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克拉斯诺达尔
✍ dations ◷ 2025-08-29 03:18:14 #克拉斯诺达尔
克拉斯诺达尔(俄语:Краснода́р,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是位于俄罗斯南部库班河畔的城市,也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行政中心。克拉斯诺达尔最早是由哥萨克人修建的堡垒,用以保卫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争议的切尔克西亚地区,称叶卡捷琳娜达尔(俄语:Екатеринодар),意为“叶卡捷琳娜的礼物”,以纪念叶卡捷琳娜大帝,同时也纪念殉道者,主保学问的圣人亚历山大的加大肋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在19世纪的前半叶,叶卡捷琳娜达尔逐渐成为库班哥萨克人的中心。到1888年,人口已达45,000人并成为南俄罗斯最为重要的贸易中心。1897年,为纪念库班哥萨克人定居200年,在叶卡捷琳娜达尔修建了一座方尖石塔。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叶卡捷琳娜达尔在苏联红军与俄罗斯解放军之间几易其手,库班哥萨克人则效忠于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十月革命后,改称今名克拉斯诺达尔(俄语:Краснодар),意为“红色的礼物”(俄语:Красно-“红色的”,俄语:дар“礼物”)。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克拉斯诺达尔于1942年8月12日至1943年2月12日被纳粹德国占领。战争中,城市受到了持续地严重破坏,不过战后都得以重建。
相关
- 类鼻疽伯克氏菌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原名类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人类感染类鼻疽伯克氏菌后,会导致类鼻疽。医学导航:病菌
- 蕈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坐标:1°14′4.79″S 36°48′59.30″E / 1.2346639°S 36.8164722°E / -1.2346639; 36.8164722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英语:英语:United Nations Office
- 黄胆汁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哲学博士哲学博士(拉丁语:Philosophiæ Doctor,英语:Doctor of Philosophy,简称:PhD或Ph.D,又译研究博士),在绝大多数国家是大学可以授予的最高学位,已完成博士阶段课程但尚未完成论文的博士生
- 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也称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用来治疗抑郁症
- 伊斯特拉半岛伊斯特拉半岛(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Istra;意大利语、威尼托语:Istria)是欧洲亚德里亚海东北岸的一个三角形的半岛。西临威尼斯湾。西北临特里亚斯特湾(的里雅斯特湾,Gulf of T
- 氯化钙氯化钙,由氯和钙构成,化学式为CaCl2。它是典型的离子型卤化物,室温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呈中性。应用于制冷设备所用的盐水、道路融冰剂和干燥剂等。因为它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故
- 鸟类分类系统2014年,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鸟类分类系统公布,目前已经取代1980年代的鸟类DNA分类系统并广泛使用。今颚下纲各主要演化支的亲缘关系如下: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
-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当时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唐兰认为利簋中有帝辛真名“受”)王朝决战,交战双方是殷商帝辛(贬称为“纣”)和周武王。后世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