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清(俄语:Ли Фуцин,1932年9月7日-2012年10月3日)是苏联/俄罗斯语言学家、汉学家。在中国民间文学、古典文学、民间艺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出生于列宁格勒,本名鲍里斯·利沃维奇·里夫金(Борис Львович Рифтин)。伯父是东方学家,研究巴比伦语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报考了列宁格勒国立大学东方学系的中国文学专业。大学里,他听过瓦西里·阿列克谢耶夫三个月的课,也上过弗·雅·普罗普的民间文学课程和谢尔盖·雅洪托夫的汉语课程。
大一的时候,他对回族人,特别是东干人产生了浓厚兴趣。1951年夏来到苏维埃吉尔吉斯盟国米粮川回族村,一边在建筑队干活,一边学习那里东干人的甘肃方言,被民间故事深深吸引。1953和1954年又去了中亚,继续学习模仿甘肃话、陕西话,专心搜集民间文学口头资料。大四完成毕业论文《东干人民歌初探》。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工作。后担任亚非文学研究组主任,专门从事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俗文学的研究。1961年以论文《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体裁问题》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65至1966年在北京大学进修,1970年获语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12月23日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成为俄国汉学界文学领域学衔最高的人士。1990年以“中国神话研究”获得苏联国家奖;1992年至1995年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3年获得中国政府教育部授予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是俄罗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者。2008年5月29日晋升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是俄国史上专以研究“中国文学”荣膺院士的第三人。
2006年2月来华访问,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举行了座谈会。
2012年10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