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Olympiad,IOL),是十二项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第九项,针对全球高中生。
和其它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不同,这项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包含5道题,涉及语言学理论、数学语言和包括语音学、音系学、词法学和语义学在内的应用语言学,须在六小时内完成。每道题目都是以全世界范围内业已研究过的特殊语言现象为材料,为参赛者展示不同语言的差异,并给出足量的已知信息,要求参赛者据此探求背后的规则。参赛者不需通晓多种语言,所有问题都能在考题范围内找得到答案。不过若缺乏足够的语言学知识,参加这样的大赛还是比较勉强的。团体赛的每个团体一般有四名学生。从第二届奥语竞赛开始,每次团体赛的题目是一个超级难题,给出三至四小时来解答。
如同其它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为确保比赛公平,所有问题都会翻译成参赛选手选定的语种。熟悉题目所涉语言特点(例如巴斯克语的作通格语言特性和翁布翁古语计数法二十四进制嵌套四进制的可能性)的选手可能会较有优势。然而,更有用的能力是分析和演绎推理。
第一届奥林匹克语言学比赛于1965年在莫斯科举行,由阿尔弗雷德·朱林斯基发起并命题。他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语言学家,但当时只学了五年语言学。此后大赛定期举行,但于1983年至1987年中断。后来保加利亚和美国俄勒冈州也出现了类似的竞赛。 保加利亚举办比赛以后,来自莫斯科和保加利亚的胜者都会到对方国家参赛。显示了这一领域的国际化趋势。
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语言学比赛于2003年于保加利亚山区度假胜地波罗维兹举行,由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亚历山大·基布里克担任主席。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荷兰和俄罗斯等六国参赛。 评委是来自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的语言学教授。在2012年的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参赛者已有26个国家的34支队伍,中国、日本、匈牙利和以色列于这一年首次参赛。
这项比赛的金银铜奖得主多来自东欧国家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