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西丝和费莱蒙

✍ dations ◷ 2025-08-14 12:43:30 #鲍西丝和费莱蒙

鲍西丝(Baucis)和费莱蒙(Philemon)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著作的道德寓言《变形记》第八卷登场的一对老夫妇。一天主神宙斯(朱比特)与其子赫密士(墨丘利)伪装成乞丐走访佛里几亚的一个城市泰安那(英语:Tyana)(今土耳其中南部),但在向当地民家借宿时除了鲍西丝和费莱蒙都一概将他们拒诸门外。鲍西丝和费莱蒙非常贫穷,房子只是建在沼泽中的简陋农舍,但比起镇中富有的居民好客得多,他们以简单而所剩无几的菜肴和酒款待两位神祇。当鲍西丝斟酒时发现酒壶的酒无论如何都斟不干,便意识到眼前的二人不是凡人。夫妇逐举起双手恳求获赐与恩惠,费莱蒙还决定屠宰守门的雌鹅来加菜,但此时雌鹅却躲到宙斯的下摆。宙斯接着说不要杀害那只鹅并起身决定离开泰安那,还请两人跟随他们到山顶逃避大洪水的来袭,这是宙斯为了回应城中居民的不友善而降下的神罚。洪水过后鲍西丝和费莱蒙家的原址被宙斯变成豪华的大理石寺庙,两夫妇被任命为寺庙的祭司。他们亦被授予了希望同年同月同日逝世的愿望,死去后化身成寺庙前一对相互交织的橡树(费莱蒙)和椴树(鲍西丝)。

鲍西丝和费莱蒙的故事并非传统上希腊神话的一部分,但因为好客殷勤、异己亲切(英语:Xenia (Greek))是古人哲学的重要一环而广为传播。旧约圣经《创世记》19章中罗得因为款待和维护了两名天使而被告知要带同亲属离开所多玛以逃过神罚。《希伯来书》13章:2节的训谕就写道:“不要莫视陌生人的请求,如此就会款待了天使而不自知。”深受奥维德思想的路司得(英语:Lystra)人在《使徒行传》14章中因为外来的传教士大数的保罗和巴拿巴让一个跛子走路了而热情地呼喊二人:“神下凡了!”他们称巴拿巴为宙斯、保罗为赫密士。

相关

  • 电子布告栏系统电子布告栏系统(英语:Bulletin Board System,缩写作 BBS)是一种网站系统,是当前流行网络论坛的前身,它允许用户使用终端程序通过调制解调器拨接或者因特网来进行连接,BBS站台提供布
  •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可以指:
  • 丁茜属丁茜属(学名:)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直立、多枝亚灌木植物。该属仅有丁茜()一种,分布于中国云南。
  • 杰弗里·胡恩杰弗里·‘杰夫’·威廉·胡恩(英语:Geoffrey William "Geoff" Hoon,1953年12月6日-),英国政治人物,前任国防大臣、下议院领袖兼掌玺大臣、欧洲事务国务大臣(英语:Minister of State
  •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古辛斯基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古辛斯基(俄语: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уси́нский,1952年10月6日-),犹太裔,是七大银行寡头的成员。1989年组建
  • 帕伊蒂姆·斯塔托夫齐帕伊蒂姆·斯塔托夫齐(阿尔巴尼亚语:Pajtim Statovci;1990年-),芬兰作家。他是阿尔巴尼亚裔,出生于南斯拉夫的科索沃。两岁时随父母移居至芬兰。斯塔托夫齐以文科硕士文凭毕业。他
  • 人民报 (越南)《人民报》(越南语:Báo Nhân Dân)是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该报的宗旨是传递越南“党、国家和人民的声音”。1951年3月11日,《人民报》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中创刊,继
  • 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西班牙语:Andrés Pastrana Arango,1954年8月17日-)哥伦比亚右派政治家,前哥伦比亚总统。帕斯特拉纳是前总统米萨埃尔·帕斯特拉纳·博雷罗(1970年~1974年)之子。就读波哥大罗萨里奥圣母学院,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中心进修并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创建一本叫Guión的杂志和Noticiero TV Hoy电视台任职。1982年他开始正式政治生涯,他被选为波哥大市政委员至1986年,两次任市政委员会主席。1988年1月8日他在安提奥基亚被绑架,绑匪向
  • 塞浦路斯总统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是塞浦路斯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塞浦路斯自1960年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开始,设置总统一职。塞浦路斯现任总统为尼科斯·阿纳斯塔夏季斯。1974年7月,尼科斯·桑普森(英语:Nikos Sampson)领导的希腊军人政权在塞浦路斯策动政变(英语:1974 Cypriot coup d'état),土耳其以此为由,于7月20日出兵入侵塞浦路斯北部地区。1983年,土耳其占领下的北部地区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仅得到土耳其一国的承认,所以,塞浦路斯共和国的实际管辖区域仅为塞浦
  • 夷之夷之,在《孟子》书中又称为墨者夷之、夷子,夷氏,名之,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是一位墨者。夷之主张厚葬父母,而与墨家的节葬思想有出入。他曾透过徐辟问学于孟子,后来可能离开墨家之门,成为孟子弟子。夷之曾透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最初以病推辞,再次求见后,孟子则问夷之为何不依墨家学说薄葬家人,而是厚葬其尊亲。夷之回答爱应是没有差别的,只是从亲人先做起罢了。徐辟转告孟子后,孟子以婴孩将入井以及古时孝子埋葬父母的例子,质疑夷之兼爱的理念,并指出其思想与行为互相矛盾的问题。夷之听说后,感慨的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