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英语
✍ dations ◷ 2025-11-01 15:36:13 #英国英语
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简写:BrE、BE、en-GB),又称英式英语,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格兰人的英语口音及规则,为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并非所有英国人认同英式英语。在苏格兰、威尔士与爱尔兰等非英格兰地区,主张不同语言之共存。他们认为强行统一英语是无理羞辱。然而,对于英格兰人而言,语言的演化不必看得太重。历史上,英语之所以世界通行,是因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势力。且最有代表影响力的英国英语,又称“英国腔”,但仍然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却不这么认为。英人在“英式口音”与身份认同之间,有着莫大关系。英国社会结构森严,人际间界线分明、门阀观念浓厚,活像一座资本主义金字塔。他们总体以上流阶级和劳动阶级区别社会地位,而夹在两者中间的为中产阶级。这阶级又分上层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在这社会分层制度,若要向上流动,财富是重要因素,但英国人常以口音画出间隔,没有上流社会的口音,难以融入其中。一般认为,英格兰南部口音较“文明”、北部口音较“蛮夷”,不过据剑桥大学出版社《英语语音及音韵学(英语: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一书阐释,两者的界限并不清晰。现时较统一的“英式口音”是二十世纪初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采用的“标准英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又被称为“BBC英语”(BBC English)。惟口音演绎至今,随英国广播公司迈向国际,“BBC英语”已经名不符实,渐渐不合时宜。历来都有不少社会语言学家,研究怎样才算正宗的“英式口音”,而当中以口音区分阶级的秘密,更是人类学和民族学争论不断的议题。文化人类学学者福克斯(英语:Kate Fox)在其著作《看这些英国佬(英语:Watching the English)》中,提及她的观察与分析,指出上流阶级与劳动阶级口音的区别,主要前者发音较为精雕细琢,读起借用外来词语时,尤其喜欢卖弄学识、忠于原本外语发音,于是令人半懂不懂,继而生厌。相反地,把字词的读音发错,大抵会被视作较低级出身的指标。霍士也列举出除了口音以外,说话用词也是影响别人观感的重要因素。“Pardon”或“I beg your pardon”(请你不要介意)在十九世纪是庄重的上流用语,但时至今天,当大家普遍应用“Sorry?”或“What?”的时候,都会使用“Pardon”。至于“Toilet”一字,英人早已共识为中下阶级惯用的叫法,分别在于劳动阶级往往把最尾的“t”音省略。在不列颠群岛上,英语主要可分为下列的类别:
相关
- OO00-O08 流产结局的妊娠O10-O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疾患O20-O29 主要与妊娠有关的其他孕产妇疾患O30-O48 与胎儿和羊膜腔及可能的分娩问题有关的孕产
- 不育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双光子激发显微镜双光子激发显微镜(英语:Two-photon excitation microscopy)是一种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对活体组织进行深度约1毫米的成像。 它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其中激发波长短于发射波长,因为
- 环状物种环物种(英语:Ring species)是指生物学中一个物种因地理区隔(如湖泊、山岳、峡谷)等因素而沿着该区隔繁衍产生多个亚种,各相邻亚种之间有着连续性的基因变化,当此一连续亚种之首尾物
- 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于南欧、北欧;盛行于西欧、北欧、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纽西兰等国家的文化。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非西方国家。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
- 混合物混合物(mixture)是由两种至多种不同的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合成而混合成的体系,例如溶液、胶体、浊液等。混合物无法用化学式表达。混合物因为是由多种纯物质经由物理
- 印度数学印度数学在公元前1200年 于印度次大陆出现,到18世纪结束。在印度数学的古典时期(公元400年至1200年),阿耶波多、婆罗摩笈多、婆什迦罗第二和伐罗诃密希罗等学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也叫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借助货币,直接交易的经济形态。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
- 蒂尔堡大学坐标:51°33′46″N 05°02′31″E / 51.56278°N 5.04194°E / 51.56278; 5.04194蒂尔堡大学(荷兰语:Universiteit van Tilburg)亦以“提堡大学”、“提尔堡大学”、“堤堡大学
- 无动力制冷无动力制冷(passive cooling),由德国法兰克福的考斯特博士(Dr. Helmut Köster)首创的概念,通过改变百叶窗表面的形状,在导入太阳光作为室内自然光源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将紫外线与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