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π介子
✍ dations ◷ 2025-09-03 09:08:36 #π介子
π±:2.6×10-8s
π在粒子物理学中,π介子是以下三种亚原子粒子之一:π+、π0和π−。π介子是最重要的介子之一,在揭示强核力的低能量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π介子拥有0自旋,由第一代夸克组成。在夸克模型中,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构成一个π+,一个下夸克和一个反上夸克构成一个π−,它们互为反粒子。中性的组合——上夸克和反上夸克、下夸克和反下夸克组成π0,它们拥有相同的量子数,因而只能在叠加中出现。最低能量的叠加是π0,它的反粒子就是自己。π±介子拥有139.6MeV/c2的质量,和2.6×10-8s的平均寿命。它们因弱作用而衰变。主要的衰变形式(占99.9877%)是纯轻子型衰变,变成一个μ子和一个μ中微子。第二种衰变模式(占0.0123%)是衰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电中微子。(由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在1958年发现)μM子型衰变对电子型衰变的抑制作用的系数大约是R
π
=
(
m
e
/
m
μ
)
2
(
M
π
2
−
M
e
2
M
π
2
−
M
μ
2
)
2
{displaystyle R_{pi }=(m_{e}/m_{mu })^{2}left({frac {M_{pi }^{2}-M_{e}^{2}}{M_{pi }^{2}-M_{mu }^{2}}}right)^{2}}这是一种自旋效应,称为螺旋抑制。除了纯轻子型衰变,还有一种由结构决定的放射性轻子型衰变。这种β衰变非常少见(几率大约是10−8),最终生成一个中性π介子。π0介子的质量稍小,是135.0 MeV/c2,平均寿命则短得多,是8.4×10-17 s。它的衰变是由于电磁力的作用。它的主要衰变形式(占98.798%)是衰变成两个光子。它的第二种衰变方式(占1.198%)——达利茨衰变是衰变成一个光子和一对电子、正电子。π介子衰变的几率在粒子物理学的分支,如手征微扰理论中非常重要。这个比率可由π介子衰变常量(ƒπ)表示,大约是90 MeV。(>5%)^ 由于夸克质量非零而不准确。汤川秀树在1935年的理论工作预测到了存在携带强核力的介子。在核力的作用范围内(猜想是原子核的半径),汤川秀树预测这种粒子的质量约为100 MeV/c²。紧接着,在1936年发现了μ子之后,人们曾认为这就是汤川秀树预测的粒子——它的质量是106 MeV/c²。但是,接下来的实验表明,μ子并不参与强核力的作用。用现在的术语来讲,μ子是一种轻子,而非介子。在1947年第一个真正的介子——带电的π介子在塞西尔·鲍威尔、塞萨尔·拉特斯和朱塞佩·奥基亚利尼的合作下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被发现。由于粒子加速器尚未诞生,高能量只能来自于大气中的宇宙射线。研究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需要把感光乳胶放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最初在比利牛斯山的南日比戈尔峰,后来搬到了安第斯山的卡考塔亚峰),以让它暴露在高能射线中。在覆盖好这些实验品之后,研究者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带电粒子的踪影。π介子最初被它们异常的“双介子”特性而被确认——它们衰变成另一种“介子”(μ子)。1948年,拉特斯和尤金·加德纳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粒子加速器,用α粒子轰击碳原子,成功地人造出π介子1949年,汤川秀树因成功预测π介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次年,鲍威尔因发展了采用感光乳胶确定粒子的方法也获得了同一奖项。由于不带电,中性π介子相对带电的π介子来说很难发现:它在感光乳胶上没有痕迹。它的存在是由它的衰变产物证明的——因此它被称为电子和光子的“软结合”。π0的衰变产物——2个光子在1950年被伯克利的加速器确认;同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在宇宙射线气球实验中也发现了它。π介子在宇宙论中也为宇宙射线能量增加了上限——GZK极限。根据现代物理学对强相互作用的解释(量子色动力学),π介子被认为是手征对称性破缺的戈德斯通玻色子的对应粒子。这解释了π介子轻于其他介子(如η'介子,958 MeV/c²)的原因。根据戈德斯通定理的预测,如果构成它们的夸克没有质量(符合手征对称性),那么π介子的质量就为零。但是夸克实际上有一点质量,因此π介子质量也不大。一些公共单位发现了π介子在辐射疗法上的作用。这些单位包括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它用这种疗法在1974年至1981年间治疗了228位病人。
相关
- 发烧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单氟磷酸钠单氟磷酸钠,化学式Na2PO3F,缩写MFP。单氟磷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饱和水溶液在25°C时含单氟磷酸钠42%。可从0°C水溶液中获得单氟磷酸钠十水合物,结晶水若用加热方式除去,则导致水
- 苯并[ia]芘苯并芘(英语:Benzopyrene),化学式:C20H12,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是一个高活性的间接致癌物质、诱变剂和致畸的物质,结晶为黄色固体。这种物质是在300到600°C之间的不完全燃烧状态
- 马尾藻约250种。马尾藻,是马尾藻科马尾藻属一类褐藻的总称,现约包括250个种。藻体分固着器、茎、叶、气囊四部分,雌雄同株或异株;成熟时在叶腋长出生殖托。马尾藻生长于中、低潮间带的
- 最低点各国最低点列表列出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最低点。资料来源主要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
- 敏达哈·扎伊迪蒙塔泽尔·扎伊迪(阿拉伯语:منتظر الزيدي,1979年1月16日-)是开罗巴格达迪亚电视台的特派员,曾在采访后两度被巴格达及美军拘捕。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
- 发抖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圣凯瑟琳斯圣凯瑟琳斯(英语、法语:St. Catharines),当地华人旧译升卡顿,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尼亚加拉区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与同省省会及最大城市多伦多相望,往东距尼亚加拉河(即美加
- 554年宇文泰-507年出生
- 惨案重庆隧道惨案,又称大隧道惨案和六五大轰炸,发生于中日战争期间,当时重庆国民政府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挖掘了多条防空洞,大隧道是其中之一,位于市中心稍偏西的十八梯。1941年6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