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航空(Finnair),法定名称为芬兰航空公司(芬兰语:Finnair Oyj),中文简称芬航,是芬兰的国家航空公司。该公司的总部设在该国首都赫尔辛基,并以赫尔辛基-万塔机场作为枢纽。它和其子公司-北欧区域航空(英语:Nordic Regional Airlines)支配着芬兰国内和国际航空运输市场,航线网络覆盖一百多个欧洲、二十个亚洲和七个北美城市,芬航也是寰宇一家的成员之一。芬兰航空的主要股东为芬兰政府,占有55.8%股份。截至2017年,芬兰航空共有员工5,918人。
芬兰航空也是全球历史第六悠久并一直在营运的航空公司。自1963年以来从未发生过人员死亡或航机失踪事件,因此一直以来被评为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
芬兰航空于1923年由赫尔辛基商人布鲁诺·卢坎德尔(芬兰语:Bruno Lucander)所创立,当时称“Aero Osakeyhtiö”,而现时芬兰航空的代码AY即是芬兰语“Aero Yhtiö”(航空公司)的简写。同年年中,他结束了与Junkers Flugzeugwerke AG的协议,以提供飞机及技术支援,换取航空公司50%的拥有权。9月12日,成立芬兰航空的特许状在赫尔辛基签署妥当,并于同年12月11日成功通过商业登记。1924年3月20日,首个航班(由赫尔辛基往塔林,以Junkers F.13型水上飞机飞行)正式投入服务。最后一班以水上飞机飞行的航班在1936年12月停止服务,以配合芬兰兴建首个机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赫尔辛基和其他芬兰城市遇袭,加上一半机队被芬兰空军征用,一度令芬兰航空经营困难。
1946年,芬兰政府获得一笔资助予芬兰航空,并于1947年11月1日重新恢复欧洲航线服务。1953年,芬兰航空正式确立现时的名字Finnair。
1961年,芬兰航空引入Caravelle型喷射客机而正式进入喷射客机年代。1962年,芬兰航空从私营航空公司Karhumäki brothers(英语:Kar-Air)获得27%的控制利息。1968年6月25日,Finnair Oy成为了公司的官方名称。1969年,拥有首架由美国制造的飞机–道格拉斯DC-8;同年5月15日,首条跨大西洋航线投入服务(赫尔辛基←→纽约)。
1975年,芬兰航空接收首架广体客机道拉格斯DC-10-30。1979年,芬兰航空成立一间专门经营国内航线的附属航空公司,并持有其60%拥有权。
1983年,芬兰航空开办首条从西欧直航日本的航线–赫尔辛基至日本东京,以DC-10-30客机飞行,并于1988年开办首条从西欧直航中国的航线–赫尔辛基往返北京。
1990年12月7日,芬兰航空接收全球首架麦道MD-11客机(机身编号:OH-LGA),成为MD-11的启始客户,并于13天后(12月20日)投入服务,首航航线是从赫尔辛基往加那利亚群岛的特内里费岛。
Kar-Air与Finnaviation的所有航线在1997年并入芬兰航空,并成为芬兰航空的全资附属公司。9月25日,Finnair Oyj(Finnair Plc)成为芬兰航空的官方名称。
1999年,芬兰航空成为寰宇一家的成员。
2001年,芬兰航空成立Aero Airlines(英语:Aero Airlines),总部设于爱莎尼亚塔林市。
2003年,芬兰航空拥有瑞典廉价航空公司FlyNordic(英语:FlyNordic)。
2015年10月,芬兰航空接收首架空中客车A350-900XWB,成为全球第三间营运A350的航空公司。
芬兰航空与以下航空公司实行代码共享:
寰宇一家成员
其他航空公司
截至2019年11月,芬兰航空的机队平均机龄10.15年,拥有以下飞机:
将于2022年前陆续退役
披上复古涂装的A319
披上姆明涂装的MD-11
披上圣诞老人涂装的A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