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 (台湾)

✍ dations ◷ 2025-04-04 07:44:31 #台湾日治时期学校,台湾小学

小学校,即日语“小学”之意,为台湾日治时期自1898年起,以中央或地方经费所开设的儿童义务教育学校学制之一。除了小学校之外,台湾总督府依照当时社会情况,还设有公学校、蕃人公学校及蕃童教育所。

小学校又分为六年制的寻常小学校和两年制的高等小学校(日语:高等小学校)。前者属义务教育;后者则非,并教授高等科,为寻常小学校之后较高等的知识。而寻常高等小学校为设有高等科的寻常小学校。小学校与其他同时间台湾所设儿童义务教育学校最大不同的是,小学校为专供通日语的学童(几乎为日籍学童)所念,科目与日本本土一般的寻常小学校完全相同。

战前,小学校数目15校,学童人数达20,000多人,日童就学率则达99.62%(1943年)。

小学校与公学校的最大不同在于法律上:“常用国语(日语)者的初等普通教育,依据小学校令”。也就是入学小学校资格必须为日籍学童或通日语的台籍学童。不过,少有台籍学童拥有足以进入小学校的日语程度。

1898年小学校令明定小学校的就学资格为8岁以上,14岁以下的日籍儿童、并将本来的四年制教育延伸至六年,并设两年的寻常高等小学校(初中)。除此,该规定还明定此小学校应教授的科目(作文、读书、习字、算术、唱歌与体操)、师资与例假日,除了某些部分因应台湾特殊情形外,小学校所有科目与师资等等规定,一律与日本本土寻常小学校完全相同。

因为台湾的日籍学童人数较少,总督府也较为重视,日籍学童的小学校教学率达九成五以上,远比台籍学童就读公学校的七成一高,除此,也因为学习制度较能连接,小学校考上寻常高等小学校的比率远高于公学校毕业生。

1895年,日本开始于台湾的统治。隔年,1896年,台湾总督府辖下之学务部以普及日语为目的,于6月公布“国语传习所规定”,并在同年9月总督府公布《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规则》。在此两规则下,台湾总督府在各地设置14所国语传习所。其中,这规则里面所称的“国语”指的是日本语。

因国语传习所以普及日语与台湾学童为主,因此,针对在台的日籍学童,台湾总督府特别成立国语传习所的“小学分教场”或相关机构传授义务教育。其科目与日本本土完全相同,而学制定为四年。当时,日本本土尚未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因此台湾该教育制度的实施,多少具有实验性。

1898年台湾总督府见国语传习所成效斐然,针对日籍学生与台籍学生于1898年8月16日再行发布“台湾公立小学校规则”、“台湾公立小学校官制”、“小学校令”、“台湾公立公学校规则”、“台湾公立公学校官制”与“公学校令”。其中,这些法令明定以中央或地方的经费开办小学校等初等教育学校。

1910年2月26日修正小学校规则,将小学校视为义务教育,采取强制入学。1919年与1922年台湾教育令两度修正小学校规则,重点为采取内地共学,小学校课程至公学校课程完全相同。

1941年3月,台湾教育令再度修正,将小学校、蕃人公学校与公学校一律改称为国民学校,至此,以日籍儿童为施予对象小学校学制不再施行。不过,1941年后的台湾小学校,在实务运作上,仍与当地公学校有所差别。直到1945年二战后,该小学校学制才因日治时代结束而正式消失。

战前,只能由日本学童就读的小学校共有15校,拥有学生约两万多,学生人数远比八十多万台籍学童少,但其99%的就学率或其个别资源都优于台籍学童就读的公学校。1945年后,随着五十万日人的离台返日,所有小学校均予废除或转为普通小学。

1953年,日侨学校创立,接续在台湾的日本学童教育工作,但是日侨学校只有数百名侨生的规模与私立学校的办学性质等营运结构,与当初日治时代的小学校已完全截然不同。

1. 台南州台南市竹园小学校(1898-1922),竹园小学校红楼为后来台南州台南市第二中学校沿用到战后南一中。竹园小学校有可能是台南州首间小学校。(台南百年历史地图有其位置)

2. 台南州台南市花园寻常高等小学校(1898年10月1日台南小学校设立,1902年4月1日改为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1915年改为台南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1921年改为竹园寻常小学校,1923年改为花园寻常小学校,1941年4月1日改为花园国民

学校,战后1947年7月31日废校,原址今台南市北区公园国民小学)

3.台南州台南市南门寻常高等小学校(1915年台南第二寻常高等小学校设立,1921年改为南门寻常小学校,今台南市中西区永福国民小学,原址今台南市立建兴国民中学)

4.台南州台南市安平寻常高等小学校(原名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安平派遣教授所,1909年11月19日改为分教场,1913年4月1日升格,原址在今安平天后宫, 后迁至现台南市安平区西门国民小学)

5.台南州斗六郡斗六寻常高等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今国立斗六高级中学)

6.台南州斗六郡大仑寻常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今台糖斗六糖厂)

7.台南州虎尾郡虎尾寻常高等小学(今云林县虎尾镇安庆国民小学,原址今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8.台南州虎尾郡西螺寻常高等小学校(原名斗六寻常高等小学校西螺分教场, 战后废校,原址今西螺镇中央市场)

9.台南州虎尾郡龙岩寻常小学校(今云林县褒忠乡龙岩国民小学)

10.台南州北港郡北港寻常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今亚洲北港商业广场)

11.台南州嘉义郡嘉义寻常高等小学校(后改名为旭小学校, 今称民族国小)

12.台南州嘉义郡若叶寻常小学校(战后废校,由幸国民小学迁入, 今称嘉义市垂杨国小)

13.台南州嘉义郡阿里山寻常高等小学校

14.台南州嘉义郡竹崎寻常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今嘉义县立竹崎国民中学礼堂北侧)

15.台南州嘉义郡大林寻常小学校(今嘉义县立大林国民中学)

16.台南州嘉义郡南靖寻常小学校(今嘉义县水上乡南靖国民小学)

17.台南州东石郡朴子寻常高等小学校(旧址在今朴子市和平路、市西路、市东路、山通路之间, 后被嘉义县立东石国中旧址占用)

18.台南州东石郡明治制糖株式会社私立小学校(今嘉义县六脚乡蒜南国民小学(已裁并于蒜头国小))

19.台南州东石郡布袋寻常小学校(原名盐水港寻常高等小学校布袋嘴分教场, 布袋盐厂办公室南侧树林)

20.台南州新营郡新营寻常高等小学校(今台南市新营区公诚国民小学)

21.台南州新营郡乌树林寻常小学校(今台南市后壁区树人国民小学)

22.台南州新营郡盐水寻常高等小学校(原址在今台南市盐水区盐水国民中学)

23.台南州新营郡白河寻常高等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今国立白河商工职业学校)

24.台南州北门郡佳里寻常小学校(1913年4月1日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萧垅派遣教授所设立,1914年4月1日改为麻豆寻常高等小学校萧垅分教场,今佳里糖厂福利社西侧及北门高中)

25.台南州北门郡北门寻常小学校(1912年3月30日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北门屿派遣教授所设立,今北门乡公所)

26.台南州新丰郡车路墘寻常小学校(今台南市仁德区虎山国民小学)

27.台南州新丰郡三崁店寻常小学校(战后废校,原址永康三崁店糖厂(已废弃))

28.台南州新丰郡关庙寻常小学校(原名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关庙派遣教授所,1918年4月1日改为分教场,战后废校,原址今台南市立关庙国民中学)

29.台南州新化郡新化寻常小学校(原名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大目降派遣教授所,1912年3月30日改为分教场,1913年4月1日升格,战后废校,原址今台南市立新化国民中学)

30.台南州新化郡善化寻常小学校(1913年4月1日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湾里分教场设立,今台南县善化镇善糖国民小学)

31.台南州新化郡玉井寻常小学校(1913年4月1日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噍吧哖派遣教授所设立,1914年4月1日改为麻豆寻常高等小学校噍吧哖分教场,1918年4月1日升格,战后废校,原址今台南市立玉井国民中学旧址)

32.台南州曾文郡麻豆寻常高等小学校(原名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麻豆分教场,1912年3月30日升格,战后废校,原址今台南市立麻豆国民中学)

33.台南州曾文郡总爷寻常小学校(今南瀛总爷艺文中心台南市麻豆镇总爷国民小学原址(学校已并入台南市麻豆镇文正国民小学))

34.台南州曾文郡六甲寻常高等小学校(1913年4月1日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六甲派遣教授所设立,1918年4月1日改为分教场,今台南市官田区嘉南国民小学)


相关

  • 不列颠群岛坐标:54°N 4°W / 54°N 4°W / 54; -4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是欧洲西北海岸外,大西洋上的群岛。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马恩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赫布里
  • 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与技术中心是指在美国能源部监管之下的一系列研究设施和实验室系统,目的是促进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完成美国能源部的使命。截至2017年,美国能
  • 生态演替演替(英语:succession)是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裸地的存在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московский)是中世纪俄罗斯封建分裂时期莫斯科公国统治者的称号。“莫斯科”这个地名在俄罗斯编年史中第一次出现,是在著名的
  • 香肠香肠(英语:Sausage)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指将动物的血肉或是凝固的内脏,搅碎成泥状,再灌入肠衣制作而成。在中国一些地区,“香肠”专指腊肠。在闽南,广东地区,又
  • 切尔西·曼宁切尔西·伊丽沙白·曼宁(英语:Chelsea Elizabeth Manning,1987年12月17日-),本名布拉德利·爱德华·曼宁(英语:Bradley Edward Manning),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曾为美国陆军上等兵,于201
  • 卢迪亚纳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city卢迪亚纳(旁遮普语:ਲੁਧਿਆਣਾ)为印度旁遮普邦最大的城市,总人口1,395,053人(2001年),卢迪亚纳县(旁遮普语:ਲੁਧਿਆਣਾ ਜ਼ਿਲ੍
  • 转化 (生物)转型(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化,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
  • 硫氰酸硫氰酸(化学式:HSCN)是硫氰的氢酸,与异硫氰酸(HNCS)互为异构体。硫氰酸可由硫氰酸钡和硫酸反应制得:硫氰酸是无色的、极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迅速分解。它在-90°C左右或5%的稀溶液
  • 徐州 (三国至明朝)徐州,中国古代的州,前身为监察区徐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小部,南北朝时期辖境逐渐缩小,北朝后期以后辖境仅限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