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扩散

✍ dations ◷ 2025-05-16 02:43:54 #核武器扩散
核武器扩散是指地球上越来越多国家拥有核武器且核物总数越来越多的状态,其带来的政治、军事、经济相关变化和问题。垂直扩散指的是一个国家同时增加核武器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例如发生在冷战时美国和苏联之间;水平扩散指的是以往没有的国家拥有了核武。核武器是改变几千年来战争型态的革命性武器,其巨大的区域杀伤性能在瞬间带来巨大战略和战术效果,所以一方有核武而一方没有就是巨大的战力落差,此时有的一方不必真实使用只要威胁使用,便能带来“核讹诈”效果使对方在某些层面上屈服妥协。因此无核武国家在各种政治、军事、经济议题的矛盾中面对有核国,谈判伊始先天就居于不利地位,在对方的阴影之下,这造成了先天动机所有无核武国家都想持有核武以确保自己的立足点平等和长期利益。因为核武可小型化的特性也产生一种毒蝎战略,纵使只有少量核弹也无大型导弹或轰炸机,但使用恐怖攻击式的将其偷运至敌国大城市引爆,甚至早在和平时代就预先偷运,也能让大型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使得大国在介入别国事务时将再三考虑,所以核武也是一种战略上非对称战争武器和反介入武器。而已经拥有核武的国家面对其他有核国依然有不安全感在于数量落差,若是首先遭到先发制人核攻击自己的核武都被毁灭就失去二次还击能力,反而让对方有诱因使用核战争,所以也有动机去最大化生产数量甚至比对方多,让对方知道一次性攻击毁灭己方所有核武是不可能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立后世界上多数国家加入,但是核扩散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因为该条约没有强制力也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者受到怎样处罚,通常违反者会受到利益相关大国带头的经济制裁和威胁发动战争摧毁核设施(例如巴比伦行动),但其中充满巨大双重标准和动态性,所以不扩散条约实际上只能被视为一种国际共识和舆论工具。其中印度的例子就是一个反证,当年印度也在西方威胁下发展核武,等到成功后反而国际只能接受并且撤除所有制裁(包含美国),这使得所有西方的制裁从此成为空话。冷战后只有南非宣布放弃核武器,而原属苏联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则将境内的核武器全部转移至俄罗斯,成为无核武国家。后续也导致了北朝鲜和伊朗的跟进,其中北朝鲜已经三次试爆成功,许多专家预估2020年之前北朝鲜已经可以部署十枚以上实战核武。

相关

  • 中间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或secondary host)是指寄生物的幼虫、童虫或于无性生殖阶段时用以寄生的物种。如需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则依顺序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这类宿主也
  • 狩猎猎物是任何作为动物的狩猎运动或者肉类食物的物品。世界不同地区的捕猎动物的类型和范围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猎物被分类,包括所需许可证的法定分类,即“小猎物”或“大猎物”
  • 极度有害物质名单《美国应急规划与社区知情权法》中第302节规定了极度危险物质列表(42 U.S.C. 11002)。这个列表可以在40 C.F.R 355的附录中找到。截止至2006年的更新可以在2006年8月16日的《
  • 音色音色(timbre)是音的特色。不同音色的声音,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响度的情况下,也能让人区分开来。同样的音高和响度配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相和明度配上不同的色度一样。美国
  • LNA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是一种经过修饰的RNA,LNA中一部分核糖上的2'与4'碳连结在一起。一般可见于A-DNA或RNA。这类核酸可以增加引子或探针(probe)的融解温度(Tm值),加强这
  • 马利肯罗伯特·桑德森·马利肯(英语: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年6月7日-1986年10月31日),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其对于分子轨道理论的贡献,1963年获彼得·德拜奖,1966年获诺贝尔
  • 毒堇毒堇(堇,普通拼音jìn)是一种欧洲很常见的有毒香草。相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处决时就是喝了这种植物的汁液而死。毒堇原长于欧亚,现在美国也有分布。在农场建筑周围的原
  • 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又译阿兹台克、阿兹提克,是存在于14世纪至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因阿兹特克人而得名。阿兹特克人包括墨西哥谷地的多个民族,以操纳瓦特尔语
  • 尘螨科Hyporder 无气门小目 Astigmata尘螨科(学名:Pyroglyphidae)是恙螨目甲螨亚目无气门小目之下的一个科,包括有19个属,56个物种。 旧属尘螨总科((Pyroglyphoidea),今属Analgoidea总科。
  • 妊娠最后三个月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