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大佛

✍ dations ◷ 2025-10-22 00:01:59 #巴米扬大佛

巴米扬大佛(波斯语:بت های باميان‎,拉丁转写:but hay-e bamiyaan)是曾经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扬谷内山崖上的两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这两尊佛像在2001年3月12日被塔利班炸毁。

佛像主体乃自沙岩山崖凿成,而一些细微的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被绘画以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但这一表层实际上在很久前已经被侵蚀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样的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并以木架支撑。脸部上半部相信是以巨大木面具造成,在照片中见到的多行洞孔就是那些用以稳定外层灰泥的木栓的空位。

巴米扬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为一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时,为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较小的东佛高度为38米,建于公元570年左右,较大的西佛高度为55米,建于公元618年左右。

那些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巴米扬的山崖的小山洞内,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侣在其居住的山洞内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鲜艳的壁画。

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虽然更高,但它是坐佛像),它们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佛教僧人玄奘在约630年时曾经过巴米扬,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形容当地(书中称为梵衍那国都城)是一个兴盛的佛教中心,“伽蓝(佛寺)数十所,僧徒数千人”。书中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东面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

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一尊跟巴米扬大佛风格接近的坐佛像坐落于中国甘肃省的炳灵寺石窟内,今天仍存在。

当伽色尼的马哈茂德在12世纪征服阿富汗时,巴米扬大佛及那些壁画未有受破坏。其后多年来,一些穆斯林的偶像破坏者损坏了佛像的一些细微部位,主要是面部特征及双手。莫卧儿帝国君主奥朗则布曾试图用炮火摧毁大佛,因为他认为正统伊斯兰信仰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

2001年2月26日塔利班领导人穆罕默德·奥马尔下达灭佛令,宣称要毁掉所有的佛像,包括巴米扬大佛。国际社会不断对塔利班发出警告和劝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3月1日下午特别召集伊斯兰会议组织的54个成员国的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其时,松浦晃一郎指出:“塔利班当局为了保持伊斯兰教的纯洁性而摧毁包括古代佛像在内的所有雕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阿富汗历史的一次倒退,而且也不可能使伊斯兰教取得进步,他们必须马上停止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特使本德雷利3月1日亲往喀布尔,向塔利班转达了联合国以及成员国对其破坏文化遗产的关切,但塔利班没有向本德雷利作出任何保证,放弃灭佛计划。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政府3月1日发表声明,对塔利班当局的灭佛决定表示震惊。声明说,阿富汗的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无价之宝,欧盟强烈呼吁塔利班领导层“不要执行这一决定,因为它将使阿富汗人民丧失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如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对塔利班发出了警告。尼泊尔的外交部发言人阿查里雅3月2日说:“我们强烈谴责塔利班的罪恶行径,并呼吁国际社会联合起来,保护佛教文物。”印度、俄罗斯等国也对塔利班进行了谴责。作为塔利班少数几个支持者之一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也于3月1日表示不赞同塔利班的做法,呼吁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表现出容忍精神,并在这方面尊重国际感情。信奉伊斯兰教的埃及政府发言人也表示,塔利班的行为违背了伊斯兰教的宗旨,“伊斯兰教尊重其他文化,即使某些文化的礼节与伊斯兰法有所冲突。”

尽管如此,塔利班在动用大炮、坦克后,发现雕像比想像中还坚固,最终于3月12日用炸药彻底将大佛炸毁。在大佛被毁前,探索频道的摄影记者大卫·亚当斯(英语:David Adams (photojournalist)),在此地拍摄了探险旅行(英语:adventure travel)类纪录片《地球行脚》中的一集,成了大佛最后的影像。

虽然两尊大佛的外型已几乎全毁,但其大约轮廓及一些特征仍可在山崖凹入处被辨识,游人仍可探索那些僧侣住过的洞穴及连接它们的通道。在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国际社会正帮助重修那两尊大佛。

2002年5月,一尊佛像在斯里兰卡的一处山边凿成,外形近似巴米扬大佛其中一尊。

2004年12月,日本研究者发现巴米扬的壁画在5至9世纪间画成。

2003-2005年,艺术家山形博导计划以14台激光系统将大佛的影像投影在大佛所在的山崖上,以“重现”巴米扬大佛,该计划预计耗资900万美元。阿富汗政府有条件地同意了山形博导的计划,并等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但此计划后因当地局势和激光能量可能损害遗迹而未能成行。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德国考古队,径自开始施工,对西侧大佛的“双脚”部分进行复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进行了劝阻。

2015年6月,《侣行》团队运用投影技术成功在原址用光影重现了53米高的巴米扬大佛,并在活动后将价值约10万美元的整套光影设备赠送给当地政府,希望他们每年都将大佛影像呈现给当地民众。

2021年3月,巴米扬当地民众运用3D投影方式在原址重现佛像,纪念大佛被毁20周年。

《大唐西域记》记述梵衍那国一段中提及“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应为长300余米的卧佛形象。有些考古学者希望它仍然存在,曾展开找寻工作,但一直没有发现。不过,在2008年的9月8日,考古学家却在附近地区出土了一座长19米的卧佛。

鉴于2001年阿富汗战争造成的局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将大佛及周边地区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登录面积159公顷,缓冲区面积342公顷。

208: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共8处) · 211: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注:“†”濒危。

相关

  • 哮喘病喘息 、哮喘(英语:asthma,又称气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英语:bronchospasm)。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
  • COsub2/sub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 供应面经济学供给面学派(英语:Supply-side economics)是宏观经济思想的一种,认为可以由降低生产(供应)商品和服务的障碍来有效地创造经济增长。根据供给学派的看法,消费者会从中受益,生产者以更
  • 汽车音响音响(英语:Audio electronics),广义上是指一种利用电子回路设计进行音讯与电子讯号间之互相转换的设备,但在一般口语上音响通常是意指所有用来播放或录制声音讯号的设备之总称。
  • 范惟悠范惟悠(越南语:Phạm Duy D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
  • 婆罗洲的猪笼草《婆罗洲的猪笼草》()是安西娅·飞利浦和安东尼·兰姆创作的关于婆罗洲猪笼草的专著。他们与皇家植物园和马来西亚自然协会联合,1996年由自然历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2008年,李乾
  • 郍句郍句,南宋末年云南东部、广西西部的自杞国末代国王。郍句为防备蒙古修建滇东长城。1253年,蒙古帝国忽必烈和兀良合台、阿术父子率军十万南征云南,丽江主阿良不战而降,大理国皇帝
  • 留梦炎留梦炎(?-1295年),字汉辅,号忠斋,浙江衢州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甲辰科状元,同榜有邓文勉、陈卓。德祐元年(1275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进左丞相,十一月,元军逼近临安(今杭州
  • 马来西亚自力社会协会马来西亚自力社会协会,简称自力社或DAYA,是马来西亚的非政府组织,由蔡添强成立并且推介于2020年7月25日。同样来自公正党的颜贝倪与陈记光也是该社成员。此外,原住民社运分子巴
  • 中山纪念亭 (珠海)中山纪念亭,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梅花村。1921年,孙中山返乡,刘伴樵提议建造一座中山纪念亭,得到孙中山的认可。1922年秋,中山亭被台风所毁,1923年重建。1928年,旧凉亭迁至现在的亭址。1949年2月至3月,凉亭重修。1986年5月13日,列入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山纪念亭的历史年代为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