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食肉目

✍ dations ◷ 2025-05-15 20:53:43 #古食肉目
肉齿目(学名:Creodonta),又名古食肉目,是一目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生存于古新世至中新世。它们与食肉目有一个共同祖先,而且一样拥有裂肉齿。肉齿目是5500-3500万年前非洲、欧亚大陆及北美洲生态中重要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在渐新世的非洲,它们是主要的掠食者。在渐新世初及中新世中期,它们分别与中兽目及巨猪科竞争并胜出,但最终败给了食肉目。最后的一属肉齿目于800万年前灭绝,由食肉目取代其生态位。肉齿目曾被认为是食肉目的祖先,但现时却认为它们有共同祖先。它们与食肉目一样有食肉齿,可以切开肉类。一些学者指肉齿目代表了一类有不同祖先但趋同演化而来的哺乳动物,而非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虽然它们要直至新生代才发生适应辐射,其起源最少可以追溯至上白垩纪。肉齿目于5500-3500万年前是主要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始新世是其多样化及优越性的高峰。直至渐新世中期,肉齿目在北美洲、欧亚大陆及非洲取代了中兽目及大型的掠食鸟类,及后与自己的近亲食肉目竞争。最后的新鬣兽于约800万年前灭绝。肉齿目分布于北美洲、欧亚大陆及非洲,外观像现今的食肉目。其下的伟鬣兽被指是陆地上最大的掠食性哺乳动物,体型像美洲野牛属,而头颅骨是虎的两倍。伟鬣兽的体型可以比美蒙古安氏中兽。2019 年发现的巨狮鬣兽体型可能更胜伟鬣兽,体重可达 1,500千克(3,300磅),超过现存的北极熊。肉齿目优越于其他的早期食肉目,如细齿兽类。它们生存至800万年前,最后的新鬣兽于巴基斯坦消失。熊、猫、鼬科、鬣狗、犬科(如狼)及其他的食肉目取代了肉齿目的生态位。肉齿目被食肉目取代的成因并不清楚。有可能是因它们较细小的脑部、并不怎么有效能及跖行的运动方式。这些深层的缺点可能在经历数百万年后变得甚为重要。肉齿目的腰荐椎并不像食肉目般适合奔跑。肉齿目的牙齿的排列亦和食肉目或其共同祖先有一些分别。在肉齿目和大部分食肉目的最后共同祖先细齿兽类中,最后的上前臼齿及第一圆下臼齿都是食肉齿,可以帮助在后面的牙齿磨碎非肉类食物。但在肉齿目中,它们的食肉齿在更后的位置:在第一上臼齿及第二下臼齿,或是第二上臼齿及第三下臼齿。这使得它们差不多只可以吃肉。对于现今绝对肉食性的猫科,第二及第三臼齿完全消失了,而食肉齿后的第一上臼齿亦退化了。故此现今的猫科只是偶尔会吃植物。

相关

  • 欧洲法院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法院(法语:La Cour de justice de l'Union européenne (CJUE);德语:Der Gerichtshof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EuGH);英语:Europe
  •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血液循环共振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由以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王唯工教授(Wei-Kung Wang)为首等人所提出,认为此理论补足并解释了一些现代循环生理学(circular p
  • 竞业条款竞业条款(Business Strife Limitation Clause of Labor Contract),又称“同行竞业条款”或“竞业禁止条款”(non-compete clause),为雇主与受雇的员工之间所订的一种劳动契约,其内
  • 解雇解雇,俗称炒鱿鱼、开除。解雇是“永久终止雇佣关系”或“终止劳务合约关系”的一种,关键是由资方或用人单位方面,主动提出。相反,若由劳方雇员主动提出的,称为“请辞”,或者“辞职
  •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小白鼠,是一个中文俗名,可以指:
  • 毛囊毛囊是用来生长毛发的皮肤器官,分布在除了手掌、脚掌和嘴唇以外的全身体表皮肤上。毛囊与皮脂腺相连,毛发密度越高的地方皮脂腺的数目就越多。毛囊还与一小束肌肉纤维相连,称作
  • 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约公元前80年或前70年-约公元前25年)是古罗马的作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他的创作时期在公元前1世纪,他的生平不详,连他的名字
  • CoS硫化钴是硫钴二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化学式可以看作CoS。它由硫化钠和Co2+盐溶液反应,沉淀得到的CoS组成为Co(SH,OH)2,放置后该非晶态沉淀转变为晶态的CoxS(x<1)和Co9S8的混合物
  • 肥沃月弯新月沃土或称肥沃月湾(英语: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