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历史

✍ dations ◷ 2025-08-16 08:17:29 #各国历史,厄多瓜历史,南美洲各国历史

厄瓜多尔的历史将近8000年。不同文化与不同地域交互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今日的厄瓜多尔共和国。厄瓜多尔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哥伦布前时期,征服时期、殖民时代、独立战争时期、共和国时期。

据现今文献,厄瓜多尔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五百年前。当时,沿海地区已有部落散居,并于公元10世纪形成基多-卡拉文化。1463年成为印加帝国领土。

印加内战期间,西班牙人登陆厄瓜多尔。法兰西斯克·皮泽洛领导的征服者获悉冲突和疾病正在摧残整个帝国,于是趁机征服印加帝国。1532年9月,皮泽洛俘虏印加帝国的皇帝阿塔瓦尔帕,自此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数百年。1534年与塞巴斯蒂安·德·贝拉尔卡萨尔与迭戈·德·阿尔马格罗一起在印加第二大首都的废墟上建立了圣弗朗西斯基多,以此来纪念法兰西斯克·皮泽洛。直到1540年,基多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都督将军Gonzalo·皮泽洛,法兰西斯克的兄弟。

1544年至1563年,厄瓜多尔属于西班牙拉丁美洲的秘鲁总督辖区。1720年后,厄瓜多尔加入新成立的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

1809年8月10日厄瓜多尔宣布独立,但很快被西班牙收复。厄瓜多尔人奋斗了十几年,1822年才彻底摆脱西班牙的统治。1825年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但此国于1830年解体。

1830年厄瓜多尔共和国成立。胡安·何塞·弗洛雷斯,作为共和国的创始人,出生在委内瑞拉。他曾与玻利瓦尔在独立战争时期共同作战。在大哥伦比亚时期,他被玻利瓦尔任命为厄瓜多尔的州长。然而作为一个领袖,他热衷巩固自身的权力。

1860年至1895年间,厄瓜多尔被保守党统治,1895年至1925年自由党掌权,往后厄瓜多尔的政治秩序始终动烫不安,上不了轨道,文人与军人政府轮替足足19次,直到1979年,由文人政府统治,才真正确立宪法,并沿用二十多年。

2007年4月15日,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成立制宪大会,制订新宪法。

相关

  • 不饱和不饱和化合物指含有烯键(C=C键)或炔键(C≡C键)的化合物,与饱和化合物相对。最常见的饱和化合物是烷烃,常见的不饱和化合物包括烯烃和炔烃,具体的例子如乙烯酮、烯丙醇、丙烯醛、乙
  • 说不出的爱2004年10月16日 (2004-10-16)-2005年6月5日 (2005-06-05)《致父亲母亲》((朝鲜语:부모님 전상서/父母 全尚書 Bumonim-Jeonsangseo;英文:Precious Family),为韩国KBS电视台由2004
  • 刘墉《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之《刘墉像》,清叶衍兰摹刘墉(1719年-1805年1月25日),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注沟镇逄戈庄村(今属高密)人,祖籍江南省砀山(明弘治间始祖福公自南直隶砀山县迁山
  • 加利福尼亚社区学院系统加利福尼亚社区学院(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简称加州社区学院(CCC或CCCS),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公立大学系统。它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部分分
  • 平壤地铁平壤地铁(朝鲜语:평양 지하철도/平壤地下鐵道 P'yŏngyang Chihachŏl */?)是朝鲜首都平壤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始建于1960年代,1973年9月正式投入营运。地铁隧道为朝鲜战争时期
  • 卜洲村卜洲村是闽侯县祥谦镇辖下的一个行政村,含有洋里、富沙、中厝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郑、叶、林、杨、陈、洪、孙等姓氏乡亲,多为先辈迁居于此。毗邻辅翼、山前、洋下、宏屿、南
  • 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是将接触式的原子力显微镜用于电解质溶液研究电极的表面形貌,其力的作用原理与大气中的AFM相同。
  • 古礼治古礼治(1809年-1887年),字仿宜,号定波,江西定南县大石堡人,清朝军事将领、武进士出身。道光十八年,登武进士三甲,赐蓝翎御前侍卫。后升任涿州守备、天津静海营都司、直隶大名府都司等
  • 哥白尼式革命哥白尼式革命(英语:Copernicus revolution),也称认识论转向,是康德哲学用语,喻指其批判方法在哲学上产生的影响。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做出了一个假设:“不是知识必
  • 肖普号驱逐舰肖普号驱逐舰(USS Shoup (DDG-86))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第三十六艘,以海军陆战队上将戴维·M·肖普命名。肖普号驱逐舰于1999年12月13日在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