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工程

✍ dations ◷ 2025-02-24 04:08:15 #管理学

再造工程(或简称“再造”),对应英文“Reengineering(英语:Reengineering)”,是在1990年代初期风靡全世界的重要管理概念。

再造工程(或简称“再造”)作为特定概念,对应英文“Reengineering(英语:Reengineering)”一词,正式的提出,是Michael Hammer (1990)。他在这篇文章中以Reengineering为核心概念,探讨了怎样大幅度地改进业务表现,和人们在实践和观念上的一些盲点或误区。他叙述到:

"We should 'reengineer' our businesses: use the power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adically redesign our business processes in order to achieve dramatic improvements in their performance."

“我们将‘再造’我们的业务: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彻底地重新设计(redesign)我们的业务流程,以戏剧性地改进它们的表现。”

使这个词真正走向世界的是1993年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合著的《再造公司》一书。在这本书中,对Reengineering更进一步界定如下:

"'Reengineering,' properly,is 'the fundamental rethinking and radical redesign of business processes to achieve dramatic improvements in critical, contemporary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such as cost, quality, service, and speed.'

“‘再造工程’,完整地说,是‘对业务流程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及彻底重新设计,以达成在苛刻的当代度量标准,诸如成本、品质、服务及速度上的戏剧性改进’。”

《公司再造》一书,仅仅出版一年半,就售出170万册,被翻译成19种文字。据调查,1994年,美国75%-80%的大公司已经开始实施再造,由此可见当年的热度。

在《再造公司》一书中,归纳了“再造工程”的4个关键词:

在上述“要点”中,真正实质性的、核心的是“流程”,这一点在随后的发展之中逐渐成为广泛的共识。Machael Hammer在1996年出版的另一本著作《超越再造工程》中,也反映出这一点,他写到:

“彻底这个特征对于再造工程固然重要和令人兴奋,但并不是其最重要的方面。再造工程定义中的关键字是‘流程’:一系列从终点到终点的完整活动,这些活动一起为顾客创造价值。”

从历史的发展看,对于流程的重新发现和重新界定,以“流程中心组织”改造传统的面向职能分工的金字塔型组织,是这场“再造运动”更实质性和长久的贡献之一。因此,“再造工程”这一名词更多地与业务流程捆绑在一起使用,即“企业流程再造”(BPR)。应当区别作为一个单独概念的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与业务流程再造(BPR)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可以对企业内特定的流程进行再造,也可以对一个企业(整体)进行再造。当对一个企业进行再造的时候,核心的任务就是对其包含的(也可能有多个)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而对核心业务流程再造的结果,总是会导致(或需要)对整个组织的架构、职能、资源配置等等作出改变——围绕着核心业务流程来重新塑造企业。经过这样的再造后,企业常见的一个外在变化就是组织层次的减少。

相关

  • 格雷戈里·布赖特格雷戈里·布莱特(俄语:Григорий Альфредович Брейт-Шнайдер,转写:Grigory Alfredovich Breit-Shneider,英语:Gregory Breit,1899年7月14日-1981年9
  • 非亲核碱非亲核碱是指一些不是良好亲核体的碱。大多数的碱是亲核体,会和烷基反应。但在有些化学反应中,会需要一些化合物可以吸收质子(氢离子),但不会有其他亲核体的作用。非亲核碱由于位
  • 双十二政变双十二政变(朝鲜语:12.12 군사반란/12.12 軍事叛亂),亦称肃军政变,是1979年12月12日起由大韩民国陆军少将全斗焕策动的一场政变,导致第四共和国的结束,并促成第五共和国的开始。若纳
  • 勃列日涅夫尤里·列昂尼多维奇·勃列日涅夫(俄语:Юри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Брежнев,1933年3月31日-2013年8月3日),前苏联领导人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马悦然马悦然(瑞典语: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1924年6月6日-2019年10月17日),瑞典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1924年,马悦然出生于瑞典南部的延雪平。1946年,马悦
  • 纳塔利娅·埃斯蒂米洛娃纳塔利娅·埃斯蒂米洛娃(俄语:Наталья Хусаиновна Эстемирова,1958年2月28日-2009年7月15日),俄罗斯记者、著名人权活跃人士,她在俄罗斯人权组织“纪
  • 救赎主教堂救赎主教堂(德语:,拉丁语:)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一座教堂。教堂修建于1844年,设计者是腓特烈·威廉四世。教堂建筑为一座罗马复兴式建筑,作为波茨坦和柏林的宫殿和公园建筑群的一部分
  • 排队栏杆排队栏杆,又称红龙柱、围栏柱、伸缩栏杆,是一种方便移动的临时性栏杆。主要用来引导人群,常见于飞机场的报到处和安检入口,以及百货公司的电梯口和结账柜台。分为垂直的部件和水
  • 何塞·安东尼奥·艾伯鲁何塞·安东尼奥·艾伯鲁(西班牙语:José Antonio Abreu,1939年5月7日-2018年3月24日),委内瑞拉音乐教育家,但同时集钢琴家,经济学者和政客的身份于一身。艾伯鲁1939年生于委内瑞拉西
  • 鲍出鲍出(2世纪-3世纪),字文才,京兆郡新丰(治今陕西省临潼)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曹魏游侠。鲍出为人侠孝。兴平年间,三辅大乱,鲍出兄弟五人与老母家居本县,因为饥饿,留母亲看家,兄弟出去采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