主任傅伯龙(原杭州市警察局长),军务处长朱叔夜,总务处长张锡武,政务处长沈溥,视察室主任张孟豪。5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与四明山游击队进逼宁波。国民党浙东行署所有人员于当天下午逃离市区至莫枝堰。26日晨,浙东行署从韩岭撤离至咸祥。7月初撤到朱家尖岛。8月中旬撤到普陀山。1949年11月,赖云章、朱叔夜任行署正、副主任。1949年12月底,浙江省政府通令撤销浙东行署。浙东经济合作区成立,初始则为宁绍舟及台州四市,后来嘉兴加入,共称“浙东五地市”。
相关
- 粪壳菌纲粪壳菌纲(学名:Sordariomycetes)是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的一个纲,其下包括有15个目、64个科、1119个属及 10564个品种。粪壳菌纲物种一般都会产生子囊。以下各科由于其归属关
- 雕塑古希腊雕刻是古希腊中闻名于世的其中一项艺术,发展时间大约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雕刻特点在于富于理想主义、质朴,注重共性、雅致,简而言之便是返璞归真,因此在
- 金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型细菌。工业上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蛋白质A——抗激素化学分析中的细胞壁组成成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
- 集合集合(英语:Set,或简称集)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在最原始的集合论─朴素集合论─中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东西”。)集合里的事物(“
- 灵隐寺坐标:30°14′34″N 120°05′48″E / 30.2427777778°N 120.096666667°E / 30.2427777778; 120.096666667灵隐寺,康熙皇帝曾赐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
- 多那太罗多那太罗(Donatello,1386年-1466年12月13日,本名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也译为多纳泰洛,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雕刻家,文艺复兴初期写实主义与复兴雕刻的奠基者,对当
- 豚鼠属豚鼠属(学名:Cavia)是啮齿目豚鼠科的一属,原产于南美洲,现有很多种类作为宠物被引入到世界各地。本属包括以下几种:
- 南湾南湾可以指:
- 腹外斜肌腹外斜肌是使腹部紧束的斜肌,两块腹外斜肌从最低的肋骨延伸到身体前面的中线。在这里,他们连接成薄而坚固的纤维层。这些肌肉辅助腹直肌和更深的一组斜肌-腹内斜肌-将腹部器官维
- 甲寅礼讼甲寅礼讼(韩语:갑인예송)指的是朝鲜王朝于显宗十五年(1674年)发生的一场礼讼。显宗十五年(1674年),孝宗王妃仁宣王后逝世,慈懿大妃的服丧问题引起争论,西人党清风府院君金佑明(朝鲜语: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