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重

✍ dations ◷ 2025-08-18 03:56:09 #子重

子重(?-前570年),芈姓,名婴齐,字子重,即公子婴齐,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楚穆王之子,楚庄王的弟弟。

前598年,担任左尹的子重攻打宋国。

前597年,子重率领左军参加邲之战,大败晋国。

前589年,担任令尹的子重率军与许国、蔡国攻打卫国、鲁国,以援助鞌之战被晋国攻打的齐国。冬天,鲁成公与子重、蔡景侯、许灵公、秦国右大夫说、宋国华元、陈国公孙宁、卫国孙良夫、郑国公子去疾及齐国大夫在蜀地会盟,以公衡到楚国为人质。子重因在伐宋之后想要申、吕以为赏田,被申公巫臣阻止。在巫臣逃至晋国后,子重与司马子反杀死了巫臣的族人和清尹弗忌、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子重得到了巫臣族人子阎的家产。

前585年,子重攻投靠晋国的郑国。前584年,巫臣为报灭门之仇,建议晋国联合吴国。使子反、子重一年七次疲于奔命。

前582年,子重攻打陈国和莒国。前580年,因为华元和子重、晋国栾书的私人关系好,所以达成了晋楚第一次弭兵之会。

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爆发,楚共王登巢车,子重让伯州犁站在楚共王的身后。战斗中,栾鍼看见子重,想起了他对晋军的评价“好以众整”、“好以暇”,就请求晋厉公准许他给子重献酒示意。战争失败后,子重暗示子反自杀谢罪,子反自杀。楚共王听说后,派人劝阻,没来得及。

前574年,子重救郑国,前573年,子重救彭城的鱼石,攻宋国。

前571年,子重和子辛杀死了受小国之财物来逼迫他们的右司马公子申。

前570年,子重攻打吴国,攻克了鸠兹,一路攻至衡山。之后他任命邓廖率领的组甲步兵三百、被练步兵三千继续攻打吴国,自己则回国饮宴,足足喝了三天。然而之后邓廖军被吴军从中截击,只剩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自己也落入吴人之手,随后吴军反扑,夺取了驾地。子重因此事受到国人非议,于是患上心病而亡。

相关

  • 刘中一刘中一(1930年10月-2020年1月5日),男,湖北武昌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49年,刘中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
  • 鲍勃·卡尔鲍勃·卡尔,或译卜卡(英语:Bob Carr, 1947年9月28日-),全名罗伯特·约翰·卡尔(英语:Robert John Carr)是澳大利亚工党籍政治家,曾担任新南威尔士州州长(1995年4月-2005年8月),及澳大利亚外
  • 尼斯语尼斯语(niçois,也称为nissart或niçart)是法国尼斯市以及附近一些属于旧尼斯省的地区的居民使用的语言,是奥克语普罗旺斯方言的一种。在希腊城邦福凯亚(Phocaea)建立以前,尼斯地区
  • 龙眼洞龙眼洞(洞当地粤音读董),又叫龙洞,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地方和村落,位置在天河区华南快速干线与广河高速交界附近。村中的大姓为樊氏。因当地原有九条小村,有九龙归洞之形,故名。据
  • 电磁装甲电磁装甲是21世纪后出现的主力战车领域防御概念,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有实际应用,可分为被动式电磁装甲与主动式电磁装甲两种概念,主要是透过电磁力增加装甲的防护力削减敌方炮
  • 成迫健儿成迫健儿(日语:成迫 健児/なりさこ けんじ ,1984年7月25日-),日本田径运动员,出身自大分县佐伯市,与为末大同样在400米跨栏的领域中持有成为日本主力的实力。2007年,进入美津浓公司。
  • 坦博 (加利福尼亚州)坦博(英语:Tambo)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尤巴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坦博的座标为39°14′22″N 121°34′38″W / 39.23944°N 121.57722°W / 39.2394
  • 黄石辉黄石辉 (1900年4月20日-1945年4月24日),本籍台湾高雄鸟松(今高雄市鸟松区),作家,左派运动支持者。生于台湾高雄鸟松,为一知名作家。其笔名有肥侬、瘦纤等等。1926年,他参加台湾黑色青年联盟,开始萌发左派思维。1927年1月虽因联盟事发被捕,但随后仍参加台湾民众党组织,并担任常务委员、中常委等重要职务。1930年黄石辉于新文协外事媒体《伍人报》上,发表《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引发了影响深远的台湾话文论战(亦称台湾话运动)。翌年,他再于《台湾新闻》发表《再谈乡土文学》,此两篇作品皆明白表示台湾
  • 奥斯瓦尔德·莫贝里奥斯瓦尔德·莫贝里(瑞典语:Osvald Moberg,1888年9月14日-1933年12月22日),生于斯德哥尔摩,瑞典前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他曾获得1908年夏季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团体全能金牌。他于1933年在斯德哥尔摩去世。
  • 壮族舞蹈壮族舞蹈是指壮族中流传的舞蹈。有的舞蹈源于土著越人传统,比如“蚂舞”、“女巫舞”、“铜鼓舞”、“扁担舞”、“弄腊”、“绣球舞”、“捞虾舞”等。这些舞蹈或源于骆越先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风悄习俗,或源于土著民族部落的图腾、祖先或神灵崇拜。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外民族文化影响较少,至今仍保留着浓重的越文化色彩,流传于桂西北和桂西南的偏僻山乡。如天峨县蚂节中表演的“蚂系列舞”,较全面地反映了壮族先民祭把、征战、生产和生活的情景,残留着一些母系社会和青蛙崇拜的遗风。其中某些人型舞蹈场面和舞蹈姿态造型与左江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