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醛缩和反应

✍ dations ◷ 2024-12-22 23:33:10 #羟醛缩和反应
羟醛反应(英语:aldol reaction)是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构建碳-碳键最重要的反应手段之一。该反应由查尔斯·阿道夫·武兹和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它是指具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烯醇负离子,再与另一分子羰基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并形成β-羟基羰基化合物的一类有机化学反应。 反应连接了两个羰基底物(最初反应使用醛)合成的β-羟基酮(英语:hydroxy ketone)产物,其命名取用了醇羟基的“羟”(ol)字和醛类化合物的“醛”(ald)字,也称作“羟醛”(aldol)化合物。一个典型的现代羟醛加成反应如上图所示,即酮的烯醇负离子对醛的亲核加成。反应发生后,羟醛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失一分子水形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这时的羟醛反应及脱水过程可称作“羟醛缩合反应”。在羟醛反应中可以参与反应的亲核试剂有:烯醇、烯醇负离子、酮的烯醇醚、醛和其他羰基化合物。与之反应的亲电试剂通常是醛或酮(包括许多反应变种,如曼尼希反应)。若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不同,反应称作“交叉羟醛反应”;若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相同则称作“羟醛二聚化反应”。羟醛反应首先由法国化学家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和俄国化学家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最初的反应为乙醛在氢氧化钠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产物为含有羟基的醛类化合物,羟醛即由此得名。由于羟醛反应的产物控制方法学还未出现,交叉羟醛反应总会产生大量无任何合成价值的副产物,除了利用简单醛酮分子的羟醛缩合反应可用于合成共轭不饱和醛酮之外,该反应在发现后的近一个世纪内一直没有良好的应用。羟醛反应第一个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出现于1957年,当时美国西北大学的H.E.齐默曼(Zimmerman)和M.D.特拉克斯勒(Traxler)为解释格氏试剂介导的Ivanov反应中反式产物占优势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六元环过渡态模型,后人常称之齐默曼-特拉克斯勒模型。 该模型首次从立体化学角度对羟醛反应进行剖析,指出烯醇盐构型与产物立体化学之间的对应关系,成为羟醛反应历史上的第一个理论突破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后续研究的关键性指导性理论。以后众多的实验结果也证明这个模型的正确性,依据模型设计的实验大多得到了模型所预期的立体化学结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核磁共振和X单晶衍射技术大力推动了立体化学的发展,也为羟醛反应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通过氢谱中获得的大量积分、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等数据,可方便快捷地分析鉴定产物的立体化学结构;X单晶衍射可以通过晶体衍射来分析化合物的绝对构型,而在此背景下羟醛反应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升温。1973年日本北里大学教授向山光昭(英语:Teruaki Mukaiyama)发现了使用硅醚形态稳定烯醇以进行羟醛反应的新方法,该发现为羟醛反应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向山羟醛反应通过预先制备烯醇硅醚与醛酮混合后在路易斯酸催化下反应得到羟醛产物。由于产物的立体化学与烯醇硅醚的构型之对应关系不再符合齐默曼-特拉克斯勒模型,因此向山开链过渡态理论被提出并用以解释相关反应结果。通过路易斯酸在向山羟醛反应中的研究,羟醛反应立体化学控制技术得以发展,并成为该羟醛反应立体化学三大控制方向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众多不对称合成技术和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如:野依良治,巴里·夏普莱斯和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羟醛反应立体控制技术同样在这段期间发生了重大的突破。1981年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埃文斯(英语:David A. Evans)发明了手性

相关

  • 唾液酸唾液酸(Sialic acid)是神经胺酸中氨基酸或羟基氢被取代的一类衍生物的总称,通常也指代此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N-乙酰神经胺酸。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组织,在其他生物体
  • PWR压水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缩写为PWR)是美国贝蒂斯原子能实验室(英语:Betti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开发成功的一种轻水核反应堆。所有的压水反应堆利用普通水作为
  • Li1s2 2s12, 1蒸气压第一:520.2 kJ·mol−1 第二:7298.1 kJ·mol−1 第三:11815.0 kJ·mol主条目:锂的同位素锂(希腊语:λίθος,拉丁:LITHOS,直译"石头")是一种化学元素。其中文
  • 墨角藻糖墨角藻糖(英文:Fuculose),即6-脱氧-L-塔格糖,是一种脱氧的己酮糖。它与核糖、半乳糖、甘露糖、胺基葡萄糖同为禽流感病毒粒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又名浙江省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是附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部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老院区(湖滨院区)位于杭州市下城区竹竿巷57号,建在滨江区的新院
  • 蜂毒蜂毒是蜜蜂尾部毒腺分泌的液体,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若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英语:Melittin)约占干蜂毒的50
  • 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英语:FAD),又称活性型维生素B2、核黄素-5'-腺苷二磷酸,是一种参与了重要的代谢反应的氧化还原辅酶。FAD是一种比NAD和NADP更强的氧化剂,能被1个电子或2个电子
  • 桑格测序双脱氧链终止法(英语:dideoxyribonucleotide [簡稱 dideoxy] chain-termination method),又称桑格法(英语:Sanger method),为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序技术,用于DNA分析,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
  • 乙肝歧视乙肝歧视是指中国社会现存的对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下简称携带者)的一种歧视现象。在所有歧视中,最严重的是就业歧视。事实上,调查表明中国乙肝携带者受到的就业歧视是所有就业
  • PM2.5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