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鼠疫

✍ dations ◷ 2025-05-22 21:34:40 #鼠疫,明朝

明末大鼠疫,又称“明末华北鼠疫”、“京师大瘟疫”,是明朝末年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发生的一场严重流行病,1633年起始于山西地区,崇祯十六年 (1643年)北京内爆发重大疫情、造成20多万人死亡,被认为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历史学家认为,此次流行病中的“疙瘩瘟”、“吐血瘟”是腺鼠疫和肺鼠疫。

1633年(崇祯六年),此次流行病发源于山西地区,雍正 《泽州府志》卷五七记载,该府 “崇祯六年, 高平、阳城、沁水夏大疫”。

1641年(崇祯十四年),疫情传播到了河北及明首都北京城,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依据当地的《府志》、《县志》,在大名府, “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在顺德府, “连岁荒旱,人饥,瘟疫盛行,死者无数”。

1643年(崇祯十六年),北京城内的疫情造成20余万人死亡,8月-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占全城人口的五分之一。有文献记载,“沿街小户,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间的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也”。

1644年(崇祯十七年),骆养性在天津督理军务时曾提到,“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同年3月,李自成率领军队包围北京城,而此时驻守的明朝军队总人数由于疫情从10万人下降到了5万多人,剩余的包括许多老弱病残的士兵和太监,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农历三月十九日,“甲申之变”,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之上。

相关

  • 原口动物原口动物(学名:拉丁语:Protostomia),又名前口动物或旧口动物,有完整的消化道。胚胎时期的原口会发展为成体的口,而肛门则是另外形成的。蜕皮动物(Ecdysozoa)和螺旋动物(Spiralia)都属于
  • ΗEta(大写Η,小写η,中文音译:艾塔),是第七个希腊字母。大写Η用于:小写η用于:
  • 寒食寒食节亦称禁火节、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初汤若望《时宪历》订定后,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
  • 正中之变正中之变(日语:しょうちゅうの へん)是镰仓时代后期元亨4年9月(西历1333年9月)发生的一次未遂政变。后醍醐天皇策划的讨幕计划被事先发现,首谋者遭到了幕府的处理。虽然当年12月9
  • 北罗霄罗霄山脉是万洋山、诸广山和武功山的统称,这些东北至西南走向次级山脉构成罗霄山脉,是湖南和江西两省的自然界线。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其中著名的山峰有八面山,井冈山
  • A区站A区站(印尼语:Stasiun Blok A)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铁红线的一座高架车站,位于南雅加达行政市新峇油兰镇大元帅道。该站在2019年3月24日雅加达地铁红线一期线路通车时开放载客,设
  • 川本三郎川本三郎(日语:川本 三郎,1944年7月15日-)是日本艺文评论者,也是读卖文学奖和Suntory学艺奖社会风俗类作品评审。川本曾任朝日新闻社记者,任职《朝日杂志(日语:朝日ジャーナル)》编辑
  • 羊杂羊杂是用羊的内脏等制成的食品,在华人区、台湾及东南亚较常见。由羊的内脏煮成,包括羊胃、羊肠、羊心、羊肝、羊肾、羊肺及羊沙瓜等等。热带地区通常以浓郁的柱侯酱汁调味。羊
  • 斯维勒·费恩斯维勒·费恩(挪威语:Sverre Fehn,1924年8月14日-2009年2月23日)是一位挪威建筑师。1997年获得了Heinrich Tessenow Gold Medal和普利策克奖。斯维勒·费恩完成了超过100栋建筑的
  • 朱鹤龄朱鹤龄(1606年-1683年),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家乡,专心著述,与顾炎武、钱谦益、吴伟业、万斯同、徐乾学等有往来。著有《毛诗通义》。四库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