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

✍ dations ◷ 2025-04-24 18:19:33 #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英语:Hypoxanthine)也称“6-羟基嘌呤”,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嘌呤衍生物。它的核苷酸肌苷酸是核酸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前体。黄嘌呤是次黄嘌呤被黄嘌呤氧化酶氧化的产物之一。在核苷酸合成中,次黄嘌呤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肌苷酸(IMP),可用于IMP的补救合成。次黄嘌呤也是腺嘌呤发生自发脱氨的产物之一。由于它与鸟嘌呤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因此腺嘌呤的自发脱氨可导致DNA转录/复制出现错误。次黄嘌呤可由氰乙酸乙酯与乙醇钠和硫脲经成环得到2-巯基-4-氨基-6-羟基嘧啶,再经亚硝化、还原、消除、环化而得。腺嘌呤的结构。注意与次黄嘌呤的结构差别:腺嘌呤含有的是胺基,次黄嘌呤则为酮基。另注意这两幅图方向是相反的。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繁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布鲁格达氏症候群3布鲁盖达氏症候群(英语:Brugada syndrome (BrS))也称为“突然猝死症”,是一种心脏遗传病。由于心脏电流出现异常,严重的能够引致心脏衰竭或猝死。此症是泰国和老挝当地年轻人在没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英语: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一种由复杂
  • 紧张性抑郁障碍紧张性抑郁障碍(catatonia)是重性抑郁障碍的一种少见但是严重的形式,包括运动功能紊乱和其他症状,也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常见病征。病人经常保持缄默且僵直,或者不能活动或做无目
  • 犬小芽胞菌犬小孢子菌(学名:Microsporum canis)是小孢癣菌属下的一种真菌,分布于全球,是造成皮肤感染的重要病源菌之一,对毛发有高度感染力,主要感染猫、狗等宠物,但也可以对人类造成感染。犬
  • 催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又称触媒转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触媒转换器,安装于汽车废气排放系统中,含有铂、钯及铑等贵金属作为触媒,利用催化机制减少有害废气,如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
  • 棱晶烷棱晶烷的化学式为C6H6,是苯的价键异构体之一。1868年德国化学家阿尔贝特·拉登堡首次发现棱晶烷。
  • 甘酒甘酒(朝鲜语:감주)是朝鲜族一种传统米酒,由发酵的麹饼酿制而成,是酒酿的一种。发酵时处于60度左右的容器中数小时,由于其发酵过程并不完全,酒精含量比较低。
  • 活化石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
  • 泛植物界 (Archaeplastida)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即泛植物,是真核生物的主要群体。包括红藻、绿藻、陆生植物(有胚植物狭义植物)及少量合称为灰胞藻的生物。除了狭义植物以外,这个组的其他生物只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