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英语

✍ dations ◷ 2024-06-29 08:26:52 #英国英语
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简写:BrE、BE、en-GB),又称英式英语,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格兰人的英语口音及规则,为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并非所有英国人认同英式英语。在苏格兰、威尔士与爱尔兰等非英格兰地区,主张不同语言之共存。他们认为强行统一英语是无理羞辱。然而,对于英格兰人而言,语言的演化不必看得太重。历史上,英语之所以世界通行,是因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势力。且最有代表影响力的英国英语,又称“英国腔”,但仍然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却不这么认为。英人在“英式口音”与身份认同之间,有着莫大关系。英国社会结构森严,人际间界线分明、门阀观念浓厚,活像一座资本主义金字塔。他们总体以上流阶级和劳动阶级区别社会地位,而夹在两者中间的为中产阶级。这阶级又分上层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在这社会分层制度,若要向上流动,财富是重要因素,但英国人常以口音画出间隔,没有上流社会的口音,难以融入其中。一般认为,英格兰南部口音较“文明”、北部口音较“蛮夷”,不过据剑桥大学出版社《英语语音及音韵学(英语: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一书阐释,两者的界限并不清晰。现时较统一的“英式口音”是二十世纪初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采用的“标准英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又被称为“BBC英语”(BBC English)。惟口音演绎至今,随英国广播公司迈向国际,“BBC英语”已经名不符实,渐渐不合时宜。历来都有不少社会语言学家,研究怎样才算正宗的“英式口音”,而当中以口音区分阶级的秘密,更是人类学和民族学争论不断的议题。文化人类学学者福克斯(英语:Kate Fox)在其著作《看这些英国佬(英语:Watching the English)》中,提及她的观察与分析,指出上流阶级与劳动阶级口音的区别,主要前者发音较为精雕细琢,读起借用外来词语时,尤其喜欢卖弄学识、忠于原本外语发音,于是令人半懂不懂,继而生厌。相反地,把字词的读音发错,大抵会被视作较低级出身的指标。霍士也列举出除了口音以外,说话用词也是影响别人观感的重要因素。“Pardon”或“I beg your pardon”(请你不要介意)在十九世纪是庄重的上流用语,但时至今天,当大家普遍应用“Sorry?”或“What?”的时候,都会使用“Pardon”。至于“Toilet”一字,英人早已共识为中下阶级惯用的叫法,分别在于劳动阶级往往把最尾的“t”音省略。在不列颠群岛上,英语主要可分为下列的类别:

相关

  • 二尖瓣二尖瓣(拉丁语:valva bicuspidalis;英语:bicuspid valve),又称僧帽瓣(拉丁语:valva mitralis;英语:mitral valve),或左房室瓣(拉丁语: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英语:left atriovent
  •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是组成动物身体肌肉的软组织,肌肉的收缩是透过肌肉组织进行的。这和肌肉中其他的组织(例如腱或肌束膜)相反。肌肉组织是在胚胎发育时借由肌发生(英语:myoge
  • 视觉化视觉化(英文:Visulation),又称为可视化模拟或者可视化仿真,是指其中对于特定系统的可视化与计算机模拟同时进行的一种混合过程。许多的用于GPGPU程序之中都包括有视觉化过程;通常,
  • 威廉·詹姆士威廉·詹姆斯(英语: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威廉
  • 冥想冥想(英语:Meditation),心性锻炼法,在 瑜伽里经常使用的,在佛教道教中则称为打坐,在佛教也可称为坐禅。大致可分为两种作法,一为将注意力集中一处不动,例如集中于身上脉轮、咒语或身
  • 教育指数下表中列出的教育指数(education index ),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指数的三大成分指标之一,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影响
  • 印度电影印度是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2002年出产1200套电影),主要应付国内庞大的需求。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1950年代到1990年代,绝大
  • 哥特萝莉式服装哥特萝莉塔(Gothic Lolita)源自欧洲的哥特次文化,经日本吸收后,成为一种与哥特次文化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主要指的是该种风格的艺术,包括穿着打扮、音乐、文学创作、绘画等艺术
  • 认领认领系指生父承认非婚生子女为自己亲生子女者,被认领之非婚生子女即因认领取得其生父之婚生子女之法律地位。由于生母与子女之间可藉分娩之事实确定真实血缘联络,故子女毋须经
  • 乡是一种行政区划单位,通常运用于乡村地区,可以指: