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胁迫行为
✍ dations ◷ 2025-04-08 04:22:51 #胁迫行为
在法律哲学上,强迫或胁迫(Duress in American law)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到暴力,威胁或针对该人的其他压力所造成的结果。布莱克法律大辞典(第六版)定义胁迫为"任何非法威胁或强迫使用...诱使其他人行动 的方式,否则不会"( "any unlawful threat or coercion used... to induce another to act in a manner otherwise would not ")。胁迫是施加压力于一个人迫使该人履行他通常不会执行的行为。胁迫的概念必须分别从民法的不当影响与必要性来加以区别。胁迫有两个层面。其一,它否定了人对该行为的意愿,如性交或订立合同;或者,第二,对于非法行为作为一个可能的法律辩护或理由。被告利用胁迫来防御说明被告承认犯了法,但在此同时他声称对该行为是不具责任的。因为,即使该行为触犯了法律,他只是因为极端的非法压力而执行的。在刑法中,胁迫防御类似于认罪,承认部分罪责,因此,如果防御不被接受那么犯罪行为便会被承认。在强奸或性侵案例中,胁迫或强制也可以被提出作为否定被告认定告诉人有同意意愿的辩护。被告提出胁迫作为防御实际上说明其承认做了一切构成犯罪的犯罪行为,同时具有犯罪意图,因为他打算这样做以避免一些威胁或实际损害。因此,被告依据其所作所为已经必须负起一定程度的罪责。在刑法上,通常在违法的状况下,被告人的动机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如果该动机构成行为理由是可能可以减刑的。防御的基础是外在胁迫实际压倒了被告的意愿以及勇气(混合测试需包含被告主观心态状况的证据,并客观确认未能抵抗威胁是合理的),从而使整个行为是非自愿的。因此,作为防御辩解,被告应减轻法律责任或是无罪。胁迫的变形包括劫持人质,意即其中一人被迫在威胁下实施犯罪行为。比方说,当他们拒绝行动,他们的家庭成员或亲密伙伴将被立即杀死。这种状况出现在一些勒赎案例中,受胁迫者在绑匪的要求下犯下盗窃或挪用的罪行来确保他们家庭成员的生命和自由。然而,胁迫并非对所有罪行都能构成完整防御。例如,一般来说,无论是在普通法还是今天,胁迫从来都不能做为谋杀罪的完整防御;也就是说,即使受胁迫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当受胁迫者杀死另一个无辜的人时都绝对不能算是无罪的。胁迫要能构成防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被告也可能在当他被武力或暴力强迫签订或抵消契约时提出胁迫防御。
相关
- X光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健康城市健康城市在1981年开始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动,由世界卫生组织所显示的资料指出,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有112个,最迟至2025年,全世界逾60%人口会居住在城市中。 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
-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英语:Newton's laws of motion)描述施加于物体的外力与物体所呈现出的运动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定律被誉为经典力学的基础,是英国物理泰斗艾萨克·牛顿所提出的三条
- 巨河狸巨河狸(学名:Castoroides),是啮齿目的巨型种,长达2.5米及估计重60-100公斤,有些估计甚至达220公斤。它们生存于更新世的北美洲,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的冰河时期末灭绝。巨河狸的灭绝可
- 省水花园省水花园,是园林绿化和园艺,减少或省去了用水灌溉需求。省水花园可替代各类传统园艺不具备的方便,丰富,或可靠的淡水的需求。在一些地区,诸如节水型景观、耐旱园林、绿化。省水花
- 分类学 (消歧义)分类学是关于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分支。中文中,“分类学”一词原则上可以指对任何事物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但现时多指生物学方面的分类法,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
- 马拉雅拉姆语马拉雅拉姆语(മലയാളം;malayāḷaṁ)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通行的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是印度22种官方语言之一,语言人口约3,570万人。“马拉雅拉姆”在马拉雅拉姆语里的意思
- 自杀自杀在俄罗斯是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俄罗斯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苏联解体至2011年10月已有近百万名俄国人自杀;研究人员指自杀问题与俄罗斯酒精使用情况(英语:Alcohol cons
- 冲縄辩冲绳日语,即冲绳大和语,日本亦称作冲绳辩(日语:沖縄弁),是日本语在今冲绳县一带的方言。日本吞并琉球之后,明治政府推行标准语普及运动。为了更好地推动日语的普及,冲绳县的学校在使
- 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是英国航空一条由伯明翰前往西班牙马拉加的定期航班。1990年6月10日,飞机的驾驶室中其中一块挡风玻璃突然飞脱,机长的上半身被吸出机外,失去意识。但凭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