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匈奴语
✍ dations ◷ 2025-08-10 19:08:32 #匈奴语
匈奴语指历史上在蒙古高原与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了匈奴国家的核心匈奴部落所使用的语言。现代学者研究匈奴语主要通过中国传统史书中的匈奴人人名、地名、爵名等汉字的音译来进行语言比较研究和语音复原研究。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皆言“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桓宽《盐铁论.论功》却说“虽无礼义之书,刻骨卷木,百官有以相记”。此盖指汉文帝时嫁予单于的和亲宗室女,随从宗女身边的官员中行说,教导匈奴单于左右疏记及计算畜物数目。《后汉书》中有一首《匈奴歌》,不少学者用蒙古语、突厥语、叶尼塞语言等进行过分析和解读,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除此之外,匈奴的人名、部落名、地名和称号都可以用来研究匈奴语。例如:“撑犁孤涂单于”据说在匈奴语中有“天子”的意思,其中的“撑犁”(上古汉语: thrang rii)和“单于”(上古汉语: dar wa)分别和蒙古语的tngri(天)和daruγa(君主)相似。根据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的研究,匈奴语至少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与阿尔泰语系语言不相符。一是匈奴语里面有大量的词汇是以流音L开头的,在西汉的材料中有17个这样的匈奴语词汇,占研究总数的近9%,在东汉的材料中有3个,晋朝的材料中有2个。一般来说,在阿尔泰语系中固有词汇以流音r-开头的词汇根本没有,以流音l-开头的词也极少,主要包括一些拟声词和其他语系的借词。匈奴语中流音l-开头的词汇频繁出现,必然会引起匈奴语和阿尔泰语系互有联系的可能性的极大怀疑。二是匈奴语有复辅音声母,在西汉的对音中至少有14个或可能更多这样的例子。关于匈奴语的来源,由于资料阙如,很难得到肯定的结论,有些认为匈奴人讲蒙古语,而其他则认为他们的语言属于叶尼塞语系。有些则认为是东胡、蒙古语的混合。 详见下表。然而,蒲立本引用伯希和(Pelliot 1944)的观点指出,多数人认为的“撑犁”这个匈奴语和突厥语之间有联系的词实际上在突厥语中产生了一个代名词形式“tärim”,且这个词在突厥语和蒙古语里都有变体并存在不稳定的现象,说明匈奴语“撑犁”这个词可能是借词。并详细分析指出,匈奴语与任何一种已知的突厥语或蒙古语都不像,也不归属于阿尔泰语系。在其他邻近的语种中,也排除了匈奴语是汉藏语系归属的可能性。因为匈奴语是多音节语言,只有两组塞音,与汉语和藏语的三组塞音不一样,这一点也能把匈奴语同任何一种高度发展或偏离正道的汉藏语形式区别开来。虽然匈奴语同临近的吐火罗语甚至更西面的伊朗语之间可以有相互借用的现象(参照Maenchen-Helfen 1945),但没有证据表明匈奴语和印欧语系在发生学上有联系。匈奴可能本身就自有其语言系统,在本身发展期间可能不断吸收了其他种族的语言,并或浅或深地影响到其他民族的语言。在汉代,匈奴语为西北各种氏族中最为通用的语言,所以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至西域各国时,还带了堂邑氏故胡奴父照前去作为翻译。中国北疆诸族之裔呈通古斯、蒙古、突厥三大语族并存的局面,是上古语言生态融合而成的较为简单的表象。以匈奴之庞大,其语言和血缘必然混杂;说它是一个多血缘多语言的部落联盟,或许更为恰当。而要把两千年前的整个中国北方说成是单一的“匈奴语”或者“突厥原语”的世界,那就不仅违反了事实,而且也违反了人类语种逐步减少的历史。
相关
- 肌尾噬菌体科肌尾噬菌体科(学名:Myoviridae),又译作肌病毒科。在希腊文中mys(myo-)、myos有肌肉、与收缩的尾巴有关。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整个噬菌体的构造包含头部(病毒颗粒)和尾部,病毒颗
- 威尼克外瓶霉威尼克外瓶霉(Exophiala werneckii,旧称 Hortaea werneckii)是一种会分泌黑色素的外瓶霉属真菌,是黑癣的病原体 。原属Hortaea属。 部分文献把这种霉与 Hortaea werneckii、Clad
- β粒子β粒子(英语:Beta particle),又译贝塔粒子或贝他粒子,指的是当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所释出的高能量电子或正电子。β衰变有两种:β−衰变与β+ 衰变。β−衰变会产生电子,而β+ 衰
- 太阳帆太阳帆(也称为光帆,特别是它使用来自于太阳以外的光源时)是使用巨大的薄膜镜片,以太阳的辐射压做为太空船推进力的一种计划。辐射压非常小,但不同于火箭的是,太阳帆不需要燃料。推
- Gasub2/subOsub3/sub氧化镓是镓最稳定的氧化物,化学式为Ga2O3,是一种白色的晶体粉末,具有两性。它是作为制造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氧化镓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镓或在200~250℃热分解硝酸镓得到
- 克朗克朗是一个货币单位,使用这一单位的国家和地区有捷克、丹麦(包括法罗群岛)、冰岛、挪威和瑞典。斯洛伐克和爱沙尼亚等国也曾使用过这一货币单位。“克朗”一次源于拉丁词语“co
- 环辛四烯环辛四烯(COT)全称“1,3,5,7-环辛四烯”,是环辛烷的完全不饱和衍生物,化学式C8H8。室温下为无色至金黄色液体。属于环状多烯烃,结构与苯相似。与苯不同的是,环辛四烯不具芳香性。
- 李元簇李元簇(1923年9月24日-2017年3月8日),字玉鳌,号肇东,中华民国第8任副总统。出生于中华民国湖南省平江县梅仙东高村,中国国民党籍法律学家及政治人物。曾任法官、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 建州卫建州三卫是中国明代为统治东北建州女真所居地区而设立的三个卫,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族世袭领袖。其中建州卫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
- 威灵仙威灵仙(学名:Clematis chinensis,英文名称:Chinese Clematis、Weiling Xian),别称铁脚威灵仙、铁角威灵仙、铁脚灵仙、铁脚铁线莲、铁耙头、铁扫帚、铁威灵 、镇南威灵仙、南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